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朗读手册》
作者简介:吉姆o崔利斯(Jim Trelease),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他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曾在春田日报(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任职20年,担任撰稿作家及画家。从1983年起,崔利斯在北美各地致力于教育研习活动,常就儿童、文学及电视传媒等主题,面向家长、老师及专业团体演讲,倍受赞誉。(沙永玲 麦奇美 麦倩宣译 天津教育出版社)
很荣幸地被校信通育子博客网评为第七期"人气王"。
那天,收到了来自校信通的礼物,颇有种惊喜之感。感叹之余,怀着慎之又慎的态度阅读起了《朗读手册》一书,被书中颇为惊人的精辟的论述、分析和事实所折服。本书从阅读指导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详尽地论述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家庭、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如何处理迷恋上网和看电视的问题等。它帮助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生爱书人。
现将书中,就我个人认为重要的、经典的段落摘抄、整理,与家长朋友们共享。为了便于大家阅读,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在自己认为的地方适当作了修改。
绪论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
1、凯莉柯林所需要的----所有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张免费的图书馆借书证,以及愿意为孩子的将来付出时间与心血的决心。这项投资一天只要花15分钟,任何投资的回报都比上投资在阅读上所得到的回报。
2、大量的研究证实,给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每天朗读15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
3、我发现,研究结果显示,给孩子朗读可以提高孩子气的听、说、读、写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4、当一个孩子念完幼儿园时,他总共在学校待了700个小时。然而,在6岁以前,与在学校待的700个小时相比,孩子气们在校外的时间多达52000个小时。谁更有机会影响孩子呢?是那个上700个小时课的老师,还是家里的老师----父母、祖父母、叔叔、阿姨、保姆?这些"家庭老师"陪孩子度过了52000个小时。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5、一项对加利福尼亚孟岱斯托的男生所作的调查发现:(1)由父亲给他们朗读的男生,在阅读成绩上表现突出;(2)人父亲把阅读当作休闲活动的家庭,儿子喜欢阅读,比起那些父亲很少阅读或不把阅读当作休闲活动的男生,他们不但读得多,而且阅读分数较高。
6、阅读是今日美国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以下是支持这个论点的定律,听起来很简单,虽不能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验证起来通常都是正确的:
你读得越多,知道就越多。
你知道越多,你越聪明。
你越聪明,在校学习的时间越长。
你在校时间越长,获得的文凭越多,受雇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你一辈子赚的钱就越多。
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越高。
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寿命越长。
反之,以下定律也成立:
你读得越少,知道得越少。
你知道得越少,越早辍学。
你越早辍学,越早变穷,而且穷得越久。
你越早辍学,入狱的机率越大。
这些定律的基础牢固地建立在:贫穷与文盲是相关的——贫穷与文盲会滋生绝望,导致犯罪。
第一章 为什么要朗读
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就好像占卜师在纸牌中看到漫长的旅程或经由水见到死亡一样,这些书都影响到未来.我想这正是书令人激昂兴奋的原因.从人生前14年所读的书中,我们获得的激励与启示,如今从书中获得的,怎么能与之相比呢?
——格雷厄姆格林
1、有两项简单的论述很震撼人心:
(1)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2)证据显示,朗读不只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里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
2、阅读能带来的好处
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
(1)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2)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3、阅读分数告诉我们,许多美国学生懂得如何阅读,但是这些孩子在学生时代以及长大成人后的行为却告诉我们,由于他们不是很喜欢阅读,因此不经常阅读.我们教孩子"如何"阅读,却忘了教他们"想要"阅读。
4、19世纪30年代创立义务教育的贺瑞斯曼恩的话是金玉良言,他写道:"成年人是铸铁,孩子是蜡烛。"
5、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告诉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释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在朗读中,我们还可以:
在孩子的脑海中,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
创造背景知识。
建立词汇基础。
树立一个阅读的典范。
6、阅读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
阅读定律二: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
7、影响学生阅读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老师对学生诵读的频率。(2)在校持续默读的频率。每天持续默读的学生,其阅读水平要比每周默读一次的学生高很多。不论是在世界任何地方,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朗读都发挥着广告的作用,促销阅读的乐趣。这是引导孩子自己想要阅读的催化剂。另一方面,朗读也丰富了孩子的听觉经验,因而提供了阅读的基础。在理解文本之前,孩子必须先学会听懂内容。举个例子,如"庞大"一词。如果孩子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他就不可能说这个词。如果孩子从来没听过,从没说过,那么当他需要说这个词、写这个词时,"庞"字对他来说是多么难读、多么难写啊!听觉词汇是语言的贮藏库,能同时能丰富口头词汇、阅读词汇和书面词汇。
8、读得最多或旅行最多的学生往往是知识最渊博的学生。
9、背景知识(旧的知识、经验等)是一项工具,通过它才能对自己的所看、所闻、所读有所理解。阅读与背景知识相互滋养。词汇量越大读起书来越容易理解;理解得越多,读得越多,词汇量越大。
10、儿童早期的主要能力之一是模仿,模仿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这种能力让孩子在15个月时说出第一个字。到了2岁,一般孩子的词汇量大约是300字,并在3岁时增长3倍。到了4岁,孩子能掌握未来日常生活用语中约2/3到4/3的词。一旦他学会说话,平均每天学10个字——可没有一个是从识字卡片不学的。至于他的学习速度快慢,则是由从他的父母口中及周围环境中所听到语言丰富度而决定的。
11、趁孩子还小的时候朗读给他听,让他想模仿自己的所见所闻;要确保朗读是刺激有趣的,开发孩子的想像力,稳固他们的兴趣;刚开始朗读时,短短即可,以配合孩子注意力不持久的特性。
12、在所有的能力中,有一项技能最重要,那就是入学时孩子的词汇量。
13、孩子接触单个词语的频率,将决定他理解的速度。
14、除了拥抱之外,我们能给孩子最有价值而不昂贵的礼物是:语言。你不需要工作、存款账号,甚至没有高中文凭也无所谓,只要和孩子说话就可以了,给孩子读书则更佳。
15、丰富的词汇在阅读中。
16、习题卷子越来越多,但是学习效果却越来越差。
17、滥用习题卷子,后患无穷!如果让孩子每天做6张习题卷子,一年做1000张,而且听到的是:"孩子们!现在是阅读时间!"那么等他升入四年级时,他会认为做习题卷子就是阅读,并误以为自己痛恨阅读。
18、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希姆在《魅力的作用》一书中写道:唯有师长与文学能成为孩子的领航员,让孩子相信他能对人生有所贡献,师长给孩子的是是人生经验,文学则是表现人生经验的故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