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家校合作,让女孩子了解了“例假”这一生理现象,希望孩子能内心接受、坦然面对,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初潮”问题就此结束。由于孩子的发育时间早晚不同,所以,初潮的时间也有差异。
据资料显示:初潮的早晚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个体差异可能很大,早至9岁,晚到18-19岁月经来潮如果没有其他异常情况,都算正常范围。
这显然说明,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会来“例假”,而有些孩子可能要等到高中。
通过课下与女孩子交流,以及有些孩子的表现,又带给我一些新的思考:
1、提前来例假的某些孩子有优越感
在没有进行家校沟通,谈及孩子“初潮”问题时,孩子来例假的家长反映:孩子很害羞,不敢在学校使用卫生巾,不想让其他同学知道自己来例假。
但是,通过家校合作,和孩子们谈了有关“例假”的问题,通过家长反映以及与孩子的交流,得知孩子们对此有很大的改变,不仅能调整到良好的心态,坦然接受,而且还莫名的感觉到有个别孩子有种优越感。
在最近的体育课、课间操活动中,有个别女孩子总以来“例假”为由向我请假,我会向她解释说,来例假是可以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这孩子娇气的捂住肚子继续对我说,老师这是第二天,真的很多,不能活动。我无语,只能准假,做老师的要相信自己的学生。
2、给一些憧憬“成熟”的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在进行家校沟通的时候,一再强调“初潮”时间会有所不同。但通过课下交流,发现个别没来例假的孩子很渴望“成熟”,总想着早一天来“例假”。为此,我总会耐心的开导孩子,千万不要有压力,并悄悄地告诉她,老师的“初潮”时间是初二。我还开玩笑的说,你们现在没来是好事,省的麻烦,孩子也笑着说是。
写给班里的女孩子们:
孩子,有关“例假”话题,我们在家里、在课下探讨过好多次,老师还是希望你们能坦然面对,从内心接受这只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你们学会了走路、说话、做家务等等一样,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会有(做)这件事。
所以,孩子们,正常的活动不会影响来“例假”时的身体,当然,也可能有特殊情况,量多、疼痛,可以让家长陪着去医院检查。老师只是希望不要让“例假”成为不想参加活动的借口,老师想要你们明白,老师很相信你们!
对于还未来例假的孩子,千万不要有压力,通过我们上次的交流,老师相信你们已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孩子们,除了“例假”,我们还谈到了“乳房”的发育,我们知道,这也是一种正常的身体发育,老师也相信你们能坦然接受、正常迎接这种现象。
孩子们,相信老师会和你们的妈妈一样,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会帮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