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朗的一天到了,小猴要去摘桃子。它们吃完早饭,妈妈也同意了。小兔子背着书包要去上学,它们在独木桥旁边遇上了。它们都准备过桥。小猴弟弟说:“妈妈,今天是让小兔子姐姐先过桥,还是我们先过桥呢?”妈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妈妈说:“小兔,你上学是快迟到了,还是很宽松的时间?”小兔子说:“我都快迟到了!”猴妈妈说:“好,那你就先过,我们等会儿再过去。”小兔子说:“好,谢谢猴子阿姨。”小兔子跳着跳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迈着步子走过了桥。他到了学校,进了校门。之后,小猴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不敢过桥。”妈妈听了说:“好,那我先过去,你要好好看着。等会儿你就过去。”小猴妈妈过了桥。在妈妈的鼓励下,小猴慢慢地慢慢地也过了去。他们摘了满满一筐的桃子,去创新街小学门口的集市上卖桃子了。大象伯伯看到了,“呀,这个桃子怎么这么大呀。”大象伯伯于是就买了两个桃子。大象伯伯走了,老虎又来了。老虎看到桃子说,“这么大的桃子呀,我买一筐。”狮子说,“你不要那么小气吗,我们俩一人买半筐的桃子吧,这样合起来就成一筐了。”它们都买了半筐,这样所有人都吃到了桃子。
看图说话,小敏很麻利的给我讲了上面的故事。听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人这样讲过。如果单纯靠她自己,不应该会没有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并且还延伸到了图片以外的内容。本来还想多问一句,可又一转念,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讲过,至少她认真去听了,记住了,还融入了自己的表达,对于刚接触这种口头作文的孩子,是不是也算是有点儿成效呢?如果我一问,让她以为不能借鉴别人的东西,会不会下次就更不敢说了呢?还是忍住吧!
再说文章,当时作业为了能在纸上写下,删减了很多,原文保留在这里。仔细看看,口语表达多,有些嗦,还有些句子不是很通顺。而且好像不太会去使用形容词。通篇叙述和对话较多,形容较少。看来以后多多教给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