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星期三) 多云
两颗糖与80张笑脸
第四单元已经学完,昨天上午进行单元测试。测试前,有孩子问:“老师,发糖不?”
我笑答:“发,先定定规则吧。”
孩子们兴奋,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
考试发糖,起因在于:
三单元测试时,有孩子说家长会根据测试成绩奖励他。虽然我不是很赞成这种做法,但看到孩子期待的样子,还是觉得这种奖励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促进力的。有孩子问我,老师奖不奖励学生呀,我便答应,随口给孩子了一个约定:只要这次考试有15个100分的,那么80分以上的孩子都发一颗糖。孩子们很努力,但因为在画图的时候出现很多不规范,没有达到约定的结果,糖没有得到,孩子们有些失落,但没有气馁,两位数加法口算时进行了一个小测试,孩子们自己订好了规则,却依然没有达到。这次,是第三次了。
“老师,只要有9个100分的就发糖好不好?”涵涵很聪明,与我讨价。
“这样吧,10个。”我也讨价。
“好!”全班异口同声。看孩子们信心百倍,一种志在必得的气势,我很高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经历了两次未达目的之后孩子们还能有这样的精气神,真好!
测试期间,小孩子们一个比一个认真,算出结果还伸出小手指比划着,一个一个的检查。看孩子们的认真劲,再加上这次的试卷相对容易些。我便知道:这次我是一定要买糖来了!
果然,第三节课改完试卷,登录分数:30个100分的,80分以下的有3个孩子。看到孩子们的成绩,我高兴不已,看来孩子们真的是很努力了,给孩子一点奖赏是应该的。
于是,午后我便去给孩子买了糖,下午第三节课,快要放学时,我一颗一颗的把糖放到每一个孩子的手里,孩子们手里拿着糖,眼睛看着我,嘴里说着“谢谢老师”。看到孩子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一样的很开心。这时有一个孩子说:“老师,×××不能发糖,她得了79分。”
随即就有孩子呼应:“老师,×××也不能发糖,她得了76分。”
我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笑着对他们说:“这一次每个孩子都发,虽然有的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约定,但老师相信他和大家一样努力了,也相信她会越来越努力,越来越好的。让我们一起为他们,也为自己加油,好不好?”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有孩子把糖放进嘴里,说声“真甜”,马上又有孩子提醒:不要把糖纸扔在地上。真好,孩子们还能相互提醒注意教师卫生。
放学了,孩子们手里攥着糖,脸上挂着笑容,拍着整齐的队伍离校。那笑容是甜蜜的,不仅仅是糖的甜滋味,更多的是孩子们得到了老师的鼓励,是我们双方遵守约定之后快乐。我想:作为老师,有时候我们不妨破费一次,给孩子一点小小的奖励,孩子心里一定是甜蜜的,幸福的。
两颗糖,80个孩子的笑脸,一教室的快乐与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