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王牌”魔力的背后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9-17 10:38:16 作者: rapoo

班里的学生在疯玩一种东西——名叫“王牌”,教室里、教室外,一堆儿一堆儿的学生双腿跪在地上,有人观看,有人呐喊,玩的如痴如醉,往往会忘了听上课的铃声。

有的学生玩的上了瘾,甚至在上课的时候,趁老师不注意,同桌两人都可以玩上一把。

这种游戏,我小时候也玩过,那时不叫“王牌”,而是把纸叠成“四角”形状,使劲往地上一甩,只要别人的“四角”被你甩个“四脚朝天”,你就赢了,双方参与战斗的“四角”自然归你所有。

所以,开始的时候,我没有制止学生玩“王牌”,有时还会观看一下他们的“战斗”。

我的这种“放纵”态度,助长了孩子玩的天性的增长。

好景不长,孩子们对“王牌”的“疯迷”态度,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上课。不仅其他老师给我说班级的情况,有的家长也给我打电话反映过此事情。

不仅如此,同学之间也因有时“王牌”分配的不公,产生了许多矛盾。

而且,他们往往会围城一堆儿玩此游戏,一次,一位赢了的孩子一激动,手臂一挥,还碰到了另外一位学生的眼睛……

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察觉到了。

我要制止学生玩这种游戏。

开始,我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们每次都在我的“真情”感召下,答应不再玩了。

可是,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前功尽弃。我刚在办公室里坐定,“小报告”随之而来,“老师,某某又在玩王牌了。”

于是,我开始“没收”王牌,只要见到了“王牌”,我就“收缴”。

这一招,还真管用,至少三天,我没有见到大家围在一起玩。

好景还是不长!

一次,一位老师请假,是我代课,上课铃声已经响过,班里的几位调皮的男生还没有来,怎么回事?

有人“揭发”,那些人在男厕所玩“王牌”。

找人把“那些人”喊过来,我尽量心平气和地问:“为什么在厕所里玩‘王牌’。”

“因为只有男厕所,你没有办法去,所以才不会被发现。”

原来学生为了躲避我的“收缴”行为,竟然忍着厕所“浓烈”的味道,在那里玩“王牌”!

学生讲的是真话!

因为,我和学生有约定,不管有什么事情发生,一定要讲真话,讲真话可以免除一切惩罚。

为什么屡禁不止呢?

为什么不听劝说呢?

在我看来,不就是不做这个游戏嘛,为什么学生会念念不忘呢?“王牌”游戏到底有什么魔力?

我比较擅长和学生沟通,这次还是从沟通开始吧。

师:除了这个游戏,你们还玩过什么游戏?

生:没有什么游戏。

生:是啊,没什么好玩的。

师:我觉得“老鹰抓小鸡”是个好游戏,你们怎么不玩呢?

生:您说过学校规定不能追跑打闹,我们觉得那个游戏(指老鹰抓小鸡)跑的太厉害,所以不敢玩。

师:你们觉得“王牌”这个游戏好在哪儿?

生:(七嘴八舌)可以不追跑。

生:(七嘴八舌)课间十分钟就有事情干了。

师:知道我为什么不让玩了吗?

生:知道,因为耽误学习了。

生:有的人不自觉,上课还玩儿。

(马上有人揭发这位同学上课也玩了,这位同学不好意思用手挠挠头)

生:有人打架抢“王牌”。

生:不太卫生,大家都跪在地上。

生:还不安全,上次小源的头上的疙瘩就是玩“王牌”的时候碰的。

……

看来,大家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

师:对现在这种情况,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我们保证不会再玩了。

生:希望您不要再“没收”我们的“王牌”了。

生:我们不在学校玩了,可以在家里玩吗?

生:在家里,只能一个人玩,没意思。

生:我们还是不玩了,不给老师惹麻烦了。(这位学生很贴心,说的我心里很酸。)

师:如果还玩这个游戏的话,你们准备怎么玩?

(学生稍微有点犹豫,在我的鼓励下,开始畅所欲言)

生:保证上课不再玩了。

生:玩的时候,会注意卫生和安全。

生:下课后,先准备好下一节课的东西,再玩。

生:肯定会好好玩的,大家不闹矛盾。

师:说的好,不过,我们换一个玩法怎么样?

于是,我和语文老师结合,把学生的“王牌”进行了改造,一套与数学有关,一套与语文有关。

与数学有关的叫“数字王牌”,可供2—4人玩,2人出牌后可以做加减乘除法,谁做得快,牌就归谁。后来,我们又进一步发展,做成了“数学棋”。

与语文有关的叫“魔力王牌”,可供2—6人玩,大家的王牌上写着最近学过的汉字,大家出牌后,一则可以组词;二则可以练习句子;三则可以想象作文。谁的比较有创意,牌就归谁。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领,我发现学生逐步处理好了游戏和学习的关系,我也坚持每两周总结一下好的课间游戏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怎么和学生进行沟通,怎样把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变换成学生自觉地、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的不是老师的“死盯”战术,而是站在学生角度的“心理”战术,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的。

我们常说,老师要爱学生。爱学生意味着宽容、理解和接纳。

面对学生的不听话,怎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怎样理解学生的不听话,甚至是无理取闹;怎样接纳学生的一切,包括错误和缺点……

这一切,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语”,包容不恰当的行为。

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教育计谋使学生不断地成长。因为,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错,不断犯错,又得到改正的过程。

我喜欢给握紧自己心事的学生写个小纸条,告诉我的期望是什么;我喜欢在调皮捣蛋学生的耳边说个悄悄话,让其明白我的希望是什么;我喜欢在学生“犟”起来的时候,给他(她)一个微笑,让爱溶化一切……

真的希望,我们能静下心来,听听学生的心里话,多从学生的角度想想问题所在,积极想办法帮助其渡过属于他们自己“难关”。

我想!每位学生都会放开自己的心事!

因为,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最短的距离,那就是心与心的沟通!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