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入情入境朗读课文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1-16 10:36:56 作者: rapoo

入情入境,朗读课文

培养小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朗读,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机点拨,适时疏导,将朗读兴趣的培养渗透于无形之中。

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到这课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这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表现了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教材特点,我预设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

在简单明了的导入之后,我开始和学生共同学习课文的第一段。我要求学生齐读第一句: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学生们有气无力的朗读让我哭笑不得。要是以前,我会严厉地教训他们。但是,受新课程的熏陶,我认识到这时不能着急。于是,我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读得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老师不怪你们,因为你们还没有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会读得有声有色,充满深情的!”接下来,我指导学生默读第一段,分层次,做小结,理解到:八年里,大娘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情,其中最难忘的两件事是: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干粮;大娘为了掩护志愿军战士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而分析这两件事,又可以通过两个关键词语达到突破,一个是:雪中送炭,一个是:唯一。学生们事先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很快从字面上理解了这两个词。

雪中送炭:下雪天给别人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帮助时给予支援。

唯一: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我又带领学生把这两个词放进课文中,创设情境,再次体会。

“同学们,如果到了吃饭的时间,你还没有吃饭,会怎样?再想像一下,一天不吃饭会怎样?三天呢?”不难想象,学生能体会到,当时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已经饿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多么急需食物!就在这时,朝鲜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硝烟,把打糕送到了战士们手中。这不正是雪中送炭吗?大娘对志愿军的这种深情,怎能忘怀?大娘和志愿军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到了这时,我再请学生们朗读有关句子,果然效果显著。学生们在朗读时,把描写大娘动作的词语加重语气,突出了大娘为了给志愿军送粮而奋不顾身的精神。在我听来,他们读得慷慨激昂,充满真情,进步很大!

针对“唯一”这个词,我引导学生先练习造句,理解唯一的含义。再结合课文,感悟:小孙孙是大娘唯一的亲人,与大娘相依为命。可是,敌机来轰炸时,大娘却先救志愿军伤员。为此,大娘永远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这种高尚的情怀难道不值得我们讴歌吗?现在,你就是志愿军,你就要同慈母般的大娘分别了,心情会怎样?我建议学生们再次朗读,这次,我听到了,他们把“唯一”一词加重了语气。语气深情款款,流露出了对大娘的赞美和歌颂。

接下来,我又拿出提前打印好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稿,请龙骑士和机灵鬼儿朗诵了有关朝鲜战场上最惨烈的一场战斗——松骨峰战役的有关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眼圈都红了。听完故事,我又及时深情朗读了文章中的抒情语句,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最后,当我再次听学生齐读第一段时,胜利的喜悦不知不觉在我的心头蔓延。学生们读出了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读出了亲切感人的叙事句,也读出了感情强烈的反问句!他们感情真挚强烈,将志愿军战士和大娘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细致地理解课文,并产生朗读的兴趣,体验朗读的乐趣,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正是由于天长日久的渗透,学生才会真正爱上朗读,从而爱上语文。

入情入境,朗读课文作文

附:《再见了,亲人》第一段课文: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地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涌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特别是,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人说山西好风光 - 琵琶曲

type="application/x-mplayer2" width="348" height="64" pluginspage=""
name="MPlayer" showstatusbar="1" showtracker="1" showpositioncontrols="0"
showaudiocontrols="1" showdisplay="0" showcontrols="1" autosize="0"
showgotobar="0" showcaptioning="0" autostart="1" autorewind="0"
animationatstart="0" transparentatstart="0" allowscan="1" enablecontextmenu="1"
clicktoplay="0" defaultframe="datawindow"
invokeurls="0">

入情入境,朗读课文作文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