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一起成长
有教育家这样说:阅读能力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善于阅读书,善于整理书中的信息,长大以后,就善于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就有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儿子周马是一个幸运儿。小学一入学就遇到了一个极优秀的班主任—
儿子爱听故事,记得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妈妈就经常伏在他的身边给他读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而每每听故事的时候他也是那么安静。长到该上幼儿园了,妈妈一下子放松了,把整个的责任推给了幼儿园的阿姨,一天天,一年年,儿子好听故事让妈妈读书的习惯忽然不见了,直到有一天上小学了,一三班的毛虫试验唤醒了忙碌中丢掉儿子的妈妈!妈妈重新又开始了与儿子共同阅读的历程------
阅读的习惯链条已断了好长时间,怎样才能把它连接起来呢?领着儿子逛书店,用花花绿绿的漫画书、寓言小故事书等彩面来试着吸引儿子对要书的渴望;书买来了,儿子只看书里的画面而不去读字,为此,就想其它的招儿使儿子去读书。嗨,提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呀?、这小孩子是谁呀?、他在干什么呢?”,有时还给儿子撒撒娇:“给讲讲呗,我咋看不懂呢?”儿子滔滔不绝的讲,哈哈,我也就达到了目的---------实现了“亲自共读”。
儿子读书时,不夸儿子“好读书”,只夸儿子“会读书”。
很多人都讲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让孩子爱读书,但我觉得我们不能仅仅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一定把重点放在孩子的读书能力上。死读书,读死书固然有一定作用,但毕竟不能提高孩子对所读书中的知识的应用能力,打个比方说:孩子在家里看书,有客人到家来,我们夸孩子爱看书,那么,孩子得到一个欣赏的夸奖,他可能还是爱看书,更爱看书。但是,我们如果夸孩子特别会看书,这就会使孩子感到更骄傲和自豪,因为一个被夸“会看书”的孩子他会更加爱看书,同时,孩子感觉到:家长夸我会看书,这说明我不光看,爱看,还会看,比别的孩子更聪明。孩子被夸“会看书”,有时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他看书中的内容和分析讲解书中的有趣情节,因为他“会看嘛”!儿子在这点上就是例子,在日常生活的言谈话语中我不断发现,儿子针对一个事情或语言,他会很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他所看书中的知识给你总结,有时用成语也很恰当,这就说明了你引导了他---会看书。
《日有所诵》是一三班毛虫试验的第一本背诵诗文书,厚厚的一本书让人看到不寒而颤,有些诗文还不押韵,孩子们背起来说真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还会对背诵常生厌倦感。为了督促孩子背诵,就和孩子比赛,有时和孩子出去划滑板,打羽毛球、散步等室外活动,就用一个小纸条把书上诗文抄下来,便活动便比赛背诵,时不时还来一句:“儿子,妈妈真的老了吗,记忆这么差,咋就没你记得快?来,你教妈妈背!”哈哈,儿子真的就教了起来,妈妈学会了,第二天上学路上再复习一遍,妈妈还是记不起来,儿子理所当然
阅读,不单是读书,电视、街头广告也不凡是个阅读的好渠道,记得好几次儿子在完
亲子共读真地来源于毛虫试验的启发,感谢儿子的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