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不发火,孩子才会听》
身为幼儿教师的我,在上完班后总是感觉非常疲倦,每每回到家看到自己孩子身上,有着我班里小孩的那些毛病,就会忍不住大发雷霆,似乎要把忍耐好久不敢说的话,一股脑儿都要倒出来,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有时也会说出非常过激的话:“你还不如我们班5岁的xxx动作快!”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的训斥也在升级。虽然,我也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等许多教育书籍,每次看过后都心潮澎湃,但好景不长,遇到场景不同的问题还是会回归原道。从网上看到这本书时,封皮上的几句关键词一下子就打动了我,“用爱将孩子的心盛满,是教育最好的出发点”、“父母告别责备体质,孩子就会更懂事”、“与孩子们的生活当中,究竟有多少事值得大人们每天情绪化地提高声音去责骂孩子?”我迫不及待地拍下来,看了又看,经常把这本书放在床头、茶几上,看到这个书名就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责备教养法”。
一、教育要有扬长避短的智慧
书中提到“教育孩子,有时需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有在短处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长处上两眼放光的决心。”
肯定的语言能帮助人产生积极的联想,孩子一进家门,鞋子便随便甩在门口,以往我都是念叨:“怎么又这样,多乱呀!”书中提示我要用对孩子表示肯定的语言,“摆好脱下来的鞋子,心情不是更好吗?”我尝试着这样说,并且蹲下身把自己的鞋子工工整整地摆放在一旁,孩子现在也能像我一样去做了。
“不行、没有。”这样的词汇在我以往的语言中也常常出现,当孩子询问我:“妈妈,我想放松一会儿,胳膊有点酸了。”“不行,时间有点儿晚了,赶紧写完所有作业再玩。”然而,孩子趁我不注意,偷偷在书房看了会儿书,才又去写作业,有时趁着上厕所的功夫,躲在里面玩会儿水,或者对着镜子自己唱歌、跳舞。以往我又会唠唠叨叨,看到《不发火,孩子才会听》,我开始积极思考,换一种方式,“累了,看会儿书吧,尽量时间别太长”,“你唱歌很好听,再来一首,唱完再写作业吧!”孩子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写作业反而更加迅速了。我要做的只是:指示、指导、提醒、命令。然后,确认、评价、赞赏。
一方手帕,不管把哪个角举起来,整方手帕都会上扬。人跟手帕一个道理,不管举起哪个角,都会整体上升,观察孩子的长处,喜欢的事物,不管是唱歌、绘画、手工,什么都可以,只要能牵引人生的整体上扬,有一点,足矣。
二、冷静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导,回归教子育儿的本心。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但万变不离其宗,要冷静对待、了解原因,作出处理,要用循序渐进的办法进行具体规划。书中有个关于收拾书包的建议:
1、晚饭后,家长跟孩子一起收拾书包。
2、晚饭后,在妈妈的视线内自己收拾。
3、晚饭后,按照妈妈的指示自己开始收拾,收拾好以后,让妈妈进行确认,
4、晚饭后,在没有妈妈的指示下开始自己收拾。
……
我也用这样的方法尝试着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尤其是数学卷子,每次孩子都不检查,总是指望着我找出错误,直接写上正确答案。为此,我也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1、孩子做完后,我圈出错题,进行讲解帮其改正。
2、孩子做完后,我圈出错题,自己读题改正。
3、孩子做完后,我圈出半张错题,剩下半张自己检查改正。
4、孩子做完后,自己检查改正,我只签字确认。
此方法正在尝试中,相信孩子慢慢地错误会越来越少。
当孩子还是小婴儿时,我们都能够包容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要求并不是很多,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有个好性格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的希望似乎用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不知不觉就开始对孩子斥责动气。没事儿的时候,翻翻以前的照片,托儿所的留言册,育儿日记,读读以前的博文,回忆中总是让我更加快乐,在这里,还要说说写博文的好处,很多照片当时都上传在博客中,底片都不知道归到哪张光盘里了,但是,看到博文中的图文,让我更加快乐,孩子也会跟着积极快乐起来。
《不发火,孩子才会听》,反复阅读,总是带给我不一样的教育智慧,每天它都会出现在我随时看得到的地方,一次来暗示我的教育观,指导我如何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希望大家和我一样,更看重努力的过程,教育孩子的过程本身,就是弥足珍贵的财富。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