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快放学时,家长们围在教室门口等着接学生。
“我觉得有的题不算难,可是孩子非等我给他讲了才会!”“在家里孩子不会做的题,我给孩子讲过后他也会做了,怎么一到学校又不会了呢?”“哎呀,不会的题我给孩子讲过后他能做出来,可是给他再出几个同样的题,他还是不会!”......
其实,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也不例外。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效果还不错。那就是:“互换角色,让孩子讲题。”
一次,孩子向我求救:“妈妈,这道题我看不懂,你给我讲讲!”我一看题目很简单,他完全能做出来,这小子不是偷懒不想动脑子,就是没有好好读题。于是让他再读一遍题,见他心不在焉,很快地读了一遍:“还是不懂”。我心里有数了,盯着他严肃地说:“再读!”孩子只好认真地读起了题:“哦,懂了!”“那你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就是前6排每排7人,第7排有5人,用6乘7加5就行了!”
求经过时间的题目,尤其是像9时25分经过()时()分是11时10分这类的题目就更难了。孩子第一次接触不会做,我就给他讲了几种方法,让他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然后又出了几个类似的题目,孩子做过后我让孩子给我讲他做题的方法,孩子的思路清晰,讲得清清楚楚,说明刚才我给他讲的题他真正听懂了,并且已经掌握了。
互换角色,家长来当学生,孩子来当老师讲题,好处有很多:
1、验证孩子刚才是似懂非懂,依葫芦画瓢,还是真正听懂、掌握了家长讲的题目;
2、对刚才的解题方法是一个复习、巩固;
3、锻炼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5、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哦!家长别忘了适时地鼓励、表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