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写给“不听话孩子”的父母们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3-27 10:37:03 作者: rapoo

这段时间,我经常接到家长朋友的电话或短信,向我诉说心中的烦恼。

“我家孩子真是不听话,在家写作业写着玩着,每天一点儿作业就要写好长时间,我真是生气,就是没有办法治他。”

“老师,我们家这孩子玩心太大,一回到家就跑出去,不找就不会来,你说作业吧他也做的不错,也快,就是我想让他再做点练习,那是死活不干。”

“我家孩子能气死人,老师你还说他在学校里挺好的呢,你都不知道,我在家吵他一句,他都不愿意,说什么我不会说话了,烦我唠叨了,你说,我天天唠叨着他还这样,要是我不管他,那还不上天了。”

……

我很感谢家长们对我的信任,也想为家长们支支招,让孩子们成为家长们心里“听话的孩子”。

家长们,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管教孩子,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将来有所出息,能够成为一个人才,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质的人。所以,做为家长,在管教孩子的同时,我们首先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该让孩子学到怎样的价值观?虽然在我们眼里,我们的孩子还小,还是不懂事的孩子,但是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懵懵懂懂的想法决定了孩子的处事方法,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周总理的价值体现在他从小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上,张海迪的价值体现在“用自我奋斗书写历史”上……或许我们的孩子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也不能正确的做出论断,但做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引领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部分。

家长朋友们,我们经常用“管教”这个词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我要说的是对孩子的管教应该轻“管”重“教”。曾经有一个家长告诉我,他们家的孩子怎么都管不好,孩子实在是太不听话了,上课不听,作业不写,还跟别人打架,孩子的妈妈告诉我,这孩子怎么都管不好,打多狠都不该。我私下里跟孩子聊过,知道孩子在家也没有少挨打,但还真是像孩子的妈妈说的一样,没有多大效果。后来我看到孩子写的一篇博文,真的被触动了,文章是这样的:

爸爸,你对我的训斥太严厉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用的方法实在让我难以接受。我给你提几点建议,你看怎样?

建议一:你爱看电视。可我写作业的时候,看见精彩的故事情节就会写错。所以,请你在我写作业时不要看电视。

二是考试时,因为马虎丢分是我的毛病,我也很难过,也想改,可我不知道怎样改。你要知道这个时候我是多么渴望你能给我一点帮助,不要总是批评啊!

三是每次考试完你就把分数说给别人听,你不知道我有多丢人。学习好是每个学生的追求,我已经尽力了。爸爸,我也需要尊严。

第四是如果我和别人打架,请先别追究我的责任。你应该先询问一下事情原因和经过,如果责任真的在我,再批评也不迟啊。要是不怨我,你是不是应该安慰安慰我呢?

以上的建议不知你能不能采纳,如果能,我会觉得很幸福。

家长朋友们,看了孩子的建议,您有什么触动呢?我想:在我们的孩子犯了错误,做了让我们大为恼火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妨克制一下自己的心情,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蹲下身来和孩子认真的做一次交流,让孩子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再对孩子做以正确的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最容易接受,如果您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您不但会失去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而且孩子也不会因为您惩罚了他,就从自己做错事的感觉中解脱出来。

家长朋友们,如果您肯静下心来和交流,说说心里话,您一定会发现,孩子自己也想做“好”孩子,可是同时他们也渴望受到别人的注意。孩子并不是不好,而是缺少了我们的发现。我们的眼光常常聚焦在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上,甚至经常揭孩子的短,拿过去的错误来教育现在的孩子,以示教训。我们也不想这样,但有时“不由自主”,对孩子的错误我们总是觉得不可饶恕,“我已经告诉过他多少遍了,他还是这样没有记性。”也难怪我们恼火。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在反复中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因为孩子反复的犯同样的错误,而把孩子归结为坏孩子、不听话的孩子。当孩子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时,我们可以静下来思考原因:为什么孩子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想想是自己教育方法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原因,再对事情的本身分析一下,和孩子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对症下药,方能解决。

王晓春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里,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很是调皮,性格也有点怪异,平时很少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时总是“事故”不断,课下打同学、不写作业等等,可以说是“坏事做尽”,经常被请进老师的办公室。后来,老师静下心来,和孩子做了一次交流,孩子才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因为家庭的不和,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但是孩子又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就采用了这种“经常犯错”的方法,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读完之后,我陷入了沉思: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多么希望我们的关爱呀。这样的“故意犯错”,其实背后是一个渴望理解、渴望尊重、渴望关注的孩子稚嫩的心。

家长们,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忌把孩子的错误放大化,我们要相信孩子,并暗示孩子,让孩子有这样的信心:我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做出了更好的行为。

在孩子的意识中,有了自主,有了隐私,有了尊严。做为家长,我们不能总摆出一副“不可冒犯”的脸孔来,把一切不合乎我们意愿的事情都看成是孩子的不听话,来个换位思考,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坐下来和孩子平等交流,相信孩子会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健康开心的成长。不过,当孩子因为自己的固执或其它的原因,犯了错误,而又不屑一顾的时候,我们不妨也设个“局”,让孩子经历一下“打击”,承担一回责任,这会让孩子自省,增加孩子的责任意识,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关键在于我们的引导,在于我们的心态,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程度。懂得尊重、学会欣赏、放下权威、平等交流、耐心帮助,才会我们的孩子自主而又快乐的成长。家长朋友们,沟通就是教育,让我们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在沟通中融洽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在沟通中了解孩子的心声,在沟通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在沟通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向家长们介绍一本书:《没有孩子不听话》,这是一本从沟通的细节入手,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相信大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教子方法,悟出更多的家教道理,让我们的教育更适合孩子,让我们的孩子更喜欢“教育”。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