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家长会上的不同音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4-29 10:37:05 作者: rapoo

家长会上的不同音

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们请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备课组长分别给家长分析了语数教材特点,重难点,在家庭配合老师辅导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交流过程中老师都谈到了表扬是教育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家长要多表扬孩子,用表扬使每个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这话原本是没错的,家长们也听得颌头称是,或面带满意的神色,或低头记录着点点滴滴,但家长的这种状态令我有一丝不安。

因为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种尴尬场面。大概是2004年,我校邀请著名的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宏先生给全校家长做了一场赏识孩子的报告。说实话,当时我也深受感动,还买了他的系列丛书和光盘,后期也进行了再学习,也对着我的学生们不断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仅靠表扬是不够的,或者说仅有赞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总有一部分学生至表扬以罔闻,反倒是表扬和批评、适当的惩戒并用,让出错者认识到错误,并意识到要为自己的不良后果作出代价时、负起责任时,效果才明显。

这期间,有的班级的老师估计也是发现只用表扬不太好使,于是,见某某家长时就直言不讳地说“某某学生,有怎样的问题”等,家长的内心像是受到了伤害,有的家长还找到学校质问说:你们还让家长学习赏识呢,为什么你们的老师就不学学赏识,我的孩子可聪明呢,如果老师多夸着的,说不定能得全班第一名呢……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无语。老师错?家长的话有错?做的没错,说的也没错,但还是有一些问题在里面。

比如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方式有些简单。虽说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外面裹个糖衣更易被人愉快接受,即达到目的又使双方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

又如家长把某一种教育方法太神圣化。人是复杂的,教育更是一种复杂的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那一种教育方法是万精油,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合适的、有效的教育方法才是好方法。

于是,我在家长会上道出了不同音:

1、相信我们的老师。她们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关注每一个孩子,对那些暂时落后或有某些小毛病的孩子倾注的心血会更多。

2、理解我们的老师。现在班额过大,想让我们的老师像幼儿园的老师那样细心照顾每一个孩子,不太现实。因此,做为家长要和学校配合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各种要求和秩序,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3、宽容我们的老师。因为我们的老师整日里和孩子打交道,思维经常是简单的,交流是直接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在和那位家长沟通时有问题,请彼此多一些宽容,当然涉及师德问题,学校一定会严肃处理。

4、对孩子的赞扬要有度。常听到某些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真棒!“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太聪明了!、你简直是个天才!这样的表扬毫无价值,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只会造成孩子飘飘乎不知所以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确定适当的奋斗目标,不利于长期的发展。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专家都说要多表扬,教育离不开表扬。但是,表扬一定要到位,要客观,要准确,在表扬中要有激励。比如,孩子今天写完作业,家长可表扬:今天表现真好,比昨天提前5分钟。今天你的作业写得又干净又全对,真让妈妈高兴。这次考试有进步,相信你下一次再细心一点就更棒了。具体而不夸大其词。

5、家长要承认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特别在没上学以前,有的孩子聪明伶俐,有的乖巧可人,有的对人有礼貌,有的能说会道,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招人喜欢。但当进入小学以后,面对有一定数量的学习任务,由于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犹如五个手指伸出不一样长短,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就出现了高低快慢的差异。

记得前年招生,见到一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会背许多儿歌,讲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在场的老师无不喜欢,在他爸妈的单位也是谁见谁都夸聪明,父母自然心存骄傲视若掌上明珠。但是,正式上学以后,这孩子听课习惯不够好,有些坐不住,听惯了夸奖的他,若老师一批评能整节课不高兴,听课质量自然下降,一段时间之后,学习上有些落后。面对老师反映的情况,听惯了赞美之言的家长心里产生一种落差,一下子接受不了这种现实,家长没有很好地总结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及时纠正孩子的心理、行为上的偏颇,反倒是对直言不讳的老师产生意见,认为老师不赏识她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和老师产生一种对立状态。

这个孩子应该说是比较聪明的,但聪明的孩子不一定学习习惯就好,而学习习惯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也有的孩子可能不算是太聪明,但是习惯好、踏实勤奋,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家长应承认学前和上学后的差异!面对出现差异或和自己的要求有差距的孩子,家长首先还应该把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只不过在爱的同时思想上更应重视起来,和老师一起分析问题,逐步解决问题,将一些心理问题和习惯上的问题解决在萌芽时,这样孩子才会更好地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