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的智慧
——读《有一种选择叫放弃》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哲理散文集《有一种选择叫放弃》,感慨良多。人的一生,需要面对无数次的取舍,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获得又舍弃的过程。有一些舍弃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生的,是被迫得,无奈的,如纯真的童年时光,终究会跟随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体验一点点被遗忘舍弃,但在不断碰撞摔倒的历练中,获得了生命的坚强,心智的成熟。有一些舍弃是根据个人角色或性格观念抉择的,是主动的,自愿的,如女性的青春芳华,在一名女性为人妻或人母的时候总会被心甘情愿的舍弃,但在家务的操劳和坚韧的付出中,获得了家庭的温馨,生活的美满。
舍得,因为有“舍”,才有“得”,因为想“得”,才会“舍”。我相信,每个人生命中的每一次舍弃都有价值,每一次获得都有意义,有舍有得才构成了自然的平衡,取舍有道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熟悉的岗位上工作,业务谙熟,环境轻松,没有多大压力,但却容易墨守陈规、不思进取;调换新的岗位,重新学些,重新适应,有了压力,却也得到了新的进步机会。和丈夫两个人生活的时候,偶尔争吵,偶尔无聊,但相敬如宾,安全温暖;有了小生命的加入,家务更加繁琐,自由备受束缚,但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温馨和快乐无与伦比。……每一次岗位变化,环境变化,角色变化或身份变化等等一些列外界或自身的改变,都会引起我们所得与所失的改变。面对得失的改变,愚者只会在所失之中悲凄悔恨,错过了太阳而流泪,然后又错过了繁星;而智者懂得较快地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将所得好好的把握,进一步增长财富。
人生就像不停提出的关于“取”与“舍”的选择题,如果选择是被迫的,答案昭然于心,那么,对于必须舍弃的,不如干脆、愉快地放手,让舍弃的成为美好的记忆,对获得的加倍珍惜。如果选择是自由的,答案徘徊于心,那么,就需要运用经验与智慧,作出理智、明智的决定。那么,何为理智、明智的决定?我想,对未来有益的,对大局有利的,对集体有好处的,不违背法规的,不损害正义的,不戕害未来的,那么,就是正确的选择方向。人生是短暂的,容不得人们将多少时间浪费在选择的过程中,为选择是舍还是得纠缠烦恼。每一种“取”必然会伴随一种“失”,每一种“舍”必然会伴随一种“得”,于是,“取”是得也是“失”,“舍”是“失”也是“得”,取、舍之间,舍、得之间有时并没有那么清楚得界限,但必然有个人的喜好和轻重之分。
人们理所当然的喜欢选择自己所喜好的,但有些时候,即使有机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面,却会作出另一面的选择决定,比如主动要求到自己不喜欢的或说自认为无法胜任的工作岗位上去,为的是更多的体验和锻炼,想的是全面的进步和成长。所以,智慧的选择往往要摒弃个人的情绪和欲望,要用开放性的思想,权衡利益与轻重。个人的私利,即使再大,大至生命,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是可以慷慨的、英勇的、潇洒的舍弃的。金钱、名利和地位,即使再多再高,但与人生的安康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舍弃了自由与安康,被金钱名利所束缚,那种选择,我不能说是不正确的,因为金钱和名利毕竟是人生的一种动力和追求,是生命价值的一种象征和见证,但积极于名利以至忘记了自己的作人或为官的本质的人,为了所谓的梦想和追求成为工作狂而丝毫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顾忌身边的人感受的人,我想,他们定然不会获得快乐和幸福。
“有一种选择叫放弃”,人没有必要为了某种小权,一点情感,些许利益而死命相争、抗衡,最后得不偿失。有些时候,适度的舍弃给你带来的快感,比你耗尽心血、以命相抵所换得一点利益更有意义。台湾节目主持人吴淡如曾说:学会放弃才不会做完美的奴隶。果敢、轻松的放弃那些虚无的功名和诱惑,放弃那些完美的标准和框架吧,只有学会放弃,才能不获得尴尬、悲苦和愤世嫉俗,只有敢于放弃,才能收获得更多。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当你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整理好自己的思绪与智慧后,在每一个选择来临的时候,定然能迅速而明快的作出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