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给孩子一个方向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0-14 15:34:04 作者: rapoo

给孩子一个方向

——读周国平《把心安顿好》

“事实上,幼儿理性觉醒的能量是非常大的,一定会有好奇多问、爱琢磨等表现,所需要的只是加以鼓励,给他一个方向,使他知道这些都是好品质,从而满怀信心地继续发扬。”

这是周国平在他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它引起了我对自己从教生活中很多事情的思考。

上周三放学的时候,程的妈妈在接到孩子后,一直站在旁边。等大人孩子们都散得差不多的时候,悄悄递给我一样东西。我很迷惑,定睛一看,是两块橡皮。这不是我给小孩儿买的橡皮吗?没等我问,程的妈妈就低声对我说:“你看看,你看看,这孩子昨天偷了你的橡皮,怎么会这样?”说完拉着程给我道了歉。

看得出来,程的妈妈很为这种情况着急,似乎因为这个橡皮事件就要为孩子的品质“定性”。妈妈的表现和老师未知的态度,让站在一旁的孩子满眼都是恐慌。这个孩子一定是听见了妈妈在反复强调:“你一定要给她一个教训,一定要把她叫到办公室好好处理这件事。”

一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处境十分为难,一边是尚不谙世事的孩子,或许就是因为自己喜欢,拿了别人的东西;一边是着急上火的家长,她的态度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我想了想,答应家长第二天一定处理,她才放心地离开了。

果然,第二天课间,当我把程叫到办公室的时候,她的小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了,很木的样子,呆呆的。她的紧张告诉我她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我笑了笑,想让孩子放松,轻轻对她说:“有些东西,不管你怎么喜欢,如果是别人的,都不要随便去拿。想要的话,你可以征得主人的同意,或者自己努力去挣。比如老师的橡皮,你可以多背书挣班币来买,对不对?”程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不用我说她就知道。很多时候,小孩子的意识里并没有什么“偷”的意思,只是喜欢了,就会拿过来,你我的概念很模糊。现在,是家长的态度吓到了她。

“其实,这段时间,老师正想着奖励你一样东西呢。”我的话刚出口,程就怔了一下,看着我。我摸摸她的头:“你的伤口还在上药吗?老师看你走路快好了。”这个小孩儿前几天被热水袋烫了一下,一直坚持着来上课,我一直被感动着,也真的想找一个机会奖励一下她呢。一说奖品,孩子就立刻来精神了,小脸儿也开始容光焕发。“老师今天就把橡皮奖给你。一是奖励你很坚强地忍着疼来上课,二是奖励你知错就改。以后,不该做的事情,咱就不会做,对不对?”

最后,这个小孩儿很高兴地拿着那块心爱的橡皮离开了办公室。我不知道自己处理得对不对,但这样做下来,我心里还是很欣慰的。当一个错误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老师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错了就要改正,而不仅仅是让孩子受到呵斥和责罚。这样,当孩子再犯了错误,就能勇敢地说出来,而不是遮遮掩掩,最后导致积重难返的局面。

除了橡皮,我们班里的小盒子里总是放着的,还有借书卡,以及不少的糖块,有时会是阿尔卑斯奶糖,有时会是金丝猴水果糖,那是很多孩子眼神驻足的地方。每当下课的时候,总有孩子愿意当义务值班员,整个课间都站在盒子旁,耐心地兜售着奶糖和书卡。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对我抱怨过这个活很累,倒是每一次的毛遂自荐都是欢呼雀跃的。

我常常想,我为什么会乐此不疲地做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我看到有孩子为了一点班币努力读书的时候,当我看到有孩子挣了班币来换奶糖吃或者书卡借书的时候,当我看到一个个孩子帮我一点点整理着有些凌乱的小盒子而不知疲倦时,我的眼睛看到了孩子成长的方向:我努力,就可以挣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努力,就可以尝到收获的甜蜜;我努力,老师就看得见,我的老师喜欢我这样努力向上的孩子......

也许,教育,正是在这样无声无息的熏陶与影响中发生着。孩子,在老师的举止与目光中,慢慢发现自己要前进的方向,并欢欣鼓舞地向前走去。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