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
金子:妈妈,今天是我好朋友的生日,在幼儿园她还请我们一起吃蛋糕了呢!
妈妈:那你有没有祝她生日快乐了,并且谢谢好朋友的生日蛋糕呢?
金子:当然有了。可是,我该送给她什么礼物呢?
妈妈:那你有没有想送给她什么呢?
金子:我想给她买一个白雪公主那样的戒指?
妈妈:可是你有钱吗?
金子:没有。可是,妈妈你有钱啊,你的钱不就是我的钱吗?
妈妈:。。。。。。
情景二:
晚餐前,大家一起在看电视中的新闻节目:
金子:妈妈,你看发大水了!
妈妈:是啊,大家都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
金子:妈妈,咱们给他们买些吃的和喝的好么?
妈妈:金子,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小姑娘。但是妈妈给她们买吃的喝的,那是妈妈在帮助他们,你又没有想过你能用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做什么呢?
金子:。。。。。。
金子妈妈的旁白:
其实在金子的成长过程中,自认为我们还是比较重视她的爱心教育。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教育也逐步达到了一些成效。比如,金子对身边的朋友、亲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节日中的主动的关心;遇上路上乞讨的老人,金子会主动的向我讨去钱币,把自己的爱心送给她们;看见电视上需要帮助的人们时也会对她们的遭遇感同身受,强烈的表达着自己想要做些什么的愿望。
虽然金子的爱心之路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我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金子好像把爱心与金钱等同了起来,在她的潜意识里金钱已经成为表达爱心的唯一方式,但这恰恰也成为了我的一种担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希望我的孩子明白金钱无疑是重要的,但是,绝不是唯一重要的;金钱无疑是被需要的,但是,也绝不是唯一需要的。同时,爱心应该发自内心,是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表达,万万不能假人之手,哪怕是妈妈,通过自己的能力奉献爱心那不只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能做到的,更能证明一个人应有的认知能力和责任心。
可究竟应该怎样让她明白,让她开始改变呢?
故事的华丽登场:
偶然之间看到一个佛祖的故事,叫《无财七施》,这个故事让我这个已经“而立”之年的妈妈都感悟到不少。虽然孩子也许还不会明白,谁是那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佛祖,但是能开启心灵的故事是不问出处的。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佛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一、颜施
面容和蔼,常保持笑容,令人轻松、愉悦。
二、言施
说话诚实,不口是心非、不乱打妄语;言语婉转,不讥毁、不粗鲁、不恶口。
三、心施
凡事心存诚恳,而不虚情假意。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视他人。
凡事心存谦让,而不贡高我慢。凡事心存和乐,而不厌烦暴躁。
凡事心怀感恩,而不自赞己功。凡事心存慈悯,而不幸灾乐祸。
凡事心存法喜,而不贪恋物欲。凡事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
四、眼施
常以慈悲的眼光看待他人,不妄自揣摩误解;
常以友善的眼光看待他人,见人得利起随喜同乐心而不眼红,若遇有贫穷者,自己虽无财可施舍,但见到他人布施,应随之而生欢喜欣慕赞叹之心;
常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人,不可势利眼,见人分高下。
五、身施
以清洁端正的仪容示人,不矫揉造作,不奇装异服;
以清净庄严的威仪待人,学而为人师,行而为示范;
以行动助人,以劳动护持常住;
时常恭敬礼拜佛菩及一切圣贤。
六、座施
让座位给老弱妇孺;
能舍自己的立场、利益、名誉、地位,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七、房施
为远方来的客人提供住宿。
学而不用则罔
可是这样一篇有些死板且无图无话的佛祖经典故事金子怎么才能真正理解呢?尽管在讲述的过程中我已经用了比较通俗、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而且还结合了金子身边的事情来做事例论证。可是最有说服力的往往是事实,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机会让金子能亲自体验力所能及的爱心带给她的成就感。更何况,孔子老先生不也有一句名言说是:学而不思则罔,且让我更改一下称为:学而不用则罔。
7月4日那天是金子爷爷的生日,我们和LG早早就为公公精心准备了生日礼物,是汉王的一款电纸书。金子拿着这个礼物把玩了半天,问我:“妈妈,你说我送给爷爷什么生日礼物呢?”
我说:“你想想啊,爷爷喜欢什么呢?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金子习惯性的来到她的玩具桌前,东看看西瞧瞧似乎是想选择一个能送给爷爷的礼物。
我说:“金子,爷爷并不喜欢玩玩具,你再想想?”
金子仍然迷茫的摇了摇头,说道:“可我没有钱!”
我说:“没有钱一样可以送给爷爷生日礼物呢,而且金子可以用自己的能力送给爷爷四件礼物呢?
金子听见我说的,立刻感兴趣的问我,“哪四个啊,妈妈?”
我说:“还记得妈妈给你讲的《无财七施》的故事吗?”
金子点了点头。
我开始说:“第一,至少你可以送给爷爷一个大大的微笑。”
“第二,你还可以送给爷爷。。。。。。”
我还没有说完,金子就抢着说:“我要送给爷爷一句生日快乐!”
听见金子所说,我微笑着鼓励她,继续!
金子又说:“我还要送给爷爷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爷爷我爱他,爷爷辛苦了!”
我点头:“爷爷听见你说这些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金子越说越起劲,“我还要给爷爷锤锤腿、锤锤肩!”
我说:“只要你的所说,所作是发自内心,爷爷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果不其然,金子脸上大大的微笑,嘴上的甜言蜜语,在爷爷身上不停歇的小手,都让爷爷乐开了怀。而金子也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是那么的“富有”,她所赠与的礼物竟然也可以让爷爷如此开心,满足!
结束语:
金子的爱心故事仍在继续,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改变中,她得到的是对自己现有能力的正确认知和为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后带来的成就感。
其实,关怀和给予这只是个简单不过的小事,却是我们每人每天都会无数次有意识或无意识重复去做的事情,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时同时也在思考着:我要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和高度去引导并完成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呢?
感谢这美味的“心灵鸡汤”,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