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6-27 10:51:28 作者: rapoo

一、借字讲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汉字尤其如此。自从有了文字,就产生了传授文字的写字教学。早在甲骨文、金文时代,就开始了家传师教式的写字教学;秦汉时出现了私塾,把识字、习字作为传授文化启蒙的重要手段;到了清末明初废科举兴学堂,中小学开始设置了写字课。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以临习名家碑帖为主要方式的写字课,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有了较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纲要和教材。

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中,写字教育是被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的。其隐性成就,即古代的读书人那种特有的涵养、气度以及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不浮不躁的专注精神,正如清人龙启瑞在他的《家塾课程》中所说,教儿童写字可以“观其用心之静躁”。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对汉字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及汉字的艺术美不甚了解,但对这方面的知识却充满了好奇心。如“汉字是怎么发明的?”“最早的汉字是怎么写的?”等等,都是他们迫切希望知道的问题。为此,我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作了一些发挥,告诉他们,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外形最优美、内涵最丰富,最具有创造性和艺术美,最能给人以想象的文字。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文字,只有汉字的书写演变成为一门艺术,而且在国际艺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无比自豪。

二、因字说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在一年级开始书写指导时,我经常因字说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如在合体字书写教学时,我把合体字的构字规则与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中掌握写字规律,明白为人处事的原则。

比如对飞机的“机”字进行书写教学时,我对学生说:“一个合体字的组合,就像两人站一路横队,作为排头要站正、站直,少占位置,要礼让别人。我们把‘机’字的‘手’(一捺)缩了进去,腾出了空间,让 ‘几’字的脚(竖弯钩)很舒服地展开来,就像我们的同桌同学,互相谦让,友好的坐在一起,非常愉快。所以,我们在集体生活中不能以‘我’为中心,应该讲礼貌、讲风格、讲团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懂得了汉字书写的规则与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有相通之处。

如在“太阳”一词的书写指导中,一开始我故意把“太”字写得很大,把一撇、一捺写的很开,使他们超出田字格,然后问写生:“老师的‘太’字写得好吗?”在学生的回答声中,我及时进行总结:“对呀,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老师的‘太’字写的出了格,多像不守纪律的同学,坐没坐相,站没站样。但它还是“太”字,只是它与其他字放在一起,显得不那么协调,不那么好看,有损于汉字整体的形象。因此,我们在班级集体中要严守纪律,为班级争光,不做有损于班级集体形象的事情。我们学习写字,要注意书写的规范、工整,努力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工工整整写字。”由此,空泛的汉字书写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同时也达到了“因字说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三、用字养性,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习惯的形成,具有稳定性、社会性等特点。一种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为调动学生汉字书写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汉字书写责任感,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1、化惩罚为鼓励。在传统的做法上,学生因为书写不好而受罚是常事,但效果不一定好。我对字写得不好的学生,最多只要求他抄写3遍,但必须每一个字都是他的“精品”。我经常这样来鼓励学生:“你的字有进步了!”“你的字又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小书法家,你的字真棒,看你的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你的字,老师怎么看也看不够!”“谢谢你天天给老师送来‘礼物’!”鼓励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的书写练习,展现在作业本上的书写虽然幼稚但却是工整的。

2、变批评为表扬。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为此,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坚持以表扬为主。如我班上有位学生做作业总是心不在焉,经常把“鸟”字写成“乌”字。一次,我批改他的作业本,在他的“乌”自旁边打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又在五角星旁边写了个工整的“鸟”字。第二天早上,我向全体学生出示了他的作业本,先肯定他的“乌”字写的有力度、有笔锋,然后话锋一转说:“不过,某某同学就是不喜欢有眼睛的鸟!”我的话音一落,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接着会心地笑起来。从此,这位学生的“鸟”字再也没有写错过。

3、建立作业卷面责任制。学生凡是交给老师看的作业,至少在卷面上要做到自己满意,如果是自己都不很满意的作业,请自觉重做,再交给老师批阅。同时,我经常强调“先思考,后落笔,少用橡皮,‘立此存照’”,的作业、答卷要求,通过提高学生用笔、落笔的责任感,来提高学生的作业、答卷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以字练人,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写字具有实用功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字大多是写给别人看的,必须工整、规范、让人看的舒服。写一手好字,将来就业与不同的工作岗位,其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写好字是事关民族素质的大计,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素质重要标志。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曾说:“写字的意义已超过写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民族文化的感情、认知上去。”

写字具有审美功能,能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写字实际上是一个感受美、探索美、领悟美和表现美的能动的构建过程。鲁迅先生有一段精辟论述:“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确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他还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字是一个人的第二仪表,是一种充满激情的审美导引。因此,写字教学是美育的有效手段。

写字能熏陶学生的优良品德。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细心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事实证明,要想写好字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苦练,学生的韧劲与耐力,正可以从汉字的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来获得,从而培养出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格。郭沫若先生的话肯定了写字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个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对写字训练的若干功能真的有所感悟的话,真正理解“人写字,字育人”的辩证关系,那么,写字教学终将成为一种“内在力”而重新崛起。

人能写字,字同样也能“写”人。写字教学给我们一个启示: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