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亲子共读《老办法不行了》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0-17 10:40:20 作者: rapoo

亲子共读《老办法不行了》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如果不考虑客观事实,不分析条件变化特点,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拘泥于思维定式,单凭经验去做事,就会象故事中“乌鸦”一样,把“水井”当成“水瓶”,将“井下的水”当成“瓶中的水”,必然会事与愿违。

【同步阅读】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回答说:“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村村有口井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

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理解作答】

妈妈: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妈妈: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短文前面。

(1)乌鸦的经验 (2)乌鸦喝不到水

(3)乌鸦第二次喝水 (4)老办法不行了

妈妈:用“ ”找出中心句。并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用“‖”把短文分为4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1段为第一层:乌鸦出门旅行在村子停下为找水喝。

第2段为第二层: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然没找到水。

第3层为第三段:乌鸦和喜鹊交谈村子里面哪里有水。

第4、5段为第四层:乌鸦用她的老办法并没有喝到水。

妈妈: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奎仁:故事旨在说明“遇事要随机应变,要懂得变通”的道理。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灵活运用,不要墨守成规,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对待困难,解决问题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要学会创新和变通,具体的事情要具体对待,不能一成不变,这样才能成功。

【实验感知】

妈妈:物理知识:石头进入容器,占用一定容积,使水面上移。

奎仁:瓶子里有水,放上小石子水就会往上升,这是基本常识。

妈妈:那么,我们看乌鸦能否喝到水,让事实说话吧!

奎仁:取几个装着数量不一的水的瓶子和一盆小石子做实验。分别在几个瓶子里放上小石子,看看乌鸦能否喝到水。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实验完成后,水真的升高了!

妈妈:我们的这个实验结束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奎仁:有一个瓶子,乌鸦是无论如何也喝不到水的。

妈妈:怎样的瓶子乌鸦才能喝到水呢?

奎仁:必须有足够的水,乌鸦才能喝到,否则就喝不到。

【感悟反思】

妈妈:乌鸦用老办法为什么不灵了呢?

奎仁:因为这次是水井,水井很深,扔再多的小石子也没办法让水上升的。情况变化了,方法也要跟着变呢。

妈妈:正如花喜鹊建议: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解决方法要改变,如果不成不变,可能不行的。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以后,你会怎样做?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因难时,要根据现实情况,利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要抱怨现实。同样的情况,有的人是消极的怨天尤人,有的人是积极的想办法去实现愿望。所以机会和问题一般是同时存在, 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总是遇到新的机会。看似困难或不能达到的事,只因方法不得当。我们的学习也一样,要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行。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