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走马观花说台湾台湾人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5-29 10:36:54 作者: rapoo

走马观花说台湾——台湾人

走马观花说台湾——台湾人作文

温总理曾说: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台湾看看。可见台湾在中国人心中之重。近日,我有机会赴台湾一游。一回家,童童就缠着我给他讲讲台湾,我就把在台湾几天里的一点感受在脑海里归拢起来,给童童说说,同时分享给大家。

来到台湾,印象最深也是最感兴趣的无疑是台湾人。你如果经常看央视《海峡两岸》,就会对台湾政坛的混乱感到好奇可笑;倘若只看台湾综艺节目又会觉得台湾人喧闹、浅薄、无所顾忌……来到台湾才知道这些片鳞只甲的了解有多片面可笑。

在台湾你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处处都能听到字正腔圆的“国语”,但语气温柔,热情有礼又是在家乡很难享受到感觉。

所到之处,无论是台北101大楼里的大商场,还是浦里小镇的路边小摊,我们见到的台湾人无不热情有礼。进到任何一家店,首先看到的都是甜甜的微笑加一句嗲嗲的“你好,欢迎光临”,临走无论是否买了东西都是微微的一鞠躬和嗲嗲的一句“谢谢”。有人笑称在台湾闭上眼晴听声音,女生个个都是林志玲,此言不虚,正是这种有点嗲的声音,让你处处都能感受到和气,真诚,认真,一切很自然,很平常,温柔的声音仿佛让台湾的空气也变得温柔起来,令人舒服!

一路上遇见的几个普通的台湾人让我对台湾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河南人媳妇、漂亮大方的空嫂

从金门乘坐长荣航空的飞机赴台北,我们一行人坐在了飞机的最后面,在飞机服务人员休息室的旁边,座位不好却多了近距离观察台湾空姐的机会。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空嫂,看样子是领班,很少亲自动手服务,多是指挥指导其他年纪较轻的空姐工作。

在等待下机时,看着我们大包小包,远异台客,她有点好奇,问:“你们从哪里来?”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台湾人称之为国语。

“河南。”

“哦,我的公公也是河南人,他是从河南来的!你们是来台湾旅游?”

大家一听,颇感亲切:“是,那要替我们向你公公问好啊!”

空嫂连连点头致谢,“谢谢!谢谢!”

攀谈起来,有人好奇的问:“你是哪里人?”

问这么私人的问题,她可能有点意外,“那就不好说了,祖上一定是从大陆来的,但已经很多代了,现在我也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了,总之是中国人啦。”说完就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又有人问:“你们对大陆怎么看?”

这可是个敏感问题,空嫂到没回避,“也没什么啦,大家都是中国人啦,现在两边来往多了,好多了。”空嫂顿了一下,“大家本来是一个大家庭,兄弟俩打架,闹分家,其实也无所谓谁对谁错,但总归是一家人嘛。”

听到这些话,我突然觉得和台湾远远的距离一下拉近了,即将踏上台湾的忐忑激动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是啊,大陆人、台湾人大家不都是中国人嘛。

——经历复杂的导游

下了飞机,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台湾的空气,真的踏上台湾的土地了。

但认真一看,眼前略有点破旧的松山机场,稍感失望,这种期望过高随即又有点失望的情绪在台湾的前两天都围绕着我,久久挥散不去。台北,一样车流滚滚、一样高耸的钢筋水泥下的破旧的背街小巷,一样行色匆匆表情漠然赶路的人……感觉和在郑州没什么大区别,甚至还赶不上北京、上海的繁华气派。

当然也有不同,路上的摩托车(台湾叫机车)真多,也真快。也有就是台湾的房子上大多矗立着高高的水罐,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台湾的太阳能热水器,问了导游才知道,那时为了防止台风来时断电断水准备的储水罐,一罐水够一家人用一个星期。今后的几天,这种水罐在台湾处处可见,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一直到了中台禅寺。导游老杨才让我彻底摆脱了台湾也不过如此的心态,

中台禅寺与我们平日看到的古寺不同,由大理石构筑,建筑风格融汇中西,大胆现代。是1994年,惟觉老和尚委托101大楼的设计师李祖原耗时七年建造而成。虽说今日的创新便是明日的传统,但还是多了几分现代,少了几许古朴,不像寺庙,像个博物馆。

倒是禅寺周围群山环绕,古木森森,云雾缭绕,宛若仙境,风景极美。我对寺庙有点失望,也没多少兴趣,略转一转就停在门口看风景。

老杨看我一个人站在门口,走过来和我攀谈,“看完了?”

“我有些失望。”我实言以告。

“我告诉你一个方法——感受风景。”他说,“你闭上眼睛,呼吸一下周围的空气,闻一闻周边的气息,然后认真听周围的声音,用心去感受风景的味道,停十秒钟,睁开眼睛,看看周遭有什么不同?”

我依言试之,闭上眼,深吸了两口气,有庙里香火的味道、花香、清新的山风、似乎还能闻到云雾的味道……再听声音:人声、风声、导游解说声、若隐若现的诵经声,仿佛还能听到山间的云慢慢飘动的声音。一瞬间,一切声音离的很近又仿佛很远,心也平静下来,对中台禅寺的失望、旅游的疲惫、浮躁仿佛一扫而光。此时睁开眼,周围的景色突然变得那么清晰立体,眼前的禅寺也庄严肃穆起来,寺内的佛像、金刚悲悯慈悲的眼神让人震慑,身着僧衣,低头敛眉,轻轻走过的僧人也显得个个高深莫测。

寺庙的味道找到了。从此,台湾的感觉也找到了。带着眼睛看风景不是风景,全身心的感受风景才能欣赏到真正的风景。

我们的导游姓杨,已经40多岁了,能说善侃,经历复杂。香港出生,台北长大,经常出入大陆。当过“国军”,和解放军空军在空中并排执行任务;做过记者,采访过张艺谋、马季等名人,还和奥运冠军陈静打过桌球(就是乒乓球)……一路上陪着我们闹闹腾腾、没个正行的人,经历如此复杂,是个一个有故事的人啊。

有一天我问杨导:“你记者干的好好的,为什么又干上了导游?”

“呵呵呵”,他笑了,“记者关注人心,导游关注风景,记者干久了,觉得人心叵测;换个角度、换种心情去看看山水,荡涤一下自己的心灵,不好吗?”

和人心相比,山水是要纯净一些!

——“台币党”司机

混熟了,我问导游,“你是什么党?”

他回答:“我什么党也不是,原来当记者是不能参加政党的,这样才能保持中立,客观报道。”

“那你支持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我继续追问。

他笑笑答:“哪个党让我能过的舒心安心,多挣钱就支持哪个党。”随即又补充道:“上面大人物吵得凶,也是做做样子,其实,都是一伙的。以前做记者的时候,经常看到政客们台上打架,台下握手,一看见摄影机,吵得就会凶一点,拳头挥舞的也用力些。我们小老百姓见的多了,就不信他们了。台湾人就是这样,不管你在台上说什么,只要让我们安安静静过日子就支持你。”

他的回答得到了旅游车司机的肯定,司机接着说:“什么民进党、国民党,我们都是台币党!”

“台币党!”我把眼光投向这个满脸胡子,长相有点凶,开车技术很好的汉子身上。

“谁让我们有台币赚,我们就支持谁!”

突然,我发现司机的车上挂着一个毛主席像,不禁惊讶,“毛主席?你为什么不挂蒋总统?”

司机笑而不语。

看来,普通台湾人对我们的感情真是挺复杂,既提防害怕,又喜欢亲近。政治离普通的台湾人很远,普通的台湾人更讲实际。

在高雄行程结束,赶飞机尚早,这个讲实际的“台币党”司机,自掏台币,打开车里的空调,让我们一行人又享受了半小时的清凉,而不是把我们早早撵去机场。

对客人,“台币党”也不是事事都那么实际。

——彬彬有礼的水果店老板

台湾的水果很有名,莲雾、槟榔、凤梨(就是菠萝)……晚上漫步在浦里镇的小街上,想找一点水果吃。小街深处,有一家水果店,老板正在吃饭。看见我们走过去,放下了饭碗。用标准的国语招呼我们:“你们好,看看有什么需要的。”

想吃的莲雾、芒果都没有,新鲜的荔枝又红又大,看上去就想吃吃。我们一边看,店老板一边热情的给我们介绍着如何挑选水果。看着老板这么热情,我们决定尝尝台湾荔枝到底怎么样。35元新台币一斤,合人民币不到8块钱。结账时,遇到了麻烦,我身上没有带新台币,老板却不收人民币。看着我们为难,老板忙不迭地向我们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不是不收,实在是不敢收人民币,因为不知道怎么辨别人民币,我已经收到了好几张假币,真是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像是给我们添了多大的麻烦。我们离去的时候,老板仍是台湾人标志的微微鞠躬,真诚的说:“谢谢、谢谢。”

如此真诚的笑容让我想起作家沈宁对台湾人的感受:他们既没有板了面孔,爱搭不理,也没有“堆满笑容”,为赚你的钱而忍痛做出“笑模样”,或者脸上带“笑”却心不在焉。我所见到的台北服务员们,脸上总是很和气,很真诚,也很认真,似乎那样做很自然,很平常,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低贱,也不比别人高贵,所以很舒服。

何尝只是台北,在台湾的几天里,我接触到的台湾人多是如此。我突然明白,台湾吸引人的不一定是风景、高楼或是美食,正是普普通通的台湾人给我们带来的享受,是一个个如浦里街头水果店老板一般的市井小民台湾观光大使般的表现。

走马观花说台湾——台湾人作文

夜幕下的101大楼

走马观花说台湾——台湾人作文中台禅寺

走马观花说台湾——台湾人作文

禅寺前的风景

走马观花说台湾——台湾人作文

禅寺中的未来佛

走马观花说台湾——台湾人作文

街头的凤凰花开得绚烂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