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多样的亲子共读方式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6-06 10:38:08 作者: rapoo

多样的亲子共读方式作文

多样的亲子共读方式作文

多样的亲子共读方式

幼儿时期的阅读,孩子主要是凭借图像、简单的文字和家长的语言来理解儿童读物内容的。所以,在和孩子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家长的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从在校信通的特别策划专题中学习了《早期阅读之我爱绘本》、《早期阅读之对话式阅读》后,就不免感到自己在以前所采取的“我读他听”的共读方式太过于单一,于是,在和儿子后来的共读过程中,也尝试着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共读方式。

猜猜讲讲,放飞想象

一些简单的绘本,我会鼓励儿子先看封面,猜一猜,再打开书看着图画试着边猜边讲,让儿子对这本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在接下来我讲的过程中,仔细听听我讲的内容和儿子猜的有什么共同点或者差别。

像安东尼.布朗的亲情之作《我爸爸》、《我妈妈》,儿子就是凭着精美的图画进行了初步的独立猜读,然后再由我慢慢读给他听的,在我给他阅读和解析的过程中,儿子也会时常发表一下他对哪张图画的看法和理解,阅读的过程神情特别的专注。

这种共读方式对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猜故事的过程里,儿子往往不仅能对书里的画面进行准确的解读,而且还能发现一些细节上的小插曲,一起读来也是别有滋味呢。

自由对话,换位思考

和绘本中的主人公进行自由的对话是儿子特别喜欢的一种共读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商量着分配一下角色,难度较大或者句子较长的归我,简单易记或者能够自由发挥的角色归儿子。

像那套有趣的《别让鸽子开巴士》系列绘本,每次和儿子共读都会带给我们很多的乐趣,巴士司机要走开一会儿,你能帮他看好巴士吗?好,你答应了,那么,可千万记得别让鸽子开巴士哟!呵呵,小鸽子(妈妈)上场了,死乞白赖、苦苦哀求、甜言蜜语,甚至打滚撒泼,我可爱的儿子都是断然回绝:“不可以!” 够坚持原则的吧?

还有共读《大卫,不可以》和《大卫,上学去》时,我采取的方式则是让儿子通过画面来解说大卫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卫正在干什么干什么,这种行为对不对等等,然后,我就会学着大卫妈妈老师的样子对他说:“大卫,不可以!”

这种亲子共读的方式,既锻炼了儿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懂得了什么该做而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情,有的时候让孩子换位思考一下,比我们苦口婆心的教育数落要有效的多。

亲子共演,其乐融融

演绎绘本是儿子最拿手的,有的时候是我和他同演兼说旁白,有的时候是儿子的独角戏,不管什么样的演绎方式,对儿子来说,都是充满了很多的乐趣,阅读的热情也更加的高涨。

演绎过的绘本很多,有的是点到为止,像《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简单有趣,一遍读下来就和儿子一起演绎的是有声有色,一个牙医,一个小鳄鱼,同样的台词,儿子跟着我说的是不亦乐乎,不过得意也不能忘形,要记得最后一句是什么?对!“所以,我(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这一句是不一样的哦!

也有精心排练的,像《爱心树》,这本打动无数人心扉的绘本,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讲解这里面包含的那种更深一层的涵义,于是,就精心编排了这个故事,让儿子在些许的忧伤气氛里感受到了源于大树那里无私而伟大的母爱,同时也懂得了索取和付出应该是相互的道理。

续续编编,精彩无限

对那些有趣而热闹的小故事,如果和儿子读完后仍有些意欲未尽,那么,就来试着续一续、编一编吧!不拘泥于什么格式,也不讲究什么题材,只要儿子感兴趣就好。

《一院青菜成了精》可谓是我们且讲且演,并为之续写的绘本之一,共读过程热闹非凡,故事结束后,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菜园隔壁有一个果园,果园里的水果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于是,另外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接着又开始了。

至于编写,也可以称之于仿写,对儿子来说,也就是仿说了,读完《我妈妈》比着说说我妈妈,读完《我爸爸》,仿着说说我爸爸,现学活用,遣词用句还真的颇有讲究呢!对今后写作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吧!

注意听讲,问题来啦

相对于图面简单,情节有趣的绘本而言,文字较多,图画内容丰富,并且有很多教育意义在里面的绘本,却不能很好的吸引儿子的眼球,在对待此类绘本或者其他书籍时,我采取的方法是提问法。

像《小魔怪要上学》,开始我就向儿子提出,不管是谁长大都应该上学的啊,为什么小魔怪“要”上学呢?是爸爸妈妈不让他上,还是老师不收小魔怪做学生呢?接下来的阅读中,儿子就找到了答案,小魔怪的爸爸妈妈从来布给他讲故事,就知道吃人。

那小魔怪最后上成学了吗?他学的怎么样呢?从他爱上阅读后,他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变化吗?……就这样在我一步步的提问、阅读、儿子回答的过程中,儿子始终都能保持着很集中的注意力,跟随着故事发展而愉快地听读。

……

其实,写了那么多,任何的亲子共读方式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我们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所灵活掌握、运用的,和孩子共读,也不必太过于拘泥于形式,关键是“阅读”是否给孩子带来了快乐,是否让孩子听懂了故事的内涵,只要孩子爱了,笑了,收获了,那么,就够了。

附校信通专题策划:

http://blog.xxt.cn/huodong/20091106zt03/index1.jsp早期阅读之我爱绘本

http://blog.xxt.cn/huodong/20091019zt02/index1.jsp早期阅读之对话式阅读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