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来,诵起来
夜深了,一片静寂,我难以掩饰心头的喜悦,击键如飞,抒写着我的快乐。
小猫拉车
岸冈
小猫拉车,
老鼠不坐。
黄鼠狼拉车,
小鸡不坐。
灰狼拉车,
山羊不坐。
老虎拉车,
谁也不坐。
就在刚刚,在书房的大床上,我和孩子一首接一首地诵读儿歌。读着,笑着,表演着。望着面前的这个小人一会儿蹭在我身边和我一起读,一会儿自己拿着书大声读(不认识的字让我告诉他),一会儿站起来必恭必敬地要背诵给我听……就在这个小人身上,会有什么美丽的事情发生呢?
读呀,笑呀;笑呀,读呀。温习了昨天的儿歌之后,我们又读了三首,反复地读,反复地记。如此几遍,我便熟能成诵。小家伙呢?也跟着我一起试着背。“承承,你会背诵了吗?”他一骨碌爬起来,“当然会啦。下面,我给你背诵《黄豆荚》。
黄豆荚,
真可爱,
里面住满豆乖乖。
秋天到,
房门开,
豆乖乖呀跳出来。
排着队,
一二一,
走进农民大口袋。”
“哇!你记忆力真强!送你一个大拇指!”“妈妈,我再给你背一首儿歌《做手影》——
兔来了,
狼来了,
螃蟹爬上墙来了。
电灯一关都跑了,
电灯一开又来了。”
“听孩子背儿歌,真是一种享受,我太幸福了!”看着我的陶醉状,承承更加起劲儿了:“妈妈,第三个儿歌我也会背,你不信,我背给你听——
秋风秋风吹吹,
树叶树叶飞飞,
就像一群蝴蝶,
张开翅膀追追。”
这些儿歌来自薛瑞萍、徐冬梅、邱凤莲老师主编的《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小学一年级教材(2009年7越第三版),是我们学校的校本阅读教材,我拿来和孩子一起读。薛瑞萍老师说过:“诵读就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对于儿童来说,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否快乐,是否因此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
无疑,读儿歌的儿子是快乐的,读儿歌的儿子是灵动的。这些儿歌的内容是和他的生活、趣味密切相关的,是真正的“有我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是对孩子的呵护,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样新鲜丰富的语言就是滋润孩子成长的养分,就是滋润孩子人生的养分。
为了孩子能够拥有清明幸福的人生,让我们大手小手捧起书,读起来,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