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春节风俗大调查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02 19:43:48 作者: rapoo


春节风俗大调查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同时也是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阳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即“小年”就开始了。春节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浓浓的年味。春节究竟有哪些主要的风俗,现在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风俗的呢?

调查方法:1、上网查阅有关资料.2、阅读有关春节的书籍.3、询问家里年龄较大的老人。

通过调查,我了解了以下我们当地主要的春节风俗。

祭灶 祭灶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在这一天要请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保佑全家平安。晚上要吃饺子、放鞭炮。

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贴春联时,除了贴上联、下联、横批以外,大门的中间还要贴上“福”或门神。贴“福”还有一定的讲究:门外的“福”要正着贴,门内的“福”要倒着贴,寓意“福到”。贴春联表达了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放鞭炮 放爆竹的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鞭炮声一响,立马就有了浓浓的年味,这也是为什么禁放烟花爆竹很难的原因。真希望有一种既能燃放又环保的新式鞭炮。

吃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食。饺子是春节不可缺少的主食,它形状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包饺子和平时有所不同,人们在春节会将糖、洗干净的小小硬币等包入饺子中,吃到这些饺子的人会在来年幸福如意。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过年发压岁钱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守岁 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现在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或其他一些娱乐活动,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些都是目前家家户户都要有的春节风俗,但在农村还有一些其他的春节风俗,如在除夕晚上要在门口点一捆玉米杆,然后用灰烬画一个弧形将门围住,保佑全家平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风俗在城市里已经看不到了,即使在农村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过春节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人不再局限于春节呆在家里,而是选择外出旅游的方式来欢度春节,但是人们主要选择的还是春节全家团圆,春节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地凝结在中国人心中的情结,春节风俗文化必将会流传下去。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