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预备小学生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06 10:46:14 作者: rapoo

从本学期开始,兰卡的孩子即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校门。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社会角色变了,要求变了,生活内容、生活场所以及与老师的关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这些变化呢?这就需要我们幼儿园、家长和小学共同的配合协调,合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入学观

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让孩子认汉字、拼音、做计算题;有的家长则为孩子找来一年级的课本,提前让孩子学习一年级的功课。其实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早期教育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入小学对孩子在体力、智力、独立生活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幼儿入学准备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内容,所以说,孩子入学准备的前提是家长先要树立正确的“入学观”。

预备小学生作文

二、培养孩子向往上小学的积极心理
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大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再如“妈妈上小学时过的真开心,我现在还在想念我的小学老师哪!”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吓唬。如“现在不好好学,到了小学看看老师怎么修理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非常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本期我们幼儿园也为大班的孩子安排了参观小学的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初步了解学校的情况,对学校不感到陌生。

预备小学生作文

三、适量适当的物质准备

给孩子准备一个独立的小空间,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个角落,保持安静、整洁。另外要为孩子准备高度适宜的小书桌、小椅子、一个小书柜,准备好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具。学习用具上可以用标签纸贴上孩子的名字,以免错拿。家长朋友可以让孩子参与这些准备工作中来,让他们体会“要上学”的喜悦心情。

预备小学生作文

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刚刚入学的孩子不会管理自己的东西,书本和学习用具常常丢失。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家长在学前期包办过多,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大班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学习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预备小学生作文

五、加强有意注意的培养
无意注意是幼儿的心理特征,这种注意是在外界事物吸引下产生的,所以幼儿园老师常以游戏为教育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但到了上小学,一节课40分钟,要求孩子能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有意注意。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戏、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很有益。

预备小学生作文

六、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升入小学后,孩子需要独立去记住很多东西,如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一些任务,可有些孩子回家后总是不知道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需要打电话问别的同学或老师。这就是孩子的任务意识不够强。本期我们也会有意识的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要求孩子自己记住简单的家庭作业。那么家长就要积极配合老师,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直接提醒,可以引导性的问一问:“今天大朋友让你们回家干什么呀”,或者干脆不要提醒,来个“自然后果惩罚”,有过这样的经验后,孩子就会明白,记住老师交代的任务是自己的事情。

预备小学生作文

七、培养孩子的规则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

幼儿升入小学后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习规则,本期我们老师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准备,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认识、理解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规则。如:上学不迟到、早退;有事或生病不能上学要给老师请假;上课要坐好,不乱动或说话等等。还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生活、学习的规则,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养成按规则进行活动的行为习惯。

预备小学生作文

八、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性程度不高,有了纠纷常常求助老师,缺乏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鼓励孩子和别的孩子合作玩,教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如轮流、猜拳等,学会友好的与他人相处;还要让孩子学会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能用恰当的方式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会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告诉家长,同时也愿意配合老师和家长做事。

预备小学生作文

九、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从现在起,家长应培养孩子早起、早睡,生活有规律,使孩子将来能适应小学的生活规律。

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不只是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家里的玩具收起来,只要我们从上述这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孩子入小学,应该不难!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