读书人

与南京有关的歇后语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18-03-12 18:02:37 作者: rapoo

与南京有关的歇后语及答案

  为什么“上元县的照壁”是“板的”意思呢?这是因为清代上元县的县衙在今天的白下路,这个衙门的照壁很特殊,不是用砖砌的,而是用木板做的。所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要诚心交往,不可欺瞒。“板的”也是标准南京话。

  南京这么多桥,凭什么说文德桥的栏杆是靠不住的呢?这里面有个故事。

  原来1907年的端午节,夫子庙举办了规模盛大的赛龙船比赛。比赛当天,秦淮河两岸人山人海,文德桥上也全是人。因为人太多,本来就不结实的文德桥竟然垮了,淹死了不少人。所以后来,南京人就用“文德桥”的栏杆比喻“靠不住”,做人做事不牢靠。有意思的是,文德桥垮塌淹死的人中,有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同学。这件事对当时才11岁的茅以升影响很大,促使他后来选择了桥梁专业。

  这则歇后语反映了南京唐宋时佛教寺院繁多的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南门外,今江宁区、雨花台区一带,曾经寺庙林立。“出了南门”,“尽是寺”。“寺”谐“事”,这个歇后语形容人事情多,很烦人。

  从前篾街(今中华门内长乐街)有一老万全茶馆,每天总有一帮人来此调解民众间发生的纠纷。但是,若篾街内部发生纠纷时,则由当地人自行调解。此语喻某件事可由内部处理,不必求助别人。

  旧时陡门桥一带多竹器店,所制的竹筷子,上下一样粗细,两头都可使用。此语喻人们两处奔忙劳碌,没有空闲。

  旧时每逢考期,常有一些卖糕的摊贩到贡院考场门口摆摊,有时糕放的时间长了,变了质,仍不肯收摊。结果,那些馊了的糕还是被考生买去吃了。比喻用具或食品尽管坏了,但仍然由原人自己受用;也比喻没做完的事,仍由原人做完、推卸不了。

  “裁缝掉了剪子--只剩尺(吃)了”、“二斤半的千张--舌搭子”、“肉店买麻--肉麻沥沥的”、“肚脐眼儿冒烟--胎气”都是非得用南京话才能读出来的妙语。比如说,“裁缝掉了剪子--只剩尺(吃)了”。南京话里,“尺”和“吃”同音,因此可以成为谐音,而用普通话读,“尺”和“吃”却是两个不同的音调。这是南京才有的歇后语,在别的地方都听不到呢!

读书人网 >歇后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