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原来你也喜欢。
儿子昨晚的语文作业中有一项内容是背诵书上的6-8课,每次遇到这样的作业,儿子都要让我给他签字时写上“胡昊背诵的流利、有感情。”,当然儿子也必须达到这样的标准我才会签字。
背诵开始了,儿子站在我面前带有感情的背诵了第6、7课,当背诵到第8课《树叶》的时候,儿子简直是手舞足蹈的:
树叶
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扇子;
落到地上,小虫拿它当被子;
飘到水里,鱼儿拿它当花伞;
飞到天上;小鸟拿它当风筝;
树叶说:“大家都喜欢我,我真高兴!”
儿子一会儿做出扇扇子的动作,一会儿学着小虫趴在地板上,一会儿做出撑雨伞的动作,一会儿学着小鸟在天上飞起来,这哪是在背诵啊,分明是在表演!
大山,你背得真好。这篇课文是不是今天刚学的?
是啊!
哦,今天刚学的你就会背了,说明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了。
那当然了,儿子沾沾自喜。
不过,有两个地方你背得不准确,比如:“落在”背成“落到”,“飘在河里”背成“飘到水里”,中间有的句子好象不是很流利哟!我指出了儿子在背诵中的问题。
重来,重来,我再重来。儿子对我的评语好象还不怎么服气。
儿子又背诵了一遍,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儿子有点着急了,在接下来的几遍中,儿子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差错,但儿子都能主动意识到自己背错了,立即又更正过来。一连背诵了五六遍,儿子问我到底怎么样,我回答儿子:“大山,你背诵的已经很好,也很有感情,但就是有那么一小儿点遗憾。”
什么遗憾?儿子有疑问。
就是你在背诵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停顿、不连贯的现象(可能小家伙连续背几遍都出现小差错,有点儿心急了),否则,就完美了。不过,妈妈觉得你背得已经很好了。再一次肯定了儿子的表现。
那我还用背吗?儿子反问我。
你自己决定吧,妈妈尊重你的选择。我知道儿子也想力求达到完美。
你说,你说,我听你的。儿子非要把这个选择权交给我。
还是由你自己决定吧!你想背就背,不想背也没关系,反正你已经背诵了很多遍。
你说嘛,我听妈妈的。呵呵,这个小家伙真可爱。
那妈妈觉得你应该再来一遍,因为你能背诵得很完美,妈妈觉得你有这个能力。我替儿子做出了选择,我知道这也是儿子内心的选择。
儿子欣然接受,微笑着再一次背诵了《树叶》
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扇子;
落在地上,小虫拿它当被子;
飘在水里,鱼儿拿它当花伞;
飞到天上;小鸟拿它当风筝;
树叶说:“大家都喜欢我,我真高兴!”
声音清脆、感情细腻、表情丰富,用“完美”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大山,你太棒了!”我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儿子,儿子冲着我笑了,笑容里透露着自信、透露着满足。如此完美的笑容,我喜欢。
完美,原来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