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红缨教育的家长作业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我觉得很有意义,便想与大家分享。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不断地遇到各种“难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当我们走不下去的时候,“换一个方向”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屎壳郎,推着一个粪球,在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沙砾和土块。然而,它推的速度并不慢。在路正前方的不远处,一根植物的刺,尖尖的,斜长在路面上,根部粗大,顶端尖锐,格外显眼。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屎壳郎偏偏奔这个方向来了,它推的那个粪球,一下子扎在了这根“巨刺”上。
然而,屎壳郎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困境。它正着推了一会儿,不见动静。它又倒着往上顶,还是不见效。它还推走了周边的土块,试图从侧面使劲——该想的办法它都想到了。但粪球依旧深深地扎在那根刺上,没有任何出来的迹象。我不禁为它的锲而不舍暗自发笑。因为对于这样一只卑小而智力低微的动物来说,实在是不能解决好这么大的一个“难题”的。就在我等着看它失败之后如何沮丧离去时,它突然绕到了粪球的另一面,只轻轻一顶,咕噜——顽固的粪球便从那根刺里“脱身”出来。
它赢了。没有胜利之后的欢呼,也没有冲出困境后的长吁短叹。赢了之后的屎壳郎,就像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它几乎没有做任何停留,就推着粪球急匆匆地向前去了。只留下我这样的观众,在这个场景面前痴痴呆呆。
红缨的话
在我们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仅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孩子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换一个方向,一定要学习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爸爸和妈妈。
紫豆豆的话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各种“难题”,我们有时需要换位思考,这样也许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紫怡有时和表哥挣抢东西,想要他的东西时,就不讲理了,我就说:“这是你的东西吗?你要经过哥哥的同意才能要,如果哥哥想要你的东西,你会给他吗?”紫怡想想说:“哦,我不要了,等哥哥同意了我再要。”像这样类似的情况,我总是对紫怡说“如果是你,你应该……”
如果紫怡有时想去摘花时,我就说:“你去摘花,花也会疼的,就像妈妈掐你一下,你说疼吗?”我说着还真掐紫怡一下,当然是轻轻的啦,紫怡就说“疼,疼,我不去摘花了。”
紫怡在太阳画室学画画,每星期都会布置家庭作业,有时太随心所欲地画,画的很乱,我就会问她:“你画的是什么?”紫怡本来是想画的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这么一问,紫怡好像知道自己画的有点儿乱,就添了几笔又变成了一副图画,我想这也是换一个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
换一个方向,也许会柳暗花明,也许会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