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医养生(第55期)
时间:2016年4月1日(周五)19:30
地点:华英书苑二楼
主讲人:张志林先生
健康
这期张老师继续讲黄帝内经•素问第六篇《阴阳离合论》。主讲以足三阳、三阴经的分布、交接特点等,并以木门的结构来比喻,论证“三阴一体、三阳一体”,以回答“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的问题。继续讲解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一开始,张老师看到又有很多新的人员来听课,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黄帝内经,就又普及了一下《黄帝内经》这本书的来历,以及和《易经》之间的关系。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为81篇,合计162篇。《黄帝内经》最早问世于汉朝。内容写的是皇帝和岐伯的对话,皇帝就是炎黄二帝之一的皇帝。
中医理论讲:阳中有阴,阴中也有阳,两者绝对不能分开。水是阴的,火是阳的,但是当火把水烧热的时候,哪个是阳,哪个是阴呢?所以《易经》中的阴阳、八卦才是事物无限演绎的原点。太极生两仪,两仪的意思就是阴和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黄帝内经》是中医哲学的理论基础,《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是骨,黄帝内经是肉。先天八卦反映的科学原理,就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医理源于易理”,说明医易是一脉相承的,若舍易论医,《内经》中的许多秘密就难以完全揭开。
接着,张老师以健康二字展开了讲解,现在人都说健康,何为“健康”,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馗)。
仔细分析一下健康的含义:“健”,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康”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康就是有路子,行得通,健为气,康为血,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气血足了,就健康了。
然后,张老师跟大家分享了本篇中的一节内容:“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意思就是说:天是属阳,地是属阴的,日是属阳的,月是属阴的,由于阴阳日月的运转,经过三百六十五天,成为一年。人体也与之相对应。但是现在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的阴阳不相符合,这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张老师用木门的比喻来讲解了足三阳、三阴经的分布、交接特点等关系:
阳 阴
门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
开 枢 阖 开 枢 阖
何为三阴三阳,太阳为开(病刚进来时是太阳,太阳为表,主外)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为三阳,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枢是指门子上枢纽)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识自然界和人体的关系,张老师又给大家讲解了北斗星与人体相对应的关系。北斗七星是:一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摇光。
天枢穴是君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功效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治疗便秘、治疗腹胀、肠鸣、痛经、肾炎等。治疗减肥、妇科、前列腺等疾病的针灸学位。
接着,张老师详细讲解了足三阳、三阴的经络关系:
足三阳:
1、足太阳膀胱经:时间是申时下午的15点—17点。本经共有67个穴位,首穴为内眼角的睛明穴,末穴为小脚趾端的至阴穴。
2、足少阳胆经:时间是子时的23点—1点。本经共有44个穴位,首穴从外眼角开始(瞳子),末穴为足窍阴。
3、足阳明胃经:时间是辰时,指上午的7—9点。本经共有45个穴位,首穴为眼下部承泣穴,末穴为第二脚趾末端的厉兑穴。此经是一条美容经。有足三里、天枢、内庭、四白等重要穴位。
足三阴:
1、足太阴脾经:时间是巳时上午的9点—11点。本经共有21个穴位,首穴为大趾末端隐白穴,末穴为腰部大包穴。脾是后天之源,起润化、造血功能。三阴交是肝、脾、肾相交的一个穴位,建议经常按摩。
2、足少阴肾经:时间是酉时下午的17点—19点。本经共有27个穴位,首穴为脚底的涌泉穴,末穴为胸前的俞府。肾是先天之本,涌泉穴是养肾之要穴,也助睡眠。
3、足厥阴肝经:时间是夜里的丑时1点—3点。本经共有14个穴位,首穴为大脚趾的大敦穴,末穴为上腹部的期门穴。太冲穴是消气穴。
最后,张老师告诉大家,要健康就要学会养生。张老师说,人身体上的穴位就是个“大药房”,经络就是神医。人的身体都有自愈力。张老师还借用了苏东坡的话送给大家: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此为“福气”。意思是:安分以养心,安分就是欲望要少,不要追求太多的身外之物;宽胃以养气,宽胃就是吃八分饱。
现代的人因为生活节奏快,很容易引起心火旺,心里事多,很容易着急。怎样去心火呢?还是建议大家每天坚持练习“八段锦”。其中第五式就是“摇头摆尾去心火”。
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功法作用:心火,是心热火旺的病症,属阳热内胜的病疾,该式动作两腿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舒筋泄热的目的,有助于去除心火,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侧屈,缓转及回旋,可使脊柱的头颈段、腰腹及臀、腹部肌群收缩,既增加了颈、腰、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发展该部位的肌力。
为了方便大家系统的学习和记忆,我现在把八段锦的口诀按照学习顺序依次添加: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