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天注重物质准备
主持人:亲爱的腾讯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腾讯教育频道的视频直播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小燕,还也三天的时间马上就要高考了,在这三天之内,考生要做那些准备呢?包括我们知道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会出现怯场、晕场的现在。除了心理的原因之外,我们知道要掌握科学的应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专家认为难的题考生都觉得很难,命题专家认为很难的题,考生也认为很难。所以在高考之前我们要做好准备。我们要知道遵循一条规律,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包括应试的策略,答题以及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最后我们想在节目中想了解到的就是如何在这场战役中以不变应万变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呢?今天在我们的嘉宾聊天室为大家邀请到了精华学校教研总监尹宗禹老师做客,和考生和家长分享一下应试的技巧。尹老师非常欢迎您参加我们今天的节目,有很多的考生和家长在期待您今天的回答,请你先跟广大的网友打一声招呼。
尹宗禹:考生和考生的家长大家中午好。非常高兴来到腾讯来临高考前三天跟家长和考生做一个交流和沟通。我希望我的观点和一些做法能够取得考生的认可,对考生的应试能力有所提高,最终达到他们的目标和理想。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节目按照这样一个流程来。考试这三天包括考场这段时间,包括考试之后的三个阶段我们进行一下分享。首先是考前的三天,我觉得考生无论是在知识上、技能上、精力上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那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您给大家说一说。
尹宗禹:比较简单的准备是物质准备。所谓物质准备剥削这么几个方面:比如文具的准备。比如衣服。我的博客里曾经写过穿自己最喜欢的衣服,不一定是很贵的衣服。很舒服。特别是颜色比较喜欢的东西,有的时候能够对考生的心态有一个向上的调整。另外对考场一定要去一次熟悉考场。今年的准考证有一个特点,不但表明了学校,而且表明了学校的具体地址。我们平常总说以人为本,这个确实是做到了以人为本。去年有人说在二附中结果走错了,是警察送过去的。所以考生一定要确认一下你的考场。还有一部分考生住在饭店里。今天的气温达到了19-20度左右,就比较凉。饭店里的空调是不是很凉千万不能在这两天再感冒、生病。这些问题还是要提醒考生注意。
我想更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考前状态的调整。大家关心的著名运动员比如说刘翔,在重大的赛事之前在干什么?比如说在这一次日本的比赛,重大的赛事之前在前一天教练员让他放松,他逛街、购物去了。所以这些天最重要的是状态的调整。你一定要知识的复习、能力的提升在这两天有提高,不一定的。当然一定是要复习的。
最近因为我在精华精华的幅度班有些同学找我尹老师我紧张,我说紧张就对了。这么大的考试前做到心静如水是很难的。所以我觉得有紧张的情况是属于正常现象。问题是紧张的度。无论是考试前三天,包括考试这两天适度的紧张对于学生的发挥是有促进作用的。一旦过度紧张就不好了。我们好多的考场、考生一过度紧张看见卷子思维就闭塞了。会做的题也不会了。高考的考场是智慧的火花碰撞出来。它的题目都是非常活的,是在考察知识的同志自动考察能力,所以解决一些题目,特别是比较难的题目。许多考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的迸发出来。怎么才能迸发出来呢?按物理现象讲,火花的碰撞需要气候的条件。实际上考场上智慧的火花也需要一定的温度。平常不会做的题目好多孩子都能够解决出来了。好多的学生过去考数学多难啊?在考场规定的几个小时可以打满分。这个时候孩子的智慧火花就特别的重要。要保证这个火花不断的迸发出来,良好的心态非常的重要。高考是难度的考试0.55,高考是速度的考试。一共是9个小时。在规定的时间里,文综、理综在两个半小时内必须要完成。除了难度和速度,高考还是对考生心理品质的检查。所以我劝考生紧张大家都紧张,看谁把握的度比较好,适度的紧张可以催人奋进,可以使人紧张起来,可以使人的智慧不断的迸发出来。过度的紧张会适得其反。
考前两三天家长的态度是关键
主持人:三天考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一个是心理上的、一个是物质上的,包括技巧上的适当的复习自己以前做过的题。
尹宗禹:你说的做题的问题很好。有些考生问我说这两天干 什么啊?我说会做的题就做,不会做的题就不做了。还有一个是错误记录本,犯过的错误不要再犯。你的高考成绩就会提高。
考前两三天关键还有家长。家长问我什么度是最好——常态。不要过于的营造气氛。不要轻轻的走路、一切都要小心,这样的氛围反而会加强考生的紧张心理。当然了,常态不是要请客、打牌、看电视,这些不好了。这些东西都要把握好给孩子创造一个平常的氛围,让他有一个常态的心理,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有一些家长在考场附近找了比较好的饭店让孩子去住。我建议提前入住,让他熟悉环境。不要临考前住,他睡不着。我个人的观点是能不住,还是不住。哪怕是打的过来,在家里是熟悉的环境。如果要住要早一点住,让孩子熟悉饭店里的环境,不要添其他的心里的压力。
主持人:所以这三天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要做好准备。我觉得情绪是很重要的,很容易传递,如果家长表现的十分的紧张,整个的环境酿造的气氛非常的浓厚,我相信会给孩子一定的压力。所以大家一定要参考一下尹老师说的一些观点要把握好。
尹宗禹:这三天还要注意一个问题,时间的安排必须要跟考试同步。比如说第一天考语文,最好每天上午考语文,下午3-5点考什么,按照学科进行复习。这样我们平常讲的生物钟指的是白天、晚上的生物钟,其实在考试科目上也有一个生物钟,如果按照考试的时间复习,其他的时间可以随便安排。只是在这个时间里我坐这儿就看这个。学科的生物钟也可以跟高考很自然的衔接起来。
利用习惯物品调节考试紧张情绪
主持人:所以我们在家里可以模拟一下在考场上兴奋得状态。
这三天我们过完了,我们要进考场了。可能考生一进入考场之后开始紧张了,尤其是老师说我们今天开始考试了,宣读一些考场制度的时候,考生这个时候更加紧张,这种情绪如何来调节呢?
尹宗禹:我是1961年参加的高考,现在有47年了。但是47年前的那一幕是历历在目。我记得我带了一个小方汗巾,那个时候是7月份考试,脑袋出汗倒不多,是手心出汗。把手脚摘下来放在那儿。第一天进考场是显得比较紧张一些。因为准备了三年高中,复习了一年。有的同学是复读这是第四年了。所以应该说紧张的心情是很正常的。我47年前参加高考也不例外。但有一个好处,我们的高考第一门是语文。语文这个学科不象数学、不象理科综合容易把差距拉开。我每一次考完了都问同学,好多的同学说,我都写了,但作文差一些。差的同学说,我都答了,只是分数差了很多。感觉差不多。所以我觉得第一门设置语文,高考是很自然的把考生代入了高考的状态,这种学科的安排是很好的。怎么调来调去,语文都是第一门。还有一个问题是一开始是很自然的,卷子发下来老师讲一共多少张卷子,要把名字、考号写上。铃声一响就开始答题,这一段是显得比较的紧张,等到一开始答题以后,心情逐渐的就平静下来了,进入了考试状态。所以绝大多数同学来讲,一考试就紧张,一直紧张到答题完。很快的进入到了考试的状态,在知识的搜索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中,用笔来答捐资,很快就缓和下来了。到了第二门的时候就不如第一门紧张了。绝大多数考生就进入了考试状态。所以你刚刚说的第一门开始进入考场有点紧张的状态。第一,它是正常的,第二,很快就会缓和下来。
遇到做过的试题或是类似的题考生要十分的小心
主持人:这是刚进入考场的时候,首先是发卷子有考生问,试卷拿到手的第一步怎么办?心中的杂念说,这门考不好怎么办?这些题我都熟悉吗?我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浏览一下,还是按照顺序往下做就可以了?
尹宗禹:一共考两天,上下午考试四张卷子实际上是六个学科。拿到卷子以后,就不要希望有这样的想法,卷子里有这样的题我做过,老师讲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高考的命题是陌生当中考察熟悉。这个命题专家是对考生、对试题是研究透了,只有陌生这个考试的结果才公平。如果里面有一些题你小燕做过,我尹老师没做过就不公平。要记住我说的,陌生当中考察的是你熟悉的。一旦有这样的题你觉得和你做过的差不多,和老师讲的差不多。一旦有这样的题考生要十分的小心,任何的题都是由六个字构成的。立意、情景、设问。有的时候你见过这个题情景是相同的,设问不一样。原来人家是这个角度问的,这个时候是这个角度问的。我们好多同学拿起来就答,结果是所答非所问。还有一个问题是,卷子发下来要不要看一遍啊。有的同学回答我说一定要看一遍,看完了踏实。我问其他的同学说,不看,我说为什么不看,他说看了不踏实。我发现卷子发下来要不要看一遍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原来怎么做的就怎么做。但我要提醒同学的是两点:第一,看一遍的时间不要占的太多。看一遍主要是看多少张试卷和题。第二,高考试题不是一看就明白的,每道题都要思考,包括一卷的选择题也要进行认真的思考。所以浏览一下我觉得也可以。但不要每道题都想想,这样浏览的时间长了,答题的节奏够就会很紧张。
还要提醒考生的是,第一天考语文,我个人觉得作文要看一点。为什么?这道题太大了,60分。
主持人:所以作题的时候要思考吗?
尹宗禹:不要思考。作文占的分数比较高。现在的作文分三类,一个是话题类的作文。还有一个是材料作文。还有一种叫命题作文。给你一个题目,依据这个题目写作文。你就看看这个作文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材料是什么、命题是什么、话题是什么,命题的题目是什么,大体知道你就不用惦记它。你从第一卷开始答,留出足够的时间写作文。你刚才问我看了要不要想,你等到写作文的时候再想。千万不要看着前面的题再向着后面的题。
主持人:考生为什么会问这个,因为好多人浏览完之后完了,最后一道大题没见过,很难,我简单的浏览之后这道题肯定答不出来。情绪会受影响。按照您的观点,以前是怎么样的习惯就按照那样的习惯来走。
尹宗禹:但不要花太多的时间。
做题时注意抓住重点排除干扰选项
主持人:根据自己平常的状态。这是拿到卷子的第一步。接下来是选择题的部分了,有好多考生在问,因为选择题有的时候相对来说还是很好拿分的,这个效率如何提的更高一些,有没有一些技巧呢?
尹宗禹:考试都问一卷二卷、一卷是选择题,二卷是非选择题。选择题是比较容易的题是低中档题。我们 就四选一,一卷不同的学科有的是单选、有的是多选,外语完形是多选。我们就以单选四选一为例,有一个是正确的选项。我给同学们讲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命题的时候四个选项里有一个选项是正确选项,其他三个选项是错误的,但是不叫错误选项,叫“干扰项”。所以四选一里面,一个正确选项、三个干扰项,三个干扰项的结果都是错的。我们做的时候如何把正确选项选出来,选的准这是同学们最关心的。我要告诉同学们这三个干扰项都是有作用的,不是摆在那儿的。这三个干扰项有什么任务和作用呢?第一,要干扰。第二,干扰有效。第三,干扰出学生学习典型的任务。尹老师这三句话哪儿来的?告诉大家高考中心有一个评价标准。一卷的试题必须按照这样的要求,一要干扰,二要干扰有效,三要干扰出学生学习典型的错误。围绕这样的选项在转。我们有些同学基础好怎么干扰都不会,我们有些同学基础不扎实,干扰就糊涂。还有极个别同学是不干扰也糊涂的。怎么排出干扰?一般来讲,三个选项里有两个选项很容易就排除了。那两个叫次干扰项。还有一个选项就很难排除。经常有一些考生问我就这两个我知道哪个对。我说有一个正确选项,另外一个选项叫“主干扰项”,那是要把你学习的典型的错误干扰出来。好多同学到那个时候是押宝似的,押这个。每一道选择题都必须经过认真的思考,该计算的得计算,该画图的得画图,你要把这个题调出来,依据你占有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做最后判断。这不是赌博。所以,我个人觉得一旦你把命题意图搞清楚了,把这四个选项里一个正确选项、三个干扰项选清楚。你在做题的时候,我想就很容易能够提高成绩了,很容易把正确选项抓住了。有的同学还问我,我得搞一个分布,a、b、c、d。命题还有这样一个,正确选项分布均匀,这也是高考试题评价里的一句话。到底放在哪个里面,把猜题的概率压到最低。比如说你参加高考,一卷都写a,肯定有蒙对的,但得分肯定是低。也许第一到题是a,第二道题就不是a了。这也就是说这两道题之间会构成干扰。千万不要第一个是a、第二个是b了,而要从题目本身出发,从知识和能力本身出发进行最后的选择。而不是说猜题,不是押题,也不是蒙。
答题最好是按照顺序答
主持人:我有深切的体会,因为我在高考的时候也是这样,相信有我这样问题的学生也很多。时间的把控是很重要的,你刚才说的干扰项已经选出来两个,但剩下的两个我就在犹豫,到底要选哪个?我觉得干扰项的能力特别的强大,时间是不是应该把控好,您觉得应该在这道题上困扰,还是先做其他的题。
尹宗禹:其实,同学们在一摸、二摸的时候已经掌握好了作题的时间了。按照总的时间除以题的话,应该折合成一分钟是两分的题,节奏要把握好了。另外比较容易的题要尽量的节约时间。把时间留给比较难的题,所以节奏该快也得快起来,该慢也得慢得下来。不是说一个节奏一直走到底,不可能的。依据自己的水平,依据自己的能力,依据对知识的把握,以及依据对题目的理解,我觉得要形成自己的节奏。大致一卷用多长时间,作文用多长时间,前面的题用多长时间,应该有一个节奏。节奏最好不要随便打乱。一打乱了,容易造成考(q吧)生的慌,忙中出错。
主持人:因为我自己有切身的体会。考生会问到,碰到难的题我应该怎么办?这题我想不起来了,应该怎么办?我是应该先做容易的题还是先做难的题?合理的安排是怎么样的?
尹宗禹:分两个说,综合试卷和语文、外语不一样。综合试卷里有三个学科,我们先说语数外。我的意见是按照顺序答。高考的难度设计有一个两级坡度设计。我们一般的来讲,坡度是从易到难。还有一个坡度是每一个题型从易到难。所以按我的手势比,高考试卷是波浪式的。每个题型都有容易题,越往上走越难。相应的来讲后面的是相对难一些的。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答最好是按照顺序答。但还有一条要注意,高考试题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因为我们的考生起码分成好、中、差三种。有的题是给好学生预备的,题的难度0.1、0.2,甚至于0.0级。难度相当的大,那是给考清华、北大预备的。如果高考试题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所以高考试题实际上不是每一道题都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就是状元也有很多的题不会做。所以对大多数的考生来讲,不要紧张,你不会,好多人不会呢。包括优秀的考生,有一些不会做的题,不可能得750,状元得720、也不错了。你先往后答。最后一道题最难吗?也不一定。我的意思是每题必看,每题必想,每题必做,能得几分得几分。好多的同学说,最后的一道题目我没做。我们说理综、文综。如果你习惯这种跳过去的答发的是可以。因为一卷是化学、物理,包括文科里的地理、政治和历史。有的同学是按照顺序答,怎么答按照自己的习惯都是可以的。问题是别丢题、别拉题。你说物理难,可是二卷前面都是物理题,最后你吃亏了。综合试题的答卷顺序,是按顺序答,一种是按学科答。我提醒考生不要落题。不管是什么,都有一些题是很难的。你要记住尹老师说的。高考试题不是给每一个人预备的。所以是你的题你一定要答对、得分。不是你的题你就放宽了心往下做。包括优秀考生也是如此,不要觉得这道题我不会了,马上一紧张、思维又闭塞了。
主持人:所以说容易的题我们确保不式分,中档的题确保多得分。分厘必争。这是很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
尹宗禹:我们清华复读班有一个理科的同学,她的成绩在海淀区可以达到前几名成绩是很高的。我做她的心理工作,她觉得有些题不会做就有一些紧张。我要用750分要求你,你不是紧张死了。不可能的事情,肯定得有丢分的,有的不会做。这是很正常的,预见比较难啃的题不要心慌。大多数同学尖子学生尚且如此,大多数的学生更要如此了,一定要想到我不会做,别人也不会做。
在思路较多时多次审题有助于理顺思路
主持人:一切是惟我独尊就可以了。
接下来有考生问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对不确定的题,模棱两可的题这时候我们如何来考虑呢?这道题我可能有两种思路,答到一半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按哪种思路来走了。
尹宗禹:我刚才说了,题目是由六个字来组成的,利益、情景、思路。理不清思路的时候回去看题。看题要搞清楚两条:第一,出题的人考你的是什么。这是题目的立意,这个是题目的魂。重新审题。第二,他是怎么设问的,他问你什么了。通过立意和设问把你的思路顺着立意和设问理清楚。我觉得就可以了。
主持人:大家再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还是要…。
尹宗禹:如果思路打不开或者是思路比较多的时候,去审题。再一次审题。从题目当中把握思路。
主持人:其实说到这一点,我们也带过这个问题。最后的几道大题,很多的考生可能会不会做。这道题是以前他学过的一些知识,命题的老师和专家是非常的有技巧,把这道题包装的是标新立异的,让他感觉是新的情景和材料,这个时候他如何拿分呢?
尹宗禹:高考是层层设卡、题题把关。高考试题是进去容易、出来难。用我的说法是,高考试题没有一道题是不长牙的。每道题都长牙咬住你。有的同学很快的挣脱了,往下继续走。我通常举一个例子。高考试题就象一个漏斗,每个同学是沙子。优秀的同学能从漏斗上面一直挤出来得满分,高考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比如说有一道题有一个题干,有四问。第一问是最容易的。第四问是最难的。我们好多的同学能做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就不会了。还有的同学能做第三步、第四步就不会了。你能做几步做几步。每题必看、每题必想、你题必做。这就是“几分”策略。
主持人:说到这点了,做到最后实在不会做了就放弃了?
尹宗禹:可以放弃。没有放弃就没有获得。
主持人:对,有得必有失。
尹宗禹: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讲,不可能把150分的卷面都答对了。这里面有一个取舍的问题。把不会做的题舍掉,会做的题用充分的时间做对,既然会做的题就要做会。
主持人:那么放弃之后,尤其是数学、理综的考生来说,在做完了最后一道大题之后,思考和浪费的时间不少,有没有必要返回来把前面做得一些题重新的复查一遍?
尹宗禹:大多数考生跟我讲没有时间复查。我们知道高考是速度的考试。在规定的时间里必须要答完题。高考有一个长度,是说里面有的题目量的大小和答题给的时间,这样一个参数叫“试卷的长度”。国家原来的标准是40%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里答完。现在是50%了。比原来的时间要短了。我们北京的录取率是70%多。有些地方比北京还高,比如说海南,这个试卷的长度比较短。把握节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尽管是这样的,因为高考是选拔考试,所以还是有一些题不会。这都很正常,该舍就要舍。把那些难题舍掉,留出来的时间做你会做的题,这样可以提高你单科和总分的成绩。
主持人: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做题的时候应该一遍就成功。我去复查,因为时间本来很有限。我在考的时候,做数学的时候,答完最后一道题的时候时间已经不多了,我想把选择题再好好的看一下,这段时间我就比较的紧张。因为再复查的话,我们在紧张的状态下已经形成了定性的思维,再复查的话,很可能把正确的改错了。
尹宗禹:有的。
主持人:这样的情况很多,所以要一遍成功。
尹宗禹:选择题做的时候,开始做就认真思考,按照知识和能力的规律,题目的立意和设问的角度把问题解决。后面的题你刚才说了,已经不会做了就这样了。检查前面的时候要推翻第一判断,要十分谨慎。小燕你是女孩子,你也成年了,你去买衣服发现有这样的特点,你在逛小店的时候,第一眼看上的衣服是特别喜欢的。这就是购物的一种视觉心理。其实作题也是如此。第一感觉特别重要。数学思维里有这样一种方式,不是说经过认真的演算、推理,他马上一看就知道这个是对的。思维方式不是错误的,是多种思维方式积淀的结果。所以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再回来审视一卷要改的时候,一定要很慎重。不能轻易的改变。推翻第一判断要十分谨慎。当然这话还得说回来,第一判断不是随随便便得出来的,是经过认真思考、计算、画图联系你的知识得出来的判断。如果是随随便便的判断该推翻还是要推翻。
考试时要保证好考试的节奏
主持人:所以大家要根据整个的节奏的把握来掌控。这是复查。有的考生很容易这样,时间快到了,还有两三到大题没有做,这个时候特别的紧张,连会做的题目都不会做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尹宗禹:首先不要发生这种事情。答题的节奏和时间上的把控非常重要。比如说作文,60分的作文你要留足了时间。一个一类文、一个二类问,一下子就可以差10多分。如果你的时间很仓促,把一类文写成了二类文。这多亏啊。我们好多同学的作文说,老师们就说是仓促收尾。为什么前面不把后面的时间留足呢?所以我觉得首先是避免你刚才说的现象发生。如果到了这个时候了,也不必紧张。那只能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你认真的静下心来看,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几步就做几步。不能做就没办法了。如果这个时候已经时间不够了,你再心慌、方寸乱了,本来可以得几分的,你都没有了,那不就是损失更大了吗?所以我说第一,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保证好考试的节奏。
第二,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冷静下来,争取这段时间里能得最高得分数。当然也要有舍弃的观点。大胆的舍弃没有关系。每个人都在舍弃。
主持人:接下来的问题是,有的考生写字比较的潦草,仓促的把试卷答完了,因为有考生说,有些字写的很潦草的同学怎么去弥补呢?
尹宗禹:这是一个大问题。今年的北京的语文实行网络阅卷,拿过了卷子以后都把它拷在计算机上。字可以不漂亮但必须清楚。别让老师去猜字去。写的龙飞凤舞,我们阅卷老师的任务很重,比如说作文的老师,一一个上午要阅上百篇作文,肯定要视觉疲劳的。到最后他不会猜的,就算错字。所以一定要写的很清楚。特别是规定用什么笔,在哪儿写。多大的范围。他要扫描的,如果你不按规定做,扫描不进去,吃亏的是你自己。所以严格按规定做,字写的漂亮当然好了,又漂亮语句又充分、文章又华丽显然是好。如果不漂亮写的工整就行,不上老师在识字的问题上发生困难,这在感情上争取阅卷老师对你的人感。如果你龙飞凤舞,在感情上就没有分了。错字也跑分,而且这个文章整个就会下降了。所以年年我都嘱咐考生把字写清楚。
调整好考后的情绪
主持人:所以在这方面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大家一定要注意把字写清楚了。接下来考场中整个的程序都完了,考完试之后,考生鱼贯而出,有的是发挥得非常好兴高采烈,有的是发挥得不好,垂头丧气。这个时候就看家长如何做了,考生如何调整好心态呢?
尹宗禹:小燕你没说清楚,是在7、8号考试结束了以后,每一个学科之后的状态调整。我们就说这两天下午考数学,考完了以后都垂头丧气。语文的感觉都差不多的。反正是都答了,感觉差不多。数学就不一样的,有的人就能做完,有的人是根本做不完。你不属于中等程度以上的同学这也很正常。千万不要逞一地的得失影响自己的情绪。我记得我女儿那年高考的时候,她数学和理科是她的长项,结果那年的数学特别的难。考完数学就不行了,说常项的考的不好。我说有一些 比你好的同学在考场上都哭了。她就明白了。我们总把不利的一面拉到自己的身上。比如说考场上有的人哗啦哗啦的翻卷子,就觉得别人又做完了一页。老是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那不行。学生为我怎么办?我说你就想他在瞎写呢。你要长自己的志气。同样每一门遇到难处,你要想,难的不是你,大伙儿都难,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也不是说绝对没有,别人答的挺好,而自己答错了。不要因为一地的得失,影响情绪。考完一门就过去了,认真做好下一门。有的家长回来就问,做了多少啊,检查了吗?这些东西都不要问。如果考生愿意跟家长说说,家长只是听,不再追问,这种问没有好处,只能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果一定要说的话,考完一门放下一门准备下一门,难大家都难,容易大家都容易。
主持人: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
尹宗禹:不要过多的问,更不要指责。我们的同学不一样,有的是外向的、有的是内向的。所以我总的来讲,7、8号这两天,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不要过问考的怎么样,感觉怎么样。考完一门、放下一门,轻松的准备下一门。
主持人:考生也要提高自己的信心。
尹宗禹: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这代人最伟大的发现是学会了用调整自己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已经这么大的岁数了,我要改变的是我的心态。同样这句话适合考生。要想提高高考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目标,关键问题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改变你的高考质量。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问题我们在节目中并不能够一一的回答给大家,我觉得在45分钟的交流中好多的问题都已经呈现给大家了,在这个时候非常感谢我们的尹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真知灼见和精彩的回答。我也受益匪浅。节目的最后,我们让尹老师和我们一起祝愿让考生们都梦想成真。
尹宗禹:实现你们的目标、实现你们的理想。
主持人:大家一定要自信,感谢大家参加我们的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