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文本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班主任是班级和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是沟通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既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又是学生智力的开拓者,还是学生心灵的陶冶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树立新观念,开启新思维,探索新方法,树立新形象,创造性地辛勤耕耘者。
引导学生学习雷锋 培植学生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接班人。学生的思想品质是关系祖国命运的大事。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纪念日。雷锋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以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感染了全国人民。雷锋精神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的象征。
三月是“学雷锋月”。我抓住了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这一有利的时机,向孩子们介绍了雷锋,让“雷锋”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让“雷锋精神”扎根在了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人与人的关系更融洽。
我向孩子们说:“今天是三月五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纪念日。我给孩子们讲了“雷锋的童年”——被狗咬、上学;雷锋入伍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使“雷锋”在孩子们脑海中留下初步印象。并让孩子们看了雷锋的照片。
我又教孩子们朗诵的是诗歌“永远的英雄——雷锋”。这首诗歌是我根据雷锋的事迹创作的。朗诵之后,我布置孩子们上网查有关雷锋的资料,鼓励他们读《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日记》,或者看电影《雷锋班的故事》”等。
下午,我又办了一期“雷锋精神伴我行”的黑板报。板报上有一个专栏是介绍雷锋精神:奉献精神(核心——为人民服务),‘傻子’精神(舍己为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艰苦奋斗精神(不浪费,小投入换取大产出),螺丝钉精神(平凡的工作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板报上有一个专栏:“学雷锋,见行动。”把我们班本周中能主动弯腰捡起废弃物的孩子:于浩轩、张静、吉航等的名字写在了上面,并对孩子们说:“这是‘光荣榜’,谁的名字写上去,谁就得朵‘光荣花’”。一下课,孩子们主动捡起废弃物的积极性更高了,人数更多了。
引导学生关爱地球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大家都应该关心她、保护她、热爱她!
如,今年,全球性的关爱地球活动——“关灯一小时,享受夜的黑”,我就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关爱地球,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读完马铭宇的故事之后,就请孩子们讲讲自己28日晚上8:30~9:30这一时段的故事,并且围绕“有没有‘关灯一小时’?‘关灯一小时’时都做些什么?”来讲。孩子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臧天乐说:“我家‘关灯一小时’了。妈妈给我讲童话故事。”
任凌霄说:“我家‘关灯一小时’了。我也是听爸爸妈妈讲故事。”李康接话说:“任凌霄,我和你一样,都是听家长讲故事。”
魏来说:“我家也‘关灯一小时’了。我们玩儿踩影子游戏了。”
卢世龙说:“我家‘关灯一小时’了。我们家玩儿摸瞎子游戏。”
姜金隆说:“我家‘关灯一小时’了。我就睡觉了。”“我也是。”王世荣不好意思地插话说。
张亚平说:“我们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了。”“我们也玩儿游戏了。”卢宇昂迫不及待的说。
最后,我总结到:“孩子们,我们自己的故事很精彩。平时,我们应该事事处处、时时处处都想着节约,节约每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枝笔,一口饭,一分钱……今天,我看新闻里讲,我们郑州28日晚的‘关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可以供给三口之家用57年呀。”孩子们张大了嘴巴,长叹一口气说:“那么多呀!”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 培植学生养绿护绿的思想情感
环保,是当前世界的一个严肃的话题,是人们迫切需要关注的话题。我借“植树节”之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培植学生养绿护绿的情感。
我问孩子们:“今天是几月几日?”(3月12日)“那么3月12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呢?”(植树节)孩子们记住了植树节,我很高兴。我接着说:“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森林里的故事’;并且还要多讲一个,作为植树节的礼物送给大家。”孩子们心花怒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还热烈地鼓起掌来。
我朗读的第一个童话故事是“吧喳——吧喳”。故事朗读后,我问孩子们:“你听到故事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孩子们说:“故事里有笃笃、吱吱、蹦蹦、叽叽、沙沙。他们全都躲起来了。”“他们为什么要躲呢?”我追问。“因为吧喳来了。”“大家想一想,吧喳是什么?笃笃、吱吱、蹦蹦、叽叽、沙沙又是什么?”“吧喳是猎人(穿着皮靴走在森林里的人),笃笃、吱吱、蹦蹦、叽叽、沙沙是动物。”“是啊,猎人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吓得胆战心惊。森林里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幸亏,猎人越走越远呀!”
我又给孩子们朗读了第二个童话故事“留下的歌”。当我朗读到“又过了不久,这森林里只剩下一棵树时,只有小鸟‘西’含着”时声音哽咽,几次都没有读下去,眼泪不停地往下掉。孩子们问:“老师,你为什么要哭呀?”我说:“因为小鸟‘西’太可怜了,他一个朋友也没有了。没有了朋友,多孤单呀!”卢世龙又问:“老师,这不是故事吗?故事都是假的吧?”“孩子们,故事有的是虚构的,有的也是根据事实写的呀!你们想一想,如果人们乱砍乱伐,总有一天,森林里会没有树木的。没有了树木,鸟儿就没有了家。小动物们就没有了食物和天堂呀!”孩子们点了点头。
然后,就是孩子们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庆祝“植树节”,自愿端盆花的实际行动;细心的家长还给花儿写个介绍信呢(说明书)!
孩子们端来的花,那么妖艳、那么芳香,形成了我们教室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哟!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我们知道:春天,万物复苏,流感、流脑、麻疹、水痘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又到了流行季节。今年高发的是“手足口病”,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以及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状况。
常言道:“病从口入。”近期,天气渐渐变暖,男孩子们偷偷躲在花坛边拍王牌。由于孩子接触王牌、泥土等东西后,不能及时洗手……把小脸抹得像小花猫,这不但不卫生,还容易传播病菌。另外,我还发现,由于天气干燥,部分孩子常常抠鼻孔,把手指头放在嘴里。把鼻涕往桌子上和同学的身上抹;个别孩子还随手往地上乱丢纸屑。所以,我禁止学生在学校拍王牌。
但是,今天,我又发现个别孩子仍偷偷拍王牌。看来,光下禁令、靠说教是不行的,急需的是唤醒孩子们讲卫生的潜意识,强化孩子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思来想去,还是根据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年龄特征,让故事去教育他们,去感染他们,去改变他们。于是,就借“日有所诵”的魔力来尝试改掉孩子们不讲卫生的坏毛病吧!
我给孩子们讲 “大狼”的故事。故事讲完后,我对孩子们说:“是啊,大狼也不喜欢脏兮兮的孩子。因为脏兮兮的孩子不仅让人看着不舒服,身上、手上、衣服上等还带着很多病菌,很容易生病。你不想生病吧,不想做一个人见人躲的脏孩子吧!”孩子们点点头。
我又让孩子们说说:“故事中的茂茂明白了这个道理没有?”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茂茂明白了。”“你从哪里知道的?”我追问。“故事的最后。茂茂想,幸亏妈妈把我洗干净了,要不然,大狼一眼就能认出我了。”“如果大狼认出茂茂,会怎样呢?”我紧接着问。“茂茂会被大狼吃掉。”孩子们回答。我总结到:“哎呀,茂茂还真是危险呀,多亏了他的妈妈及时给他洗澡,才让他躲过了这一劫难呀!瞧,做一个干净、讲卫生的孩子多好啊!孩子们,你们准备做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孩子们纷纷举手说:“我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最后,我说:“拍王牌卫生吗?乱丢纸屑对吗?”孩子们摇摇头。我又说:“请我们人人都当讲卫生的孩子,好吗?”“好。”我又说,“可是,对于不讲卫生的孩子又该怎样‘处治’呢?”“让他们做值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行。这也从明天开始实行。孩子们,记住:我们明天可要来真的啦!”“好。”
下午放学前,我对孩子们宣布了“讲卫生公约”。
事实证明:我们教室的环境卫生越来越干净了。
引导学生节约用水 激发学生的节约意识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水的珍贵,也在于人类不可一日无水。目前,世界性的水危机正在日益逼近我们。现在,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遭受严重缺水的折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已经没有洁净水可用,更没有洁净水可饮。他们喝着已被严重污染的水,这就像“饮鸩止渴”。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希望,《神奇校车——水的故事》采用化身游历的手法,将科学道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比如“天上的雨从哪里来?”“河水怎样变成自来水?”。
今天,我们班级共读了《神奇校车之水的世界》。借助这本书,让孩子们了解水知识、珍惜水资源、关注生活、关注民生、关注现实,走向科学探究之路。
“去参观自来水工厂!”。我们必须搞清我们的城市是如何得到水的——直到最后一滴水。我们还得了解了十个关于水的趣事(水的事实)。”如,我们身体的大约2/3是水组成的。2、水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够以液态、固态和气体形态存在的物质……在地球上所有水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部分是我们可以饮用的淡水。
我让孩子们了解了城市供水系统:水蒸气蒸发自江河湖海,水蒸气在空中形成云,雨水落到地上,一部分流进了小溪,有些小溪流往城市的水库,在混合池,脏东西、泥土和明矾搅在一起,在沉淀池里,明矾和脏东西沉底了,沙砾过滤掉最后的赃物,在通往贮水罐的水管里,为了孩子们的牙齿坚固,加入了氟化物。还加氯以便杀灭最后残存的病菌,纯净的水被装在了贮水罐里,自来水的总水管道把水送往城市的大街小巷……最后送到千家万户。
这时,我提出“节水倡议”:
用完水关好水龙头;
在淋浴喷头上安装节水装置;
在厕所的水箱中放一块砖头,以减少冲水量;
水的循环使用。
最后,我讲了我们家是怎样节约用水的: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洗澡水用来洗衣服;洗衣服水用来冲厕所和拖地。
我的话刚说完,高行健就说:“我们家的淘米水、洗菜水用来浇花和喂小鸡。”卢世龙说:“我们家也是用洗澡水拖地的。”……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从现在做起;节约用水,造福子孙后代。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 教给学生交友待友之道
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我利用故事“亲切的紫罗兰”,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我们对孩子们说:“世界很大,可是我们一点儿也不孤单,一点儿也不害怕,因为,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我停了停,又说:“你们要一边朗诵故事,一遍思考故事中的‘你、我、他’分别是谁?”
朗诵之后,我问孩子们:“故事中的你、我、他分别是谁?”孩子们说:“紫罗兰花是‘他’,蒲公英是‘你’,小朋友是‘我’”。“那么,故事中的‘你、我、他’又分别做了什么?”我追问。孩子们说:“‘我’踩了紫罗兰花;‘他’被踩了,很疼,但是他强忍着,还挺直身子,散发香气。‘你’去关心他。”我趁机煽情说:“是啊,孩子们踩了他,他说孩子们不是‘故意’的,紫罗兰是多么善解人意呀,多么善良呀!浑身疼痛,他强忍着,紫罗兰又是多么坚强呀,多么大度呀!别人伤害了他,他不但不怪罪别人,而且还继续为他人送去香气,紫罗兰是多么无私呀!多么伟大呀!孩子们,你们仔细想一想,这紫罗兰不就像你们的妈妈吗?你气了她,妈妈还是照样给你做饭、洗衣伺候你;照样给你辅导学习,照样教育你做人的道理。妈妈生病时,不还是坚持着送你上学,接你放学吗?”
朋友就是这样一群人:苦难,与你共同面对;甜蜜,同你一起分享。
我还利用童话故事“给你一个惊喜”,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教给学生交友待友之道。
故事讲完后,我就提问:“孩子们,谁来说说故事中都有谁?”孩子们回答:“有阿美,还有阿美的伙伴们。”“那么他们是共同面对困苦,还是一起分享甜蜜呢?”我追问。“他们是共同面对困苦。”“什么困苦?”“阿美生病后头发掉光了,伙伴们也都把头发剃掉了。他们和阿美一样光头了。”
是啊,朋友情意很重要呀!孩子们,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呀!昨天,吉航的鼻子流血了,马铭宇同学毫不犹豫地从书包里掏出卫生纸,急忙帮吉航塞鼻孔、擦手上的血;更难得的是,他自己刚刚也留了鼻血,才止住血,他就又投入了新的止鼻血的战斗中呀!这马铭宇是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呀!
这两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宽容亲切的紫罗兰,看到了一群和阿美共同分担忧愁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些可爱的人而更加美好。你发现你身边的这样可爱的人了吗?”
我发现了王世荣、买婧文,他们乐于帮助同学。
我发现了牛佳钰、杨宇轩,他们保护环境。
我发现了姜金隆、马奇行,他们借我图画书看。
我发现了卢世龙、窦艺心,他们为我们班先端花。
我发现了景智、秦诗雯,他们从不和同学打闹。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小学生的交往能力更需要我们家长、老师的精心栽培和悉心呵护。
世界上有一件东西,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反而会越分越多。它是快乐,分享快乐更快乐。
我利用童话故“小水坑变成了大池塘”,让学生明白分享快乐更快乐的道理。一个小水坑怎么会变成大水坑、小池塘、大池塘、湖呢?是因为在小水坑里自由、欢快、玩耍的动物越来越多,由最早的一只青蛙,变成了青蛙和白猪,再变成了青蛙、白猪和水牛……小水坑里由一种动物的快乐,变成了两种、三种……这快乐也是随着动物的逐渐增加而成倍地增加呀。”
我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并在他们的实践感知中充分说明:‘快乐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反而会越分越多。’我让孩子们围成圆圈玩‘贴鼻子’的游戏。由最早的两个孩子拉着手,围成一个小圆圈起;再到一组孩子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大点的圆圈;再到三个组……最后是全班的孩子都加入到围成圆圈玩游戏的行列之中。他们亲身体验了‘贴鼻子’游戏的有趣,亲眼看到了圆圈越变越大,亲自分享了做‘贴鼻子’游戏的快乐。
我对孩子们说:“请试着和别人(家人、同学、老师、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吧,你的快乐就会多起来。你就会变成开心小天使的。
总之,班主任既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又是学生智力的开拓者,还是学生心灵的陶冶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监护人。我会继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班主任工作中树立新观念,开启新思维,探索新方法,树立新形象,辛勤耕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