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和儿子相处的方法优秀家教论文分享

发布时间: 2019-05-11 10:37:29 作者: rapoo

幼儿姓名:王天悦



所在班级:中一班



家长姓名:卢 敏



家教格言:控制好自己的坏情绪



和儿子相处的方法



我有一个儿子,4岁4个月,至今还记得他刚出生时的样子,巴掌大的脸,小小的手,眼角还挂着泪珠。自从他来到我们的身边,就开始和所有父母一样,二十四小时为他转。为了适应他的到来,我们不停地给自己恶补育儿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到了入园年龄,就看《宝宝入园完全手册》,了解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各种方法。现在儿子上中班,已经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正是由于反复的学习和实践才找到了和他融洽相处的方法,下面就将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结出的方法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和孩子在一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不管孩子多么不听话,多么让我们没面子;不管我们是多么疲劳,多么心烦意乱,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正在发怒的宝宝高嗓门、敲桌子、踢板凳、摔门甚至打宝宝。要发怒的时候,我们可以赶紧离开现场一会儿。

当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符合我们观念的时候,而我们又心情烦躁,就很容易跟孩子发火。我儿子有一个习惯,喜欢将自己心爱的玩具放到枕头边和他一起睡,但总是上床后,才想起来要玩具,这时我就必须帮他找,找不到他就生气不睡觉,每次都因为这耽误很长时间,次数多了,自己脾气就上来了,就会有怨言,发觉自己快控制不住的时候,就到别的房间去,不到一分钟孩子就哭了,然后再回来安慰他,觉得自己伤到孩子了。事情过后,冷静地想了想,还是自己没有做好,没有及时提醒他自己将喜欢的玩具一起带到床上,而且自己也确实有容易忘东西的习惯,不应该怪罪孩子。渐渐地,自己也学乖了,处理孩子问题,不带个人情绪,更不能和孩子闹,因为最后结局还得我们自己收拾。如果我们过于随自己的性子来,将来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也会这样对待他周围的人和事,最后还得是我们父母操心。正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实际孩子所有的行为方式特点都能从我们身上找到原型,也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一定相同,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我们有怀疑,只能说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不够深入,尚且没有把孩子的行为与我们的性格联系起来,我们一旦发现其中的关联性,就会发现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的无辜!他们只是乖乖地学会了我们“教”他的东西,可是他一旦学以致用的时候,我们却要指责他,批评他,他岂不是太冤枉了!我们在发怒吼叫之前先忍一忍,反思一下自己,通过孩子这面“小镜子”找到自己的问题。当我们真的找到了,就自然不会再吼叫了。

另外,需要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敏感期,比如:孩子一岁多容易咬东西,有时候他的这个敏感期没过好,还会有重新来过的现象,只要我们足够了解了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就会更好地体谅孩子的行为方式。就像前段时间,我们孩子还经常咬衣服袖子,刚开始我还问他:“你为啥咬衣服啊?”他说:“好吃”。知道这是他正在补缺失的敏感期,就不再过问了。这样没多久,衣服袖子就被咬坏了,当我告诉他你的衣服好像被小老鼠咬过一样,他还高兴地咯咯笑。

二、注意规则意识培养。

在家里,我更关注的是让孩子遵守自己身体的使用规则,爱护身体,感恩身体的每一部分。比如:按时吃饭睡觉、不吃凉东西、不喝饮料、生病时不吃零食。当他想喝凉的东西时,我会假装成他的小肚子说:“我是你的小肚肚,喝凉东西我会不舒服,每天是我帮助你消化食物,帮助你长高,你要爱我,不能伤害我”。一般他很愿意接受这样的建议,当然也有劝不住的时候,一次在园外喝了刚买的酸奶,夜里开始咳嗽,肚子也胀。等他好了就会告诫他,喝凉东西容易引起疾病,我们要按规则做事,违反了就会有不好的结果发生。用事实让他明白,这个规则是在保护他,下次他自己就遵守了。生活中,他觉得妈妈没有遵守规则,也会给我指出来,比如踩井盖,我会立马解释并道歉,下次一定不再违反并感谢他。在幼儿园里,每次接他的时候,我都能看见他将椅子归位后,才走出来。如果是周末,会和他一起等其他学生家长整理完被子后,我们再去整理,在等待的时候,会让孩子观察哪些椅子没有归位,在请他帮助小椅子归位。做完后,赞叹他做了一件好事,下次他还会很愿意再做的。

三、分享彼此的想法,了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和我们一样,需要交流、安慰、被尊重的爱。一次,接儿子放学,看到他正在哭,马上蹲下来看着他,问明原因,原来是小朋友把他的书拿走了。我解释说:“这可能是个误会,也许小朋友拿错了。”他说是被抢走的,再也不和他做朋友了,我轻轻抱抱他,这时老师将他的书给他,拿到书了也就不哭了。然后再和儿子将这个小事件回顾一下,告诉他事情没有他想的那样严重,只是误会了,小朋友根本没拿走你的书,遇到问题,不能急着就哭,要想办法解决才对。安慰他是经常的事,但让我意外的是,他也安慰了我一把。前些日子刚买的面包机,自己没会使用,就自言自语地说:“按照说明书操作,咋就不对呢?”他却说:“妈妈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好的。”本来很郁闷的心情,被他一说,好了不少,最后给售后打电话把问题解决了。当我们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比如:还有一个小时就到睡觉的时间了,他还想出去玩,而我认为时间比较紧张,反对出去。这个时候我们会选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并且把规则说清楚,再盖章。如果我输了,就立刻按照他的想法执行,如果他输了,他会不高兴,但也只能认了。

这些方法是我和儿子相处时经常使用的,如今看到他越来越懂事,自己也感觉很欣慰,同时也非常感恩儿子给自己带来的成长,通过孩子的行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后又反过来影响着他,这种共同成长的快乐,你们感受到了吗?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