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开展多样阅读 促幼儿语言发展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3-21 10:47:26 作者: rapoo

开展多样阅读 促幼儿语言发展





早期阅读不仅能帮助幼儿体验各种情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同时能提高想象力的发展,提升语言技巧。借着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东风,结合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班里循序渐进地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引领孩子们快乐阅读,感受阅读的魅力。



一、良好阅读环境,唤起孩子的阅读意识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结合《指南》提出的“为幼儿选择适宜的读物,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我对班里的图书区进行改善,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爱上阅读。



我和孩子们一起将原有的图书区改为“阅读区”,把它挪到活动室靠近窗户的一角,这里相对安静,光线充足。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精心为孩子们选择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图画书,如《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小熊不刷牙》,还有《幼儿画报》、儿歌书等。阅读环境的改变,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早晨来园、餐前饭后、午睡前等时间,他们会主动地来到阅读区,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



根据孩子们的阅读情况,我及时对阅读区内的图书进行调整。孩子们喜欢反复看一本书,我就把那本书长期留在阅读区;孩子们想读新的图画书,我就鼓励他们把新买的图画书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孩子们喜欢读儿歌和故事,我就把儿歌书和故事书轮流出现。有趣的故事内容、曲折的故事情节打开了孩子们阅读的那扇窗,他们快乐地投入到书的世界,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获得不同的语言体验,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



二、多样阅读方式,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师生共读,在互动中分享快乐



教师参与幼儿的阅读,一方面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在翻阅、指图、读文字的过程中,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更快地学习到自主阅读的技巧。



每天我会抽出半个小时,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分享阅读的快乐。在读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每个画面,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合上书后,我会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讨论,沉浸在阅读的美好回忆中。通过师生共读,孩子们既体验到榜样的作用,又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阅读兴趣大大增强。



(二)变换方式,在阅读中进行思考



《指南》给我们提供了多种有趣的阅读方式,在班里,我也进行了尝试。当孩子们安静阅读时,优美、动听的钢琴曲如流水般缓缓流淌,我惊奇地发现,在这种“以音乐为背景”的阅读中,孩子们坚持阅读的时间越来越长;请小朋友观察画面,比赛看谁的故事讲得精彩,这种“伙伴比赛式的阅读”让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强;让孩子们给故事起名字,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各具特色,让我惊叹不已……孩子们尽情表达着自己对一本本图书的感受和理解,在不一样的阅读方式和体验中学会了认真思考,用心体会。



(三)自主阅读,在交流中共同提升



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能力或经验水平存在差异性,有的孩子看不懂画面,总是随意翻看,有些会认字的孩子能将书上的文字原原本本念出来,却很少细致地去观察画面。我及时来到他们身边,进行个别指导。当孩子阅读时,我将文字部分盖住,引导他关注画面的细节地方、人物的表情等,再鼓励他将前后页的故事串联起来。慢慢地,孩子们掌握了自主阅读的方法与技巧,经常几个孩子共读一本书,边读边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和想法,共同在阅读中提升经验和能力。



(四)制定规则,在活动中培养习惯



《指南》指出:要让幼儿学会爱护图书。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孩子们一起讨论并制定出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则。如:看书要一页一页翻看;看书要安静;不能撕书、折书页等等。为培养孩子们保护图书的意识,专门建立“图书医院”,准备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等急救物品,当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书受伤了,就马上送到“图书医院”进行修补、包扎,及时保证每一本书的“健康”。



(五)提供舞台,在展示中尽情想象



“在阅读中要注意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孩子们爱上阅读的日子里,我在班内定期开展
“小舞台”交流活动,和孩子们共同协商制作表演道具,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将书中的内容搬上舞台。为了让老故事焕发出新的光彩,孩子们经常会改编故事的一些情节,续编故事结尾,让大家耳目一新。在这样的表演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六)自制图书,在分享中感受成功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绘画是语言的先导,是表示美感的良器。”结合《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我将阅读与绘画相结合,引导孩子们自制图画书。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自己经历过的、奇思妙想、外出游玩等事情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配上图画,一本本生动有趣的图画书就出炉了。我们把这些图画书投放在阅读区,定期举办自制图书交流会,请孩子们互相介绍、讲述自己的故事。由于是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能自信大胆地进行分享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成功,不断地激发起继续创作的热情。



(七)主题阅读,在生活中全面提高



把阅读活动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结合每月的主题活动、季节、天气变化等,我们选择适宜的图书,组织幼儿进行主题阅读。如:在“三八”妇女节里,我们一起读《我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当天气慢慢变冷,我们一起读《动物怎样过冬》,了解各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春暖花开时,我们来到户外,一边阅读,一边欣赏美景,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主阅读意识,有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温馨亲子共读,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亲子阅读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一把钥匙,亦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条纽带。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书香家庭氛围,我召开主题家长会,在班上发出“每天和孩子共读半小时”的倡议书,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阅读中去。家长们积极响应,纷纷在家里为孩子创设了图书角。在家委会成员的指导帮助下,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朗诵儿歌,坚持记录下读书感悟。这样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提高了家长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改善家庭的阅读环境,较好地实现了家园合作。



在《指南》的正确指引下,在贯彻实施《指南》的过程中,经过我的不断努力和潜心指导,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多种阅读的方法,深深地爱上了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都有了飞跃性的进步。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阅读需要坚持不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认真学习《指南》,和孩子们一如既往地徜徉在书的海洋中,让阅读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