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小结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0-03 10:46:38 作者: rapoo

四年级数学(青岛版)下册第一单元学习的是简易方程,教材安排了四个信息窗,分别是:认识方程、解含有加减的方程、解含有乘除的方程和解稍复杂的方程。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所涉及到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且教材中所讲的是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避开了形如78-X=20、54÷x=6这类方程的解法。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安排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是这单元的知识比较抽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多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学生往往会列出不同的方程来,像上面这种形式的方程也经常出现,这在教学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对教材的补充与改进。

教师的教:

在教学的时候,我们首先是对教材进行了阅读和分析,真正的把握了教材的重点和意图。找到了本章节知识的前后联系点。这一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充分利用了知识之间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含有字母的式子过渡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并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在不断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用方程表示题目数量关系的能力,真正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材的安排,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可以说是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上的东西。在教学时,教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感悟、小组交流,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天平的原理引导发现等式的性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把学习、交流的机会让给学生,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方程的解法做了补充,除了教材中的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又补充了应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和提高。

学生的学:

对于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一些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对方程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还有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了方程的解法,是运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由于先入为主,一部分孩子对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不接受,有些排斥。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一些孩子认为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比较麻烦,从而忽视了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再由于本单元的知识的抽象性,有个别孩子学习起来比较难。虽然在我们看来,用方程解决问题可以正向思维,不用再像算术法那样逆向思考,但是对学生来讲,已习惯了用算术法解决问题,好像用方程解决问题更难理解。因此在学生学习的时候,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领会感悟之后能够较好的理解方程的解法,个别学生在书写格式上掌握的不是太好,需要个别指导。

教师反思:

在教学中,虽然对教材和学生的情况都做了深入的理解和预设,但在教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学习的也不是太轻松。回顾单元学习过程,从学生的角度看,个别孩子由于刚开学,精力不是太集中,课堂上学习的东西不是太熟练,再是由于孩子对知识的暂时性遗忘,导致知识间的衔接不太好,再加上方程的抽象性,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难。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虽然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课堂的设计上还需要注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另外要设计针对性、形象化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的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作为教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全面的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精心的设计教育教学的过程,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更具实效?真正的让课堂的效率高起来!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