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一家人能天天坐在一起,吃着简单而又营养的饭菜,互相分享所见所闻、互相排解忧虑烦恼、互相商讨家庭计划……,就是幸福!我现在已经得到了这种幸福。
安爸是个恋家的人,是那种能在家吃、决不出去吃饭的人。安安上幼儿园时,只有晚餐在家里吃,家里的早、中餐我们有时就会凑合一些。上小学后,三餐都在家吃,全家人在一起就餐的时间多了很多,营养搭配、定时按量,我都上心了许多。
虽说明白应当“食不言、寝不语”,但在我家,这规矩是没法执行的。“安安,班里有同学没来上学吗?”、“放学和谁一块回家的?”、“班里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安爸每天中午都要问这三个问题,我很纳闷他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天天问呢?他却美名其曰是要锻炼女儿的观察能力,于是我也就由着他接着问了。餐桌上,安爸掌握大方向,主聊学习方法、生活态度等,我主聊生活习惯、家庭计划等,安安主聊班级趣闻,时不时地针对我们所聊的话题插入一串串的“为什么?”。有时父女俩聊得热火朝天,饭都忘记吃了,我不得不打断他们,提醒吃饭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这不,今天中午就针对“采访”,两人在餐桌上进行了一次现场互访。
中午,由于我们的书编排精美,有幸被老师、学校推荐参加了一个“五段三线”方面的采访,安安第一次接受了记者采访。她非常紧张,看得出来她已经努力展现出最好的一面,但毕竟没有经验,有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才更好,只得由妈妈代劳。得知这一情况后,安爸给她详细解释了采访的意义和方法后,接着就开始模拟采访。先由安爸问、安安答。
“你叫什么名字?在哪里读书?”
“你喜欢读书吗?喜欢读哪一种类型的书?”
“你最喜欢学哪门功课?为什么?”
“喜欢写作文吗?为什么?”
……
连珠炮般的十多个问题,让安安回答得越来越放松,脸上的表情也由紧张转化成了开心。“这就是采访,根据提问把自己知道的讲出来就可以了。你来采访一下我吧!”安爸的采访告一段落,笑眯眯地说。安安眼珠子一转,有些迟疑地开始提问。
“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儿上班?”
“你多大了?”
“你喜欢唱歌吗?最喜欢唱什么歌?”
“你喜欢旅行吗?为什么?”
……
由一开始的慢吞吞地问,到后来毫不犹豫地提问,在听到安爸一本正经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后,安安似乎找到了采访的感觉,都有些刹不住车了。看着父女俩这么有趣地互动,我心里暖洋洋的,幸福不就在这餐桌上的一问一答中吗?
餐桌上的模拟采访让安安认识到采访并不是一件很神秘、很有难度的事情,以及学会交流沟通是多么重要。我一方面为安爸的这一招叫好,一方面感到就餐时间虽然很短暂,利用好了,一样会有大收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