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一起学数学
放假之前,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一项数学作业:1和许多的调查表。旨在让孩子认识数量1和建立“许多”的概念,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处于形象思维起始阶段。
作为家长不能靠灌输让孩子机械的记忆,更不能违背孩子的认识发展规律来进行1、2、3等数数。因为孩子对数数的概念没有建立起来,如何丰富儿子的数感呢?我想,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体现着数学。应该让孩子在生活中认识和理解。在假期里,我是这样引导孩子做的:
1 观察认识,说一说
让孩子在生活中认识、观察从而丰富孩子对数字1和许多的理解。于是,我有意识在家中引导孩子观察室内的物品,然后让孩子叙说自己看到的物品的个数。儿子指着客厅里的窗户笑着说:“1个大窗户”“1个防盗窗上有许多小方格”。我点点头。儿子的目光又停在了餐桌上,高声说:“一个大桌子边上还有许多小板凳。”还有……孩子自己观察着周围的摆设,一一述说着自己的发现。
假日里带孩子来到中心广场,刚到门口孩子便说:“瞧!一个红色的巨龙,旁边有许多小朋友。”儿子飞快地跑着说着自己的发现:1个大花坛里有许多花。儿童乐园里有许多小蘑菇。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观察、认识学习数学,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对数学习的兴趣使孩子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动手操作,做一做
动手做,能调动孩子的手、脑、眼等感官的协调。动手操作,让孩子通过动手的过程体验1和许多使之加深对数的理解与巩固。用彩纸粘贴五星红旗,儿子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平铺在桌子上。我要贴五角星呢!儿子自言自语,我随即给他剪了五个五角星,孩子在专注的贴着。哦!一个大五角星还有许多小五角星。一副美丽的国旗在儿子手中诞生了。
午饭后,利用孩子的玩具与儿子进行1和许多数字游戏。听我的指令,给我拿我要的玩具好吗?儿子笑了,“拿一个小汽车”。儿子麻利地找出来,给我示意。“拿许多拼版”,只见儿子搬来了一大摞十二生肖拼版。如此反复这个游戏,儿子不干了,小嘴噘着嘟囔着,光叫我拿啊!于是,我和儿子交换角色,他说我拿。在我拿的过程中,我有意出错,儿子总能细心的发现,并告诉我不对,不对。呵呵,看来小家伙已经懂得了1和许多了。
引导孩子通过动手做一做、摆一摆,让孩子经历操作的过程,会使之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好的从生活中认识、观察数学,培养孩子初步的数感及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