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走进风景如画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6-12 10:53:00 作者: rapoo

走进风景如画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随孩子赴京演出之前,听汪老师说安排在了颐和园旁边,我们很是满意,因为这几个小“福娃”大部分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好,鲁教版三年级下册里有一篇《颐和园》,此次进京,孩子们可以一边回忆着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一边饱览颐和园里的“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和“昆明湖”里的“十七孔桥”了。而且,西三环这个地方景区集中,除了可以游览颐和园,还可以光顾附近的圆明园、香山、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等知名景点,可谓一举多得。

七月二十九日,节目终于录制完毕,孩子们也为见到了少儿频道主持人和曲艺界名人而兴奋不已,为得到了新苗奖而自豪。演出成功,我们满身轻松,心情愉悦,带着孩子们直奔皇家园林——颐和园!

那天的天气可真凉爽啊,走进颐和园殿门,微风拂面,游人如织。孩子们都爱玩水,我们就先沿着昆明湖前行。放眼望去,眼前是清波荡漾的昆明湖,后边是云蒸霞蔚的万寿山。置身于清风、绿柳、娇荷、清波之间,我们感悟着前人所言的“仁者乐山,智着乐水,乐山者静,乐水者动”的含义,人生若始终悠闲如此,足矣!

来颐和园一定要先看看举世无双的长廊。我们先随导游来到乐寿堂——慈禧的寝宫,看到了两边各排列着铜制的“梅花鹿”,“仙鹤”和“玉壶春瓶”。接着,我们来到东北角的邀月门前,吟诵起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名句。长廊从邀月门入口,要经过排云门,到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七百多米,共二百七十三间,长廊上面还有“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清遥亭”四座亭子。和课文里描写的差不多,长廊上面真是雕梁画栋,画着牡丹、荷花、林中飞鸟、水下游鱼、亭台楼榭、湖光山色。一幅幅斑斓的彩画,更使它绚丽无比,风采迷人。但最为引人驻足玩味的,却是那一幅幅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我们一边听导游小姑娘讲解,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三打白骨精》、《红孩儿计取唐僧》、《伯牙摔琴谢知音》、《桃花源记》、《桃园结义》、《吕布戏貂蟑》的彩画。

看完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下,这座小山看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意趣,如果其间没有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转轮藏、铜亭点缀,我们实在不想在此耽搁。我个人最喜欢佛香阁,它有八面三层,可是却有四重檐,为什么在阳光底下会烁烁生辉呢?听导游说,那是因为它的顶部都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最神奇的是,这座三层阁楼,从上到下,竟然没有一颗钉子,都是纯天然木头互相锲入而成。还有铜亭,据说建造时候,先用木板搭建成模子,里面灌蜡,最后注入铜水,把蜡融化,凝固而成。古人的聪明才智啊,在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下了万寿山,我们还去了苏州街、文昌院博物馆、景明楼、大戏楼、知春亭。时间过得飞快,中午时分,孩子们都又累又饿了。我们决定到昆明湖划船休息。很快,大伙买好午餐,租好了船,在昆明湖里开始了下午的水路之旅。水波荡漾,我们一路欢声笑语,我们观赏了据说是从上古大禹治水之时留下的铜牛,玉泉山上的多宝塔,香山,十七孔桥,当船儿穿过中间第九孔时候,我们在桥洞底下大声喊着对方的名字,听着有趣的回音震荡其间。涵涵的爸爸提议泡泡脚,我们纷纷响应,脱去鞋袜,把脚伸进了昆明湖的水波里。水一点也不凉,温温的,柔柔的,抚摸着我们疲惫的脚掌,不时还有一丛丛的水草,撩拨着我们的脚心,明明说:“妈妈,这比黄山的温泉还要好呢!”是啊,昆明湖的水,不仅仅拥有课文中描写的“静”,还有亲临其间才能感受到的“柔”呢!

颐和园之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美丽如画的风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不觉在思考:如果不亲眼看看颐和园的真实美景,孩子们仅凭课文中的描写,怎能领略到万寿山的巍峨灵秀,宫阙殿宇的高大宏伟?怎能感受到佛香阁的金碧辉煌,长廊之“长”和彩画之“多”?怎能体会到昆明湖的烟波浩淼,十七孔桥上狮子的姿态万千?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是不可多得的瑰宝,要让孩子们实地学习,亲身体会建筑艺术的精华,从心底真实地发出感慨:我们的祖国拥有多么灿烂的历史文化啊!我们的老祖先,是多么的勤劳和富有智慧啊!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