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妈咪在线】读《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发布时间: 2020-08-04 10:42:18 作者: rapoo

读《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有感

上次,我还借到了《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这本书。看到书名,我就被这本书上面的一行字吸引到了:“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因为也有过在精神病院待过的经历,也有过想把这些病例写出来的想法。所以,就毫不犹豫地借了来,带着好奇,带着探究的念头研读了这本书。

3月14日,第一次读了50页。之前受蜗牛老师的影响,我喜欢先看书名和前言,带着疑问和好奇去读书,记忆会深刻。

读书收获:看了这本书的介绍和一些病例,我知道了故事写的是作者在精神病院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精神病院住院的情景。每一例精神病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没有一例是重复的。我当时住的是开放式的病房,病人基本能够自理。这本书中描述的病例比较严重,病例更加鲜明。

读着这本书,在医院住院时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时想写的病例又一一闪现出来。

1、剪头发的大二女生(因剪的发型不理想,就一直哭。)。

2、在校就读的女研究生(很优秀漂亮的女孩)。

3、一名高中男孩(因一次成绩不理想被老师吵了,厌学)。

4、高二女生(说自己的胳膊有毛病)。

5、我该不该出院(做为家里的长子,思想上有压力,没有自信)。

6、晚上没有睡过觉(看不出这个女人有啥毛病,就是说晚上不睡觉)。

7、婆婆偏心(小心眼,总认为婆婆公公对自己不好)。

8、老公有外遇吗(一个很漂亮的女人,老公很丑。割腕住进医院)。

9、你就是一个“闷牛”(家长教育孩子方法不对,导致孩子自闭不敢说话)。 这篇文章已经写过了,点开就可以阅读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783417&tempid=0.7659361755359917

10、汶川地震惹的祸(被地震吓病)。

11、医院就是我的家(这是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中年女人,一住院就要住上几个月,和这里的医生很熟悉)。

12、我不想活了(也是一个家庭不缺钱的漂亮女孩)。

13、我没病(是位中年女人,经常说:“我没病,可医生就是不让我出院”)。

读这本书,可能是有太多的相似。当时住院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每个病例再次闪现出来。我先把病例列出来,等有时间了我再跟大家一一分享。

3月15日,从51页读到了106页。

3月17日,从107页读到了141页。

读书收获:作者写的病例科学性和知识性都很强。我见的病例跟作者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3月18日,从142页读到了166页。

读书收获:这次的病例提到了“量子物理教授”、“思维虫子”、“量子力学”、“镇院之宝”、“哲学老师”。个个病人可以说都是“天才”,由于“机缘巧合”,他们走进了“医院”。 真是“天才”和“疯子”就在一之念差。

“迷失的旅行者”这个病例中,让我体会到了我也是没有自我,迷失了自己。我的意思是说,当时在医院体验以后,找到了我把自己丢了的感觉。

3月22日,从167页读到了211页。

读书收获:“永不停息的心脏”这个病例,让我从这位病人身上找到了疾病恢复的同感。我当时在医院做放松治疗,听着催眠音乐“心灵的花园”,想象着花园中的情景,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就是一瞬间啥都明白了,症状也消失了。

病人的原话是这样说的:“那一瞬间,我的所有分身都消失了,所有的声音也都没有了,我知道我真的找到了。”

作者很想知道原因,就问病人:“我很希望您能告诉我!”

病人平静地看着作者说:“马可以跑得很快,鱼可以游的很深,鸟儿可以飞得很高,这都是它们的特点。但是动物们不会质疑,不会到处找答案。现在,我想通了许多。生与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在自己还有生命的时候,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的追求那个答案。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满期待。因为人类就是会这样的,就是有一颗充满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脏。”

分享给大家这段话,就是想告诉大家要顺其自然,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走极端,每一起事或物都有他存的原因。

“还原一个世界”这个病例,讲的是“玛雅文明”的研究者。他把“玛雅文明”研究的很透彻,把2012大灾难分析的明明白白。我觉得他不应该是“疯子”,应该是“天才”。

3月23日,从212页读到了258页,读完了。

“萨满”是一个原生宗教,他们都姓“怪”,读gui(贵)。因宗教原因他被抓。但是,通过作者的采访,看不出这位是病人,只是这个宗教的神秘和教规的特别罢了。

“灵魂深处”是曾经的精神科女医师和作者的对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把这位女医师的一段话送给大家作为结尾:精神病人、心理障碍者,都是一种极端化的表现,你不能说他们有病就不聪明,他们往往聪明,不但聪明,还是超出了你的理解能力的那种聪明。而且我通过工作接触,知道很多病人都是那种死心眼的类型,虽然很聪明……

后记:

读完这本书,我没有再读一次的欲望,感觉有一种恐惧感。通过阅读,我认为作者的理解层次很高,作者是带着研究的心态去接触精神病人。作者接触的病人类型有怪物、物理学、生物学、宗教、灵异等。作者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开自己心中的结。作者也曾经对自己恐慌过。直到某一天,“人生若只如初见”使作者一下子豁然开朗。

我接触精神病人是机缘巧合,可以称之为有缘。我想把病例分享给大家,是感觉精神类疾病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提高大家对精神疾病的认识。防患于未然!

写完这篇文章,心情很沉重……

【妈咪在线】读《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有感作文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