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1.先秦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朝的建立
商朝的兴衰
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井田制和分封制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农业和畜牧业
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商业交通和城市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民族融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5)先秦时期的文化
**和孔子
百家争鸣
文学和艺术
天文和物理
扁鹊
2.秦汉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末农民战争
(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刺史制度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察举制
编户齐民
(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匈奴的兴衰
张骞通西域
西南夷与百越
(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与朝鲜的关系
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丝绸之路
(5)秦汉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
哲学与宗教
史学与文学
雕塑与绘画
3.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江南经济的发展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
道教与佛教
唯物论思想家
文学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