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29 10:44:33 作者: rapoo

复制开始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

一、前言

王金战,提起这个名字,我想为人父母者都不陌生。其实早在妞小学的时候,我就买过一本王老师的《学习哪有那么难》。当时,妞的数学有些吃力,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暑假期间,我又从当当网上购了一批书,其中王金战老师的系列书占一部分,我从8月7号开始读这本《英才是怎样造就的》,8月11号上午才全部看完。

我看书有个习惯,先看封皮和目录。这本书是王金战老师和隋永双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书一共分为五个章节,还包括两个序言一个结语,和五个附录,而且是第二版。看目录的时候,每个标题都很吸引我。因为孩子秋天就要进入初中,在这个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的起点,作为母亲,我的关注点有很多,比如说孩子的学习方法、心理状态、情感波动、业余爱好、身体健康等等。

书的五个章节分别是:

1、 心态:优秀从心态开始

2、 学业:拿高分可以是轻松的

3、 课外:影响孩子人生的五个关键词

4、 孩子与家长:如何应对叛逆青春期的紧张关系

5、 我送女儿上北大

这本书,结合了王老师带学生的实例铺开叙述,只要我一有空,我就拿出书和本子,边看边抄边思考,将书中有益的观点摘录了将近20页。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和引导。借网上的小窝,我也想依照本书目录的五个章节和各位亲们分享我的感受。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二、我的感受

1、 心态:优秀从心态开始

前年,我读了张丽珊老师的《高考成功,赢在心态》,这本书我非常受益,当时还推荐给孩子的班主任读。读到这本书的此节时,我似乎又转回到了当年读张老师那本书的感受中,看来科学的育儿理念都是相通的。可是,我们学到了好的教育理念才仅仅是开始,还要把它内化到我们的观念中,运用到实际的事例中,实践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小升初临考前,孩子的作业量多,题量大,加上在学校里紧张的临考气氛,孩子的压力大。我和妞爸的主要工作就是减压——“小升初也没啥,不用这么紧张,只要你尽力了就好。复习时你只要按紧扣课本认真复习就是了。别那么在意模拟考试的分数,主要是看错题是哪类型的,把错题做对了就全对了……”

我们的心态放平了,孩子就不急躁了,心理上的压力也因为我们的理解和疏导减小了。尤其是小升初考试中,孩子的语文有几道拓展题不会,空在那儿没写。孩子心里一直担心语文拉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聊了聊——“你不会的,大家可能都不会。因为问的是2008年奥运冠军的名字和比赛项目,所以大家都会失分。另外既然考过了就不要再想了,以一个好的心态去迎接下一场考试。”后来成绩下来,孩子的语文考了92分,数学考了98分。数学因为一道填空和计算丢了二分,而且语文也比我们之前预想的好,这不能不说心态的重要作用。

这一章节中的许多实例都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因为这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切切实实的例子。别说孩子们学习了,就连我们大人,我们的心态不也决定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婚姻状态、人生状态吗?文中说,“优秀从心态开始”,我特别赞同。想想这一路走来经历的事情,心态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收获的也不一样。

用文中引用的狄更斯的一句名言做我读这一章节感受的总结——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2、 学业:拿高分可以是轻松的

说实话,孩子入初中,我有些小小的担心。一下子增添了这么多科目,孩子能应付得过来吗?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统筹安排好这么多科目,学好这么多课程,光有努力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这一章节把我的担心给化解了。

文中讲到: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的?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你需要了解别人的学习方法,但不是照搬,而是在别人方法的启发下,量身定制成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产生最大的效应。

在临毕业时,妞说她的好朋友都报了小升初衔接班,自己也要报。本来我和妞爸是不太主张孩子上辅导班,主要怕学得不扎实,再听课时,有浮躁心理。孩子非要报,孩子自己要上,不报多打击孩子的上进心,那就报吧。结果整整二十天的辅导班,老师讲课进度快,讲过就考试,不会的也没再针对孩子们掌握不好的再细讲。授课老师说这就是初中上课的模式,课业重,没时间在课堂上细讲。不会的别指望老师去像小学老师展开讲,一切得靠孩子自学。二十天下来,孩子听课的结果是:语文和英语还行,可是数学就有些难度了——孩子听懂的会了,听不懂的还是不会。而且每次测试成绩都不理想。孩子沮丧,倍受打击,觉得自己学不好初中数学。

看孩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很着急。辅导班结束后,我和妞讨论,为什么初中数学难?主要是我们比起别的孩子有几大差距:首先是考得好的同学一直都在上课外辅导班,相对练的题型多一些,拓展的思维深一些。其次,孩子失分的地方并不全是听不懂,还有一部分是计算不过关。分析之后,我和孩子觉得还是从数学课本行先入手,在暑假剩下的几十天里,把数学课本分成几大块,深度预习一下。这样,在开学听课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应该更好一些。另外,还是要针对自己的弱项多去巩固,多去提高。

讨论后,孩子心里有底气多了。从七月底至今,我们每周都有计划,每天预习多少,孩子学得很努力。现在孩子上午打完球,中午睡午觉,下午预习,晚上跑步,过得很充实。更重要的是,通过预习,孩子对数学又有了信心,说数学其实也没那么难。

在读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吃饭的时特意和孩子交流我的收获,给孩子鼓劲——“学习并不难,难的是没有学习方法。而预习就是其中的一个学习方法。我看书里那些学霸们也并不是天生就学习优秀,他们也是在学习中摸索着,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咱们边学边摸索,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

“信心、方法、效率、轻松”是我读完这一章对学霸学习状态的总结。学数学不搞题海战术,但要有一定题量的保证。要多思考,要会反思自己的错题错在哪些地方,要学会归纳和总结。数学是考能力的,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这也是我从此章节摘录的一些观点,很受益。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3、 课外:影响孩子人生的五个关键词

这五个关键词是:特长、活力、恋爱、个性、自我管理。

因为王金战老师是带高中生的,所以特长这一项牵涉到高招。而我们初中七年级,特长应不应该继续保留,会不会影响学业,这是要关注的方面。而活力、恋爱、个性、自我管理,我想我们其实也一直在关注孩子的这些方面。

特长,我个人觉得,孩子真心喜欢的,乐意去付出的,应该统筹安排好时间,保持孩子的这一优势。有了优势才有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前行的力量。而活力,我理解的是运动。培养运动习惯,坚持运动,让孩子保持个健康的身体,在压力面前,孩子秉赋强,耐压性好。恋爱,我也赞同书中的观点,堵不如疏。作为母亲,我也非常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因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

小学期间,孩子曾经告诉我,她们班里有谁给谁写情书了,或者是送什么礼物了等等,我也担心孩子会进入这样的一个圈子里。于是,青春期的感情引导这一块我就顺着孩子的话茬打开了大门,我是这样对孩子说的——“如果有男孩向你表白,作为母亲我特别骄傲,因为我的女儿很优秀才会有人喜欢。也非常开心女儿能信任妈妈,告诉我这个秘密。咱们来分析一下,你有哪些优点值得别人青睐呢?你又如何保持现在优点并拥有更多的优点呢?你们现在还在成长中,性格都还在变化,一切都还在成长中。人生分季节,对于成长中的你们,现在还是健康成长比较好。等你对感情有了真正的见解,你选择的那个人像我们一样,愿意舍弃生命去守护你的时候,我们才能放心地把你交到他的手上。”孩子很感动,因为父母理解她。有时,我听到她和小伙伴们在一起聊起来班里谁谁谁恋爱了怎么怎么的,孩子会正色地说:“恋爱是长大以后的事,现在还是以学业为主。”另外孩子心有志向,恋爱这一块我倒不担心。

个性,我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有个性才是自己。但是,尊重个性不是放任自流。比如说,孩子写作业写得晚了,会戴上耳机听会儿歌。妞爸就会唠叨,说一心不能二用。还有妞爱看《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爱情公寓》等。妞爸也会唠叨说这都是啥节目呀,没事看看新闻多好。还有,周六周日的上午孩子爱睡个懒觉,睡到自然醒。等等,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个性,反正都是她的行为特点。我还是以尊重为前提。听歌,也不是写作业就听,是写累了疲惫了听一会儿,换换脑子。她爱看的这些电视节目,她的同龄人都喜欢,也不为过。睡懒觉,是因为她平时弦绷得紧紧的,周末放松一下,也没啥。理解了,两代矛盾化解了,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再加以引导——电视节目还可以关注一下《今日说法》、《百家讲坛》等,睡懒觉的前提是把课业和休息安排好等。良好的个性靠自己完善。书中提到——僵硬的权威方式不能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而一味地放任同样也不能培养真正自信的个性。过于严格,孩子可能会变得自卑,也可能变得激进和偏执;而过于宽容,孩子就可能陷入自身的欲望,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同情心,所以对家长和老师而言,爱和管教都是需要的。

自我管理,我觉得这一块我一直在努力做着。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我都不插手。管理能力是磨炼出来的,没有实践,孩子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不从身边的一丝一碗做起,不从叠被子洗衣服做起,就谈不上管理。书中的这句话说得特别好——自我管理是成长的阶梯。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4、 孩子与家长:如何应对叛逆青春期的紧张关系

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你要有多高深的教育理念,也不是你要做多么优秀的妈妈,培养多么出色的孩子……我个人认为,家族教育的重点是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和孩子关系融洽了,你的沟通才有效,你的理念才得以实践,你的想法才能和孩子的思想擦出火花,说白了,你的孩子才听你的,信任你。所以,青春期,对我们做父母的提出了一个更高水准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自身如何成长,以跟上孩子们的一切变化?在此节中,我又看到了非常熟悉的字眼: 尊重 理解 信任 倾听 。

我想,我们只要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用同一个视角看问题,我们就不难发现孩子心里的秘密。有许多家长不理解地说,也不知道那啥啥电影有啥好看的,孩子非要去看;或者说也不知道那啥啥有啥好吃的,孩子非要去吃等等。其实,如果孩子喜欢的,你也去看看,也去听听,也去尝尝,也去玩玩,你会多一条走入孩子内心深处的路。这条路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更理解孩子,你也多了一个可以和孩子沟通交流的内容。其实我们哪个又不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用理解和尊重的方式去和孩子相处,我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叛逆。而是我们大人的不理解和压抑让他们变得叛逆,变得桀骜不驯。是我们和他们的相处方式有问题,而我们又不愿意改变自己,因而有了他们的叛逆。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5、 我送女儿上北大

这一节,我读完后立刻分享给我的孩子——王老师的女儿数学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超级棒的,也是一点一点努力高考得了147分,被北大录取的;王老师也不是天生就会教孩子,也是一步步反思学习成长为今天的名师的。

这一节王老师诚恳地讲述了他的女儿从一个数学成绩普通的学生,如何一点一点从错题入手,做错题题型,深度思考,刻苦钻研,最后考上了北大。我给孩子说的时候,孩子两眼发光。因为她觉得她的心理压力一下子被释放了,原来名师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也和她一样,对数学曾经没信心。有了榜样,有了信心,孩子的自主预习变得更自觉,更认真。而我之前对七年级的种种担心也因为王老师的这一章节而迎刃而解。一个好老师,一对好父母并不是天生下来就是优秀的,他们也是边走边学边反思。只要你愿意学,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用心,你就能进步,就能成长!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三、小 结

我很感谢这本书,也感谢王金战和隋永双老师。其实读这本书还有很多感受,还想说很多,但是,我想保留一部分。因为文中的五章都是我亲身感受到的,并实践到的。我经历过了,感受过了,最深刻,最真挚。把它们记录下来,分享给我的各位亲!一起加油!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作文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