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我们怎么走的更好(语文素养篇)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班孩子的语文素养,是我工作的重要内容。经过一个假期的“书香班级活动”,我和孩子们看了《小猪唏里呼噜》、《十万个为什么》、《365夜故事》等很多的书,写了很多博文,认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博友,也在浏览他人博客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实用的教育教学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短短一个月,我们亲眼见证了班级博客圈的成长、壮大,也见证了每个写博孩子点滴的成长进步。我发现大量阅读和广泛接收有益信息的确对孩子有深刻影响,也从一些教师博友的做法中体会到了“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含义。
新教育提倡“晨诵、午读、暮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中,与“黎明共舞”晨诵项目,它是以适合孩子当下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古典诗词为晨诵内容,也是一种仪式,一中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
为了让我们班的孩子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用诗歌开启黎明,我也要在新学期尝试进行“晨诵、午读、暮省”。这一周我做了以下工作:每天早晨抄一首儿歌,这周结合课文内容分别抄了《春天来了吗》、《都大一岁了》、《春风是什么颜色的》、《春雪》、《小柳树》等诗歌,并要求孩子们每天背会。课间操时我每天给孩子们读“亲近母语系列”的《经典童话》,一个星期里读过《小头儿子大头爸爸》、《格林童话》片段,《小猪西里呼噜》,每天的课间操时间班里充满了我的读书声、孩子们的欢笑声,这真是一段让我和孩子们都非常享受的一段时光。下午来了检查背诵。每天晚上回家读两课同步阅读《春天的图画》,家长在孩子大声读、读熟能基本复述的情况下给孩子签字,并签上孩子朗读是否流利、声音是否洪亮,能否复述,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我知道这只是初步的自己简单理解的“晨诵、午读、暮省”,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化。
为了更好地鼓励和督促孩子们认真读书和背诵,在更多的积累中更好地应用于表达,我在班级的“天使擂台”中设置了“阅读、口才、博客”等项目。如果孩子们的“日有所诵”本上要求背诵的儿歌能够背会一首则获得一个小青蛙印章;《春天的图画》每天读两课,每周四阅读课统一检查,按老师要求朗读家长签字的,得一个小青蛙印章;小青蛙加起来够十个换一个阅读小天使。口才一项本学期单指朗读,按学号每周排五位学生,在下午课前十分钟按学号每天一个进行朗读,朗读内容可以是学过的课文、同步阅读课文、“日有所诵”儿歌。按照学生的准备情况、表情姿态、声音是否洪亮、朗读是否流畅有感情等标准进行评分,最高可得三个“口才小天使”。另外,博客也是这学期我要继续抓的一项内容。班里凡是已经建博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个“博客小天使”, 每写十篇博文得一个小天使,只要被校信通推荐一篇便可得一个小天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当你在孩子面前第一次翻开一本书,就是引领他走进一个新的世界。你开始给他阅读,他便开始领略想象中的人物故事、耀眼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无论是一首儿歌,还是一篇童话,他已经开始亲近阅读了。喜欢一段话,和大家一起分享:“孩子从书中听到的、读到的、触摸到的、享受到的一切,都将成为饱满的种子,埋藏在生命的深处。将来,机会到了,种子自会生根发芽,长叶开花。”让我们一起为孩子读起来吧,一起为他们播种,然后,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