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孩子放学,爸爸关车门时不小心夹住了儿子的手,爸爸很是自责,儿子的手没什么大碍,我也一直安慰爸爸:没关系,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听妈妈讲,爸爸还是难受了一晚上。
于是,敲击键盘,把自己早就有的看法形成文字。此刻,不仅是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更是想感谢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对我孩子的付出、对家庭的付出,同时,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转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宣传不再是口号。可想而知,孩子在初做父母眼里是多么金贵,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可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专职妈妈很少,迫于工作或经济需要,大多数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交由爷爷奶奶照顾,当然,这也是中国的一个老传统,照顾孙子是爷爷奶奶应该做的,其实,老人也是愿意照顾孩子的。
但是,在照顾孩子过程中,难免会出意外,比如,孩子不小心摔伤了、孩子感冒了、孩子脱臼了、孩子被同龄伙伴打了抓了、孩子吃坏了肚子吐了拉了,等等、等等,看到“受伤”的孩子,做父母的把孩子抱在怀里,对孩子关爱倍加,心疼的样子出于心并表于外,此时,一旁的爷爷奶奶除了解释便是自责。如果我们再无心或有心的抱怨两句,老人心里更不是滋味。
朋友们,在关注孩子“受伤”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关注一下一旁的老人,孩子“受伤”是他们想要的吗?他们心里的自责与愧疚远远大于孩子的“伤情”,他们宁愿“受伤”的是自己,哪怕比这种“伤情”大十倍也愿意。
什么是“隔辈亲”?其实,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爱一点点都不比我们差,甚至要超过我们。我们要想到:即使我们自己照看孩子,也难免不出意外,更何况是老人,孩子“受伤”只是意外,他们心里够难受的了。所以,在心疼孩子的同时,也要关注老人的感受,不要让老人心里有压力、有误解。
老人照顾孩子,如果不慎“受伤”,在安慰孩子的同时,也需要需要安慰老人,相互体谅会使我们的家庭更和睦、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