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请勿拔苗助长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5-07 10:38:07 作者: rapoo

请勿拔苗助长

——读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有感

近日阅读了由鸟居昭美所著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感觉深有裨益,写下一点感触,提醒自己,也与朋友们共飨。

作者简介:鸟居昭美,日本著名教育家、画家。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他不仅是颇具建树的幼教理论专家,也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他毕生以提高日本新一代儿童的教育素质和全面发展为己任,向日本政府建言献策,他的理论和实践也深刻影响了日本文部科学省对美术教育政策的制定,对素质教育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内容简介:作为鸟居昭美的经典之作,作者以五十余年幼教经验,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朴实亲切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孩子自然绘画所隐藏的宝贵信息,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的绘画作品以及孩子作品背后所蕴涵的价值和意义,从儿童心理和生理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指导成人真正了解孩子涂鸦的内在需求,以及如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帮助,从而使教育者避免走入误区。书中还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涂鸦表达的特点进行系统归纳和点评,并对父母和老师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非常实用,是0——9岁孩子父母和老师们的必备用书。

初识这本书是源于书评上著名教育专家、画家李跃儿的推荐,李跃儿说:“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看一看这本书,想必读过这本书之后,父母们就不会再问”怎样教孩子画画“这样的问题了。”刚好,我彼时正惶惑于“该不该教孩子学画画”,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正确的选择。

读完此书,我认为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以下三点:

一、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

没错,你没有“听”错,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个很新鲜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不能用语言来充分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无论画的好坏,成人都应该首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够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被‘听’,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对于孩子的画,作为母亲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去‘听’,去了解,去感受!”

其实,明白了“听”的概念,我发现,以前我也是在“听”,只是并没有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只是条件反射般地“问”,问心心画的是什么,然后表达我的赞赏,或称赞线条的流畅,或称赞绘画的创意。但是现在,我会在心心画完一幅画后不再急于称赞,而是认真地倾听,听她告诉我,“这是太阳;这是一个小人,他飞起来了;这是一只大鲨鱼,它快渴死了,这个人要去救它!”

我也不再执着于心心画了什么,而是透过心心用自由的笔触勾勒出的线条,看到心心那颗善良的心灵,并为此而深深感动。

二、不教孩子画形象。

鸟居昭美总结了最具代表性的拔苗助长行为有: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涂满颜色等。其中,教孩子画形象位列拔苗助长行为之首。为什么呢?因为,“绘画不是要记住形象,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用来表现想法的形象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鸟居昭美还指出,“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培养、获得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具备与年龄相应的能力时,绘画能力也会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时候对成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欣喜地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孩子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

“孩子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等孩子过了九岁,系统性地教授绘画技巧才开始变得有意义。在这之前教孩子画画,是拔苗助长,反而会毁掉孩子的天资。”对我来说,这就是非常明确的答案。因为不久之前,我还在考虑是否为心心报个绘画班!

心爸非常喜欢和心心一起画画,他乐此不彼地画了许多鱼、树、花等等给心心看。以前,我总是很欣喜地看着爷俩埋头绘画的温馨场面,可是,当我知道画形象给孩子看是破坏孩子对绘画的感觉后,现在每当这一温馨情景再现,我总不厌其烦地提醒心爸要尽量模仿心心画画的样子,避免再把成人的感觉强加给孩子。我希望,心心能在这有限的童年时期,真正把自己发现的真实世界活灵活现地画出来,真正体验绘画这一艺术活动带来的审美愉悦,真正感受这一人生乐趣!

三、和孩子一起体验生活。

鸟居昭美提醒我们:“孩子们画的画,大都是以孩子们觉得印象深刻的事,高兴、有趣的事,心里深受感动的事为中心的。”

“有了有趣的事件,才会有想画画的心情,才能够倾注真心去画画。成天地看电视、看漫画的生活,是缺乏内心感动的生活,心中完全无法涌出想画什么的热情。即使是画了什么,也是缺乏真实感受的、内心贫乏的东西。如果希望孩子画出活生生的、充满感动的、倾注真心的画,就要保证让孩子有那样的生活和体验。这是做父母的责任。”

这段话听起来是那么熟悉。不是吗?我们经常听教育专家讲,要让孩子充满想像力,就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要让孩子不宥于书本,有开阔的视野,就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要让孩子有充实的精神世界,就要让孩子多读书,多体验生活;甚至,要让孩子写好作文,就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

古已有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也不妨理解为多体验生活。看来,教育总是相通的,体验生活也许真的是一举多得的方式。其实,和孩子一起体验生活,何尝不是生活中最值得我们喜悦与珍惜的一面,又何尝不是幸福的真谛!

鸟居昭美最后真诚地倡议:“请让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过那种生气勃勃的生活。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多多地体验那种快乐。”

“无论是多么小的事,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欢笑和喜悦,就是有活力的生活,就能够诞生出幸福的、充满感觉的绘画作品。”何止如此,充满活力的生活,一定能够塑造出拥有健康情趣与高雅品味的精神世界,也一定也能够培养出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儿童!

纵观全书,不仅仅告诉我们该怎么看待、理解孩子的涂鸦,也告诉我们怎样走进孩子的心灵,怎么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作者以令人感动的姿态紧贴孩子的视角与思想,真诚而迫切地为孩子们疾呼,寄希望于通过孩子们的绘画,实现家庭教育在美育与德育方面的再兴,整本书深深地体现着作者对现代教育的忧虑之心和拳拳之心!

合书静思,谨向作者致以深深的感谢与敬意!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