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学踢毽子
妈妈七岁生日时,姥姥给妈妈做了一个毽子作为生日礼物。这个毽子是由两块中间有孔的铁片和红白相间的丝线做成的。
妈妈高兴极了,做完作业就去踢毽子。可是妈妈每次只能踢一个,每当准备踢第二个的时候,毽子总是很顽皮地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踢了几次,妈妈就不耐烦了,把毽子一扔,说:“我不玩了!”
姥姥想了想,就拿出一根绳子,将毽子拴住了。妈妈用手拉着绳子,然后踢毽子,毽子就不会乱跑了。妈妈这样就可以踢好几个了。
大姨回家看到妈妈这样踢毽子,笑着说:“你这样什么时候也学不会踢毽子。将绳子去掉吧,我来教你踢毽子,但你要有耐心。”大姨拿起毽子,踢了起来。毽子好像非常听大姨的话。大姨踢到哪儿,毽子就跟到哪儿,还不时地踢几个花键。
然后大姨就教了妈妈踢毽子的窍门:“踢毽子要看准、踢准,腿脚要灵活,毽子就能慢慢听你使唤了。”这一招还真灵!妈妈反复地踢、不停地练,当天就能一下子踢三五个了。妈妈心里可高兴了!
从此妈妈就爱上了踢毽子,只要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玩。毽子也越来越听妈妈的话了。
上班后,妈妈很少踢毽子了。不过妈妈说如果学生的家长比赛踢毽子的话,她一定参加,还要争取获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