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特制定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同时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我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一、 在情境中理解算理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让学生弄清图中有哪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你能解决那些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谁里面有几个几或把谁平均成几份。”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再尝试解决,接着展示讨论、尝试结果,师讲评。如:64米红布,每2米做一只风筝面。可以做多少只?学生先分60米,做30只;再分剩余的4米,可以做2只.共32只。学生先分整十,再分个位,类似于笔算除法中的先去除高位,再除低位。 为学生很好的理解算理奠定了基础。和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算里的理解有了情感的依托。
二、 重视操作,充分利用学具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小棒,动手摆一摆,做一做。6个十平均分2份,每份3捆;4个小棒,平均分2份,每份2根,共计32根。在操作中学生很容易明白:3个十与2个一,即商的十位上应是3,个位上应是2.让学生从感觉、视觉等,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先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的往下除。
三、 加强估算与口算
有意识的将估算,渗透在笔算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灵活的思考能力。通过估一估,粗略的验证笔算结果的正误。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也为理解笔算除法的法则提供了帮助。
四、 趣味练习,说一说,做一做
针对一两道题目进行精讲细讲,如:64÷2= 72÷6= 然后,在练习中然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是他们真正明白算理。而不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收获:本节教学90%的学生能过正确的进行笔算,并会用语言表达其算法,效果良好。
不足:个别学生只会去除最高位,而对于其它数位不会除;有的学生除过最高位后再跟其余数位相除时,不知谁被分?商几?有时知道商是几,却不知写在何处?或把下面的积写错。一句话:不懂除法的意义。
措施:1、多练习,上台搬演,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以错纠错。
2、组织“一帮一”活动小组,加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