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奇迹在博爱和智慧中诞生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1-21 10:36:08 作者: rapoo

奇迹在博爱和智慧中诞生

—— 再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雷夫,一个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雷夫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仅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让孩子们如此热爱56号教室;那些称为“小魔鬼”的问题学生,塑造成了阳光快乐的孩子;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热情飞速提升。56号教室创造出如此惊人的奇迹!我们不得不叹服雷夫的“魔力”。

雷夫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心灵导师;雷夫的特色课程,经济课、电影课、远足课……为56号教室的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大餐;雷夫充满魅力的课堂激活了56号教室孩子一个个智慧的火花。

再次品读,走进56号教室,走进雷夫……

不放弃就有希望

在雷夫的班里,有一个残疾女孩,经常受人欺负。恰巧在一节实验课上,只有女孩的酒精灯没有灯芯,女孩伤心地哭着,似乎命运都在和她作对。雷夫走近她,毫不犹豫地将灯芯挑出来,然后点亮。因为雷夫靠酒精太近,头发烧着了,却全然不知。突然间女孩尖叫起来,几个男孩子立即扑上来,拍打他的头。火灭了,女孩笑了,这一瞬间,雷夫没有想到自己对女孩无意间的重视却让女孩发自内心的微笑。此时此刻雷夫深深感受到他点亮的不仅是一盏酒精灯,更重要的是唤醒了女孩的信心。

雷夫的这件事不仅让雷夫深深地体会到不放弃就有希望,也深深地感染着我。

我们班小磊,本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因为父亲的离家,慢慢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急速下降,及时和他妈妈沟通,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却勾起了小磊妈妈痛苦的回忆,她鼻子一把泪一把在我面前哭诉着。小磊妈妈没有多少文化,她的话孩子一点也不听,只好把孩子送到了作业辅导班。然而光靠作业辅导班还是不行,于是我开始在学生放学后在办公室给他补课。补了几天,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生字当时记住了,第二天又忘了。一看这样,我想要想记住这些字,必须让他反复识记,多写几遍,强化记忆。“小磊,老师教你的这些字,回去再听写一遍。”结果第二天本上一个字都没有,妈妈管不了,不行,得和他的爸爸联系,第一条短信发出去了:您好!希望您抽空到学校来一趟,和您交流一下孩子的情况。”家长来了,却还是他的妈妈。接着第二条短信发出:您好!您的孩子小磊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希望您多关注一些孩子的学习。回复杳无音讯。不理,我的诚心还没有打动他。再接着发出了第三条短信:小磊的爸爸,您的孩子渴望父爱,希望您能分给孩子一些,哪怕是短短的几天,短短的几个小时。依旧没有回复。有时我也在想,人家亲生孩子都不管,我作为老师是否还要坚持下去。难道此时就放弃,不行。第四条短信再次发出:您好!虽然老师的短信微不足道,但是我还要发给您,因为我看到孩子太可怜了,他不只一次在我面前说我想爸爸,眼神充满了渴望。为了不伤害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请多关心一下小磊。回复还是无。再发,再发。终于有一天小磊的妈妈在校门口,一改往日忧郁的面容,拉着我的手,高兴地告诉我:“孩子他爸回家了,还陪着孩子学习。尚老师,谢谢您,谢谢……!”这一刻,我从这位母亲喜悦的脸上仿佛看到了希望。孩子也像小鸟一样跑到我身边告诉我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我爸爸回家了!”眼中闪烁着幸福。小磊变了,作业开始认真写了,也愿意和小朋友玩了,成绩也在一步步提高。他那惆怅的小脸终于绽开了笑容。

就是这样一个“不放弃”,让一个特殊的孩子重拾自信,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呵护,同时也让我收获了付出后的甘甜。

教育没有捷径

雷夫的56号教室,不足40平方,房屋的简陋,椅子的裂缝,这些多次反映不能解决的问题,雷夫老师用自己的双手利用休息的时间修好。可那些顽劣的孩子并没有体会到雷夫的辛苦,补好的桌椅没几天又坏了,雷夫再补,再坏,再补。有的孩子终于醒悟了,不再去搞破坏。有一个孩子不想被雷夫征服,故意砸烂椅子,并将破碎的木条丢进污水沟里。雷夫没有发火,也没有指责,捡回来继续修好。第二天,那个男孩坐在修好的椅子上格外安静。

这个感人的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雷夫所说的:教育没有捷径,一个正确的教育行为,一遍十遍不起作用,就一百遍甚至500遍地反复进行,一定能收获奇迹。

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想让一个孩子变得了不起,不能着急,需要足够的耐心,慢慢来,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

那是前年的一个毕业班,我刚接班,好几个老师告诉我班里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小达,和谁坐在一起就欺负谁,性格古怪,目无老师。开学第一天,我特别留意他。第一节课他可能不熟悉我,听课虽然没有那么专注,但也没有多大的“动作”。第二节课开始不一样了,有了搞小动作的苗头。于是我马上表扬他:“这位同学上节课听得可认真了,你叫什么名字?”我连问好几声,他一句也不回答。其实我早已知道他的大名,看来这孩子脾气挺怪。可是第三节课,他的坏习惯暴露出来了,上课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看来仅靠表扬是不行的。下课后,我找他一起聊天。说想和你交个朋友。他用不解的眼光看着我说:“行。”“既然是朋友了,那上课可要好好听哟。”他答应了。每当他不听课时,我就提醒他:“咱们可是朋友哟。”没想到还真起了一些作用,上课进步多了。当我暗自为他的进步高兴时,他的同桌跑来了,小姑娘一脸委屈,告诉我小达在她的衣服上用笔画得乱七八糟。第二天女孩的爸爸要求给孩子调座位。可是没有几天,新调的同学又让他欺负的忍无可忍。我也有些忍无可忍了,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又换一个同学,还是不行。我想再批评他还是只起暂时的作用。于是我说:“你想和谁同桌?”“我想……”他吞吞吐吐。“谁来帮助他?”孩子们个个面面相觑,把头埋得低低的。“我和他同桌吧。”一位叫雨欣的姑娘主动站出来。“可以吗?”“可以,可以。”小达看起来很高兴。自从雨欣和他同桌之后,就再也没有欺负同学之说了。后来听小达妈妈说他乐意和雨欣坐到一起,是因为雨欣爱帮助人,学习也好。

我暗自惊喜原来小达也是不想落后的孩子呀。好,下一步得慢慢来,温火慢慢炖。因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如果给他们定的目标过高,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在自卑中失去信心。所以在我们的心中对他们应该有一个特殊的标准,多一把量尺。开学初的第二周,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朗读比赛,我把机会给了他,并且给他打了一个高分。没想到,这次朗诵比赛竟然成了他小学生活最难忘的记忆。小达的作文书写不好。我们要求书写态度不认真的要重写。孩子们最怕重写。一天,我拿着为数不多的作业本走进教室,一些孩子开始默默祈祷,但愿没有自己。本子发完了,小达高兴地说:“太好了!没有我!”我悄悄告诉他:“本来是有你的,但是看到你作文内容丰富多了,这次书写就原谅你了。”“谢谢老师!”后来在他的一篇作文中,记下了这个让他感动的“宽容”。小达毕业时光荣地评上了优秀毕业生。

教育需要等待,需要静等花开。只要我们多一些平和,多一些激励,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绽放的笑脸。

让课堂充满乐趣

一位记者问雷夫:你对难管的孩子有惩戒措施吗?

雷夫回答:最好的措施是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它对学生有意义。大多数任性的孩子在课堂上感觉无聊,还是因为老师的课本身确实很无聊。我不会强迫孩子做什么事,孩子做的事必须是他自己选择的。如果课上得精彩,淘气的孩子也想参与进来,这样就不难管了。

对于这一点儿,我也深有同感。记得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情境朗读、情境表演,把孩子带进了一个有趣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在浓浓的学习气氛中,连平日里好动的乔浩威,调皮的许浩宇也参与其中,就在下课后,可爱的高雅还拿着小鱼的头饰比划着。正如雷夫所说如果课上得精彩,淘气的孩子也想参与进来,这样就不难管了。

听课时,我也常常被这种情景所打动。老师像一块磁石,紧紧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整节课孩子们都是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孩子们那专注的眼神,再次让我感受到有趣的课堂带来的是身心的愉悦,无论您有多么高明的惩戒措施,都无法替代这种无痕的教育力量。

是啊,在课堂上,当我们绞尽脑汁制定惩戒措施时,当我们面对淘气的孩子无奈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我们的课堂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

也正如徐校长告诉我们的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课堂不应该让学生难受,远离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雷夫老师在简单平凡的教育实践里,让我们领略了他山重水复、多姿多彩的教育艺术。正如他最喜欢的一首诗:

假如你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多么高的人生境界啊!

雷夫的56号教室让我深深感悟到只要有爱心和智慧,每一个教室都会创造出不凡的奇迹,因为奇迹在博爱和智慧中诞生。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