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眼神中的答案!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1-19 10:37:19 作者: rapoo

昨天是儿子开学的第一天,说好下午我会去接他。但是没想到刚出幼儿园,我就生了一肚子的气。我不想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前吵儿子,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先用严厉的眼神,来对付儿子,然后再给他讲我生气的原因和道理。

我和儿子手拉着手刚走出幼儿园的大门,儿子就笑着对我说:“妈妈,我想要玩具。”

我也笑着说:“怎么又要玩具呀?前两天不是才买的吗?玩具怎么可以天天买呢?再说了,你给妈妈说说为什么又要买玩具呢?总得有个理由吧!”

本想着儿子一定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可是没想到,儿子这次却使用了“耍赖”的方法。什么话也没有说,就用手拽着我的皮包,不让我走,并且还在那里耍着赖,嘴里还一直嘟囔着:“我就要玩具,我就要玩具~~~~~~”我最讨厌的就是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耍赖皮”,听见儿子这样“耍赖”的喊着,我顿时就火冒三丈,一会儿就急得手直痒痒,真想到他的小屁股上打上几巴掌。

可是,转念一想: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事还是应该冷静。小家伙以前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二话不说就想用“耍赖”的方法来征服我。再说我也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打他或是吵他,这样也都不好看。

于是我用严厉的口气小声对儿子说:“走,宝贝儿,听话,我们先上车再说。”

儿子还是不太乐意跟我走,看见他这个样子,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径直向停车的方向走去。儿子一看我真的走了,就赶紧用一只手拽着我的皮包带子,我们就这样一前一后,儿子拖着我拽着,来到了停车的地方。上了车以后,我还是没有说话,只是面无表情,但心里却十分的生气。儿子看看我不说话,也面无表情,知道我是真的生气了。接着就没有再说要玩具的事情,而是改口说:“妈妈,我想吃面包。”

听见儿子改说想吃面包,然后我还是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看着他。儿子看看我的眼神,然后又看看我的表情,接着就把头低下去,不再说话了。看见儿子已经不敢再抬头看我了,于是我就开着车带着儿子回家去。刚走到十字路口,就听见儿子小声地说:“妈妈,我不要玩具了,也不吃面包了,我们直接回家吧!”听了儿子的话,我没有看他,也没有说话,只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开我的车。儿子一看我没有搭理他,也没有再说什么。又过了一会儿,儿子又小声地说:“妈妈,我以后不再这样了,你别生气了。”听了儿子的话,我想:终于到了该我说话的时间了。

于是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尽量用柔和的口气说:“你既然说让妈妈别生气了,那我们就来好好说一下今天的事情。实话给你说,你今天的表现让妈妈我很生气,我之所以没有发泄出来,那是因为我在忍着呢!我不想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前吵你或打你,我觉得你是大孩子了,应该懂事了,可是没想到今天你却学会‘耍赖’了。你说想要买玩具,妈妈就只是说让你说出要买玩具的理由,你就开始用‘耍赖’的方法,你这样做对吗?妈妈以前不是说给过吗?想要什么东西,可以说出来,只要理由充分、合理,妈妈就一定会给你买的,我最讨厌的就是没有理由,喜欢耍赖的孩子。你以前是不会这样的,妈妈本以为过了年,你又长大了一岁,会比以前更听话,更懂事的,没想到开学第一天,你就给妈妈这样一个打击。因为妈妈早上答应你,下午放学的时候来接你,所以妈妈想说到做到。本来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应该是很愉快、很开心的,可是你却让妈妈我非常伤心、非常生气。你说,妈妈说的对吗?你这样做对吗?”

儿子听了我的话,只是点点头,然后就把头低了下去,没有再说什么。其实我知道儿子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只要他能把我说的话听进去,用不用嘴巴说出来,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儿子从我的眼神里找到的答案是:妈妈很生气。而我从儿子的眼神里找到的答案是:儿子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却能让我们相互找到答案。今天我就通过自己无声的眼神,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儿子又上了重要的一课。

现在回想一下,如果当时看见儿子“耍赖”的样子,我没有克制自己,而是一时冲动吵了他或是打了他,也许就不会收到这样的效果了。可能儿子当时就会大哭大闹起来,那样我们就会引来大家异样的眼光,大家会认为,这个孩子真是太不听话了,而这个家长也不会用好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到那个时候我们两个都会很不好看的,都会下不来台的。如果我选择了那样的方法,一定也会给儿子造成心理伤害的。其实在给自己时间冷静的同时,也是在给孩子时间,让孩子也学会冷静。所以,遇事头脑应该冷静,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很重要的。

记得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爱也是需要成长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给他讲道理,也许孩子可能会听不懂,所以面对孩子无理的要求,我们可以说:“不可以”,“不行”,“不好”等,很果断的话语,那样孩子反而能够更加明白。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懂得的会越来越多,叛逆心理也会越来越强。如果你不让他做一件事情,就不能简单的只说一个“不”字,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说明理由。如果只简单的说一个“不”字,孩子会在心里产生叛逆,因为应该非要和你“对着干”不可。或许有时不用过多的解释,只要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一句很简单的话语,就能让孩子从中找到答案。不管我们选择何种的教育方法,那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爱。

所以我觉得,教育方法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而爱也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