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新年这样过之小年
——【书香伴我行】过年的那些事儿
腊月二十三日,被我们称之为“小年”,从这一日起,便正式为迎接新年做起了准备。
我们老家腊月二十三有扫尘的风俗。儿时,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日,母亲都会起得特别早,起床后做好饭,就开始陆续把屋里的东西一样样搬出去,我们也要赶紧起床吃饭,因为吃过饭,刷过锅碗,母亲就要扫屋子了。
那时候,厨房在正堂屋里面,连着锅台是一个土炕,这个正堂屋一般就具备了厨房、卧室、餐厅等一应功能,是家里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又因为整天做饭烧柴,屋子里的墙和屋顶就会被熏黑,腊月二十三这日,把屋子里的东西都折腾出去,墙面和屋顶,都要进行打扫。
吃过早饭,我也会帮母亲往外收拾东西,做饭用的大锅揭下来,倒扣在地上,用铲子把反面熏的灰尘戗个干净。被子、炕席也都要收拾出来。锅碗瓢盆一应做饭用的东西更不消说,全要折腾出来。
等到把屋里的东西都收拾干净,母亲用毛巾包了头,再拿一个围裙披在身上,用于遮挡灰尘,拿一把大扫帚,把墙面、房顶打扫个干干净净。
屋子里面打扫完毕,就开始把收拾出来的一应物品该洗的洗,该擦的擦,该抹的抹,等灰尘散去,再把炕席、被子、油罐子、案板、锅碗瓢盆等一一收拾进屋。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可能大扫除还不能结束,下午,再进行些收尾工作,收拾下旁的屋子。
现在已经记不起儿时的小年晚上是不是吃饺子了,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饭后的祭灶王。
灶王爷,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爷的神像从除夕那日就一直留在家中,直到腊月二十三这日,灶王爷要上天去汇报这一年来这一家人的善行和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我们那里灶王爷的神位一般都在锅台旁边的墙上,离锅台最近,每每饭菜出锅,灶王爷都会吃第一口。吃过晚饭,洗刷完毕,母亲会拿出一些芝麻糖进行祭拜,再把灶王爷的神像从墙上揭下来,放上一些早就剪好的纸钱,拿来一些牲口吃的草料,口中念念有词,大致意思就是把灶王爷的马儿喂得饱饱的,灶王爷骑上它上天去汇报,希望灶王爷到天上给玉皇大帝进一些好言,以待来年家里的运道更旺。
现在,每年的小年晚上我都会包饺子,麻糖一般也会买上一袋,但楼房里面不再供奉灶王爷的神位,也只能给孩子讲讲祭灶的故事,让孩子体会一下小年的气氛和中国的年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