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安的种子》
每天晚上,儿子只要一写完作业,就会一边拿着课外书书,一边连蹦带跳地说:“耶!能读书了。”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个绘本故事《安的种子》。拿起这本书就有一种清新的感觉,素色的画面让人心情舒畅。
儿子依偎在我身边,轻轻地打开书,说:“妈妈,我们一人读一页吧!看谁读得好?”
儿子: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儿子,你读得很流畅,你把‘古老’这两个字读得慢,我感觉这种子非常古老。”
妈妈:“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
把它种出来吧。”
“妈妈,我听出来到了,你把‘非常’读得很好,我感觉到这种子特别珍贵。”儿子鼓着掌说。
儿子: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本想。
儿子一读完,我就急忙夸夸他:“读得太棒了,你把拿到种子后的‘后’读得托点音,我能感觉到哪里有个省略号。”
“妈妈,还有一个地方我觉得读得很好,你才是哪儿?”
我迷惑不解的再看看上面那15个汉字,摇摇头说:“妈妈还真没听出来。”
儿子看我不知道,一脸的高兴说:“最后两个字,应该分开读,本------想。如果你读得太快就感觉不到‘本’是一个人了。”
我急忙给儿子精彩的解释鼓起了掌。就这样我们继续边读边评,儿子读书的激情越来越高涨,读完后还想读一遍。
读完后我问儿子:“这个故事里的三个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我最喜欢安,因为他种的莲花种子开出了千年莲花。”
我追问道:“他种的莲花种子为什么能开出千年莲花,而本、静的却不行呢?”
儿子激动地说:“本,只想着争取第一个种出莲花种子的,却在冬天种莲花种子,这样是不对的。”
“是啊,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遵循事物的生长规律去做,才能收获成功。静没有给种子阳光和氧气,种子都闷死了,只有安在春天种下种子,夏天才会开花。”
妈妈感悟:
读这绘本,感觉不仅是给孩子读的,也是给自己的的。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种子”?有,当然有,我们每天在忙碌的追逐一些“珍贵”的东西,仿佛所有的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被抛在脑后。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安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湖水。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一棵千年莲花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长大,陪着她沐浴阳光,经历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对孩子灿烂灿烂盛开的祝福和期望里,你是否给对了生根发芽的时节?你是否像故事里的安那样从容地等待春天的到来,才去种下种子呢?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时,你是不是淡定得像安一样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小事,享受漫长的等待呢?让我们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孩子,而又给他光辉灿烂的自由。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和自由,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会,因为它是一颗参天大树。
“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
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本跑去寻找锄头。
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胸前。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的刨掉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静想。
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庙门外的雪扫一下吧。安想。
静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安接着清扫寺院中的积雪。
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的种下了种子。
安和以前一样坐着斋饭。
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
清晨,安又早早的去挑水了。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晚课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
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的看着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的盛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