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一头学问渊博的猪》有感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4-08 10:43:16 作者: rapoo

读《一头学问渊博的猪》有感

——濮阳市实验小学四(1)班 王奎仁

众所周知,寓言一般都很短小,但因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却具有极为长久的生命力。其实我们无时不在使用寓言、享受寓言:在书面,在口头,在生活中。许多经典的寓言以其精警动人的故事,精辟绝伦的寓意,凝结成永恒的哲理光辉。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头猪的故事。

——题记

【概括大意】

《一头学问渊博的猪》是一个寓言故事,从题目上看,大家就知道“渊博”二字是一个反义的重音,含有与书面语言表面不一样的意思。尽管这头猪生活在图书馆里很久,自以为自己就学识渊博了,但是由于它每天仍旧做的是翻坑拱渠的事,只晓得向八哥吹嘘自己有多能耐,其在本质上没有一点改变,所以它根本就不聪明,更没有什么学问。作者用“学问渊博”和“绝顶聪明”来形容它,其实是想表达一种讽刺的意味。

【阅读理解】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聪明(聪慧机智) 出名(知名 有名) 惯例(照常 按例)

清楚(清晰明了) 渊博(博学 博识) 立即(立刻 马上)

2.《一头学问渊博的猪》一文的标题有何含义?

标题中“学问渊博”是反语,标新立异,引发读者兴趣。

3.说说“我咀嚼过好几本”中的“咀嚼”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带有讽刺的意味,中词贬用,“咀嚼”是人性化思维,表明自己确实在用心去“啃”。

4.猪聪明吗?为什么文章说它是“一头绝顶聪明的猪”?

在图书馆很久,本来应该是学识渊博,但他只顾吃睡,将书本当成废物,所以说他虽“学问渊博”但却愚蠢至极。

反语,绝顶聪明,是猪的自我感觉。这样写更充分表现出猪的狂妄。

5.猪蠢在哪?它真正“学问”是什么?你是怎么认为?

猪学者的学问是局限于自身知识经验范围的学问,不能吸收理解的狭隘可笑的学问。

这说明: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不要自诩拥有广博的知识,或许我们对事物的理解还没有深入。要掌握一门学问,就要深入其中,从而把握内涵。

6.八哥会相信猪的话吗?为什么?

八哥不会相信的。它连书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在八哥的面前炫耀,自大。还说书一点意思都没有,只配啃烂萝卜头!

7.说说文中加点词(无非,最,从不)的表达作用。

在猪眼里,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无非、从不,说明了这只聪明的猪从没想过要看看书里的内容,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8. 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篇文章采用了拟人、对话等修辞手法。启迪告诉我们:看事物不可只停留在表面,只有深入进去,才知道事物之本质。

【品读感悟】

今天晚上,我在阅读小木屋,读的这个故事写得很好。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一头学问渊博的猪》。

只听名字就知道,这个故事一定很有趣,猪怎么会很聪明呢,怎么会知识渊博呢?这小故事着实发人深思啊。

我读完这个故事以后,还真为这头“学问渊博”的猪脸红呀!尽管这头猪生活在出名的图书馆里很久,并拥有丰富的知识财富(书本),但他只顾吃睡,将书本当成废物,却没有去学习,更没有理解!拥有书本并不意味着掌握知识,知识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来吸取。他连书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在八哥的面前炫耀,自大。还说书一点意思都没有呢!

其实,我认为书是世界上除了娱乐以外,最有趣的东西了。里面蕴藏着许多的知识,令我们去探索。在我们的身边确实有自作聪明的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还不懂装懂,比那些聪明透顶反被聪明误的人更加令人厌恶!

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谦虚诚恳老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用学问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阅读箴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