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拔苗助长,但把她感兴趣的告诉她
今天女儿做作业时有道数学题有疑问,叫我去看,说还没学过小数减大数。原来是16-20= 16-40= ,应该是加法,符号印错了。我本想告诉女儿是印刷错误,改成加法就行了,可我看到的却是女儿已写上了答案,分别是-4、-24。于是我笑了,问女儿:“你不是说没学过小数减大数吗?怎么写的答案这么正确?”女儿答道:“不是你告诉我的吗?有一次我错把1+2=3写成1-2=3了,你就告诉我别看写错了一个符号,可没那么简单,答案就完全不一样了,1比2少一,答案就是-1了。”
我就想起了女儿刚上学时的一件事。由于女儿粗心,误把加号写成减号了,正入女儿上述所说的那样,我当时是为了提醒女儿粗心的后果,让她以后认真对待每个数字和符号,才告知了她负数的存在,女儿对这个新鲜的名词很感兴趣,我就顺便解释了一下1-2=-1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女儿到现在还记着并且看似已经理解了负数的概念。
欣喜之余,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刻意拔高的教育方式,女儿上幼儿园时,他们班好多小朋友都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转了园,为的是在上小学前多学点“东西”,他们厚厚的识字书上有的字我还真不认识。有的孩子上还学会了珠心算之类的,100以内的加减不在话下。我没有那样去做,我是为了让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上小学一年级了,小学下学期我才知道有的孩子一年级就报了作文班。我也没有那样去做,我认为遵循幼儿成长的规律,不给她那么大的压力,到了她该学的时候再去教她,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就算是我没有让孩子按照识字书上去刻意地识字,女儿在上小学前还是认识了不少字。每次走到外面,女儿就会读街上的广告牌、指示牌之类的,我才发现女儿真的认识那些字。通过观察,发现女儿都是通过阅读图书和看带字幕的动画片学来的,虽然她也会读很多的错别字,例如把“黑龙瀑”读成“黑龙暴”,但至少她对“暴”字有印象,这时我们再稍加解释和区分,她就掌握了这两个字了。
还有那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有一个比牛顿还牛顿的问题:如果地球没有了引力,那么水会怎样存在呢?变成气?变成云?反正不会变成雨落下来了。那地球上的东西都会怎样呢?宇宙会怎样呢?”我无奈地笑笑,说:“我可不知道呢。”“那我是不是比牛顿还牛顿?”女儿又问我,我只好说:“牛顿的伟大在于他提出来问题,解决了问题。如果你学会了足够的知识,能够解答你刚才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就比牛顿还牛顿了。”我对自己能力有限感到遗憾,如若我懂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这时简单形象地告诉她,也许她会理解的,也许她在此基础上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去探索的。
看来,孩子的思考能力也不象我原以为的那样简单,我们也不应过分保护孩子的童心童年和她的求知欲,而把孩子封闭在有限的知识空间内。在我一味放任自流的情况下,女儿的进步时不时让我感到惊喜,我不得不反省自己。拔苗助长是指不符合规律凭主观意识一味生硬地拔高,如若我们摸透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在适合的情景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再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孩子就会更健康更顺利地成长了。像《神奇的校车》女儿就最喜欢看了,并且从上面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时不时地拿学到的知识和我讨论。
愿望是美好的,实践是艰难的。我的教育方式除了放任自流,其它时候就全在一闪念的灵感,虽然在《校讯通》里学习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妈妈的教育经验,面对自己7岁的女儿,还是感到未知的迷茫。只是在心里告诫自己:不拔苗助长,但她感兴趣的,就想办法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