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打开绘本学写作》
——聆听贾彤老师讲座有感
周六上午,焦作市图书馆举行了咱们校讯通“第十届书香班级”颁奖的分会场,我和孩子也有幸被邀请参加。其实奖品已经快寄到学校了,不过,听校讯通网站的工作人员说还有贾彤老师的讲座,想着家里的两个孩子现在仍然很喜欢看绘本,我就饶有兴趣的也报名了。
贾彤老师主要是围绕:读写之间有座桥、绘本给写作“正能量”和绘本里的写作秘诀,三个问题展开讲座的。
是啊,如何能更好滴让阅读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呢?读写结合,是中华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但读得多,不见得写得好。读写之间,有一道许多人都看不见的转换的“桥梁”。就像歌德所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师的任务恰恰就在于此,把这个形式让学生明了,锻炼,最终成为自己的东西。
贾彤老师首先给我们提到了今年河南的高考作文“山羊过独木桥”。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说“山羊过独木桥”提供了一种多维的思考角度,它提到了创意,所以我们大家可以从传统、创新、规则、公平、诚信、荣誉、共赢、利益等等几方面来阐述这个论题。接着贾彤老师给我们讲了绘本《桥》。和高考作文题简直是如出一辙。其实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绘本,听过之后我就想着,如果以前曾经读过这个绘本,今天还会写不出高分的作文吗?
贾彤老师还提到了怎么读绘本。读绘本,需要读“文、图”两种语言。如果只读了文字,图仅仅是看看,那么对于整本绘本,只读了不足一半。所以读绘本的关键在于“读图”。
你是这样的家长吗?曾经我看着高价的绘本,着实不想给孩子买,就那么几页的文字,买回家值吗?有时候我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也经常提醒他,注意看内容。今天听了贾彤老师的讲座之后,才发现,要注意绘本中的细节。仔细地捕捉细节,故事的趣味性会更加丰满地展开。另外就是要留意画面的流畅性,也就是画面间的连续和变化。记得我刚把买回家的《爷爷一定有办法》给孩子的时候,他就如饥似渴地坐在沙发上读起来。而我们晚上要亲子共读的时候,孩子才发现原来每页下面还有小老鼠一家。孩子恍然大悟的说“我怎么没有发现下面还有这么有意思的一家呢?”这就是收获。自此,孩子每次看绘本都非常注意细节问题。
但是我们又如何阅读“文字”语言呢?贾彤老师说,不能默读,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发出声音来朗读。因为声音中有一种流动的气息,会唤醒隐藏在文字中的语言的生命。朗读的时候,句与句之间的联结也要注意。图中描述的故事世界是否被充分表现出来,这些都需要用耳朵来确认。
语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别人对你说话的声音传到耳朵里,不知不觉中被你记住,再从嘴里说出来。如果只把语言看做只是,采用解释、灌输的办法,语言就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尽量用心来轻松地叙述,在不经意间让听者领悟,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要有足够的用耳朵听语言的经验,接着才是“读”和“写”的步骤,要达到真正掌握语言的名利,才能积累丰富的“感受”体验。
在绘本给写作“正能量”里面,贾彤老师认为低段的孩子们应以“写绘”为主,中段的孩子以“创编、续编、改写”为主;高段的学生则应以“研究报告”为主了。贾老师说他女儿现在已经12岁了,仍然是绘本的忠实读者。去年冬天写了一篇关于安东尼布的研究报告。发表到微博上之后,引发了8万次的浏览量。
贾彤老师还提醒我们,读些经典的绘本,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孩子上初中之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比如说《犟龟》、《爱心树》、《我爸爸》、《我妈妈》...还有我们的《花木兰》、《城南旧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课堂上学习枯燥的文言文,学生大都有抵触情绪。可是在绘本上就有另番滋味了。特别是数学绘本的影响,也许一时看不到孩子的变化,如果孩子到了初中、高中,那么他的理解能力就特别强。
这是张贵平教授关于阅读的六个台阶。你现在处于哪个台阶呢?跨上新的台阶只意味着孩子有了更高的阅读高度、更强的阅读能力和更大的阅读范围,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更低台阶的书籍。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开绘本学写作。绘本可以丰富习作的内容,可以启发形式的模仿,可以激发习作的兴趣。
贾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很多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学写作的绘本。有改写《爷爷一定有办法》,扩写《蚯蚓的日记》、补写《擦亮路牌的人》、续编《我幸运的一天》、创编《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以及巧妙使用动词《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合理运用修辞《我爸爸》、善于创设悬念《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有机安排顺序《爸爸的花儿落了》、整体谋篇立意《小恩的秘密花园》。我们一定要好好收藏哦。
阅读绘本,快乐是第一位,能否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比能否拥有读写能力更为重要。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