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特殊高考生管卫东:我对高考又爱又恨

发布时间: 2008-10-03 04:30:42 作者: 3come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作客腾讯直播间。今天是端午节,首先祝各位网友端午节快乐,今天大部分地区的高考都结束了,很多考生从今天开始可以轻松休息一下了。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

在刚刚考完的时刻,我们也从一个考场中“揪”出了一位特殊的考生,他从考场一出来就来到了我们的直播间,这位特殊的考生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管卫东老师。管老师你好!

管卫东: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想考生现在的想法都是怎么玩儿、怎么发泄。

管卫东:没错儿。

主持人:您的下一步想法是什么?

管卫东:我跟考生们不一样,我是带着任务去的。我完成了70%,我是把这两天考试上得到的所有的东西,都记下来。

主持人:为什么只完成了70%。

管卫东:我希望这次的考试把我去年的考试的理论成为实践。但又发生了很多的问题,现在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发现对学生而言,可能需要完整的帮他提高的东西了。在第一天完了以后,我遇到的一个学生和一个家长,那个学生说数学特别特别难。我说数学很简单。我问他为什么难,他说我知道题是什么意思。我在做的时候,觉得学生不会懂这个题的全部的条件,他并没有真的懂这个题真正的数学点,或者是想考的点,或者是这个题真正的道理,这点没有懂。而这个过程,我们以前在审题的时候一代而过了。我把它叫读题中怎么读懂的方式。我把这个测试出来了。

第二个,有学生说,管老师平常的化学题我平常10分钟就做完了,但这次半个小时做不完,我记不住东西。这是我发现的第二问题。 平时考虑的是怎么样把题做对,但没有考虑到处于那个状态之下,有的学生条件记不清楚。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专门帮学生讲解,在考场的状态下,拿着考题如何把这些条件记得住。

第三,我有一个感受,去年相对数字的计算两是比较大的。今年的计算量不是说非常的严重。但计算这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它如何能和所读的条件协调在一起的问题。所以今年的任务完成在我把情商的调整心态完成了。但逼出了几个问题我没想好怎么解决。尤其是理解题目的条件和记忆的问题。我现在找不到好的手段和资料,让我编出完整的资料。

主持人:您说了这次的考试比较难,您的感觉是什么?

管卫东:我觉得这次的考试比较乱,我说今年的数学很简单。但有人又告诉说,说数学比较难。我说是不是我的感觉不对啊。但今天我刚跟一个同学联系,他的数学做的非常的好。他也是觉得很难。我觉得是大家对难以的判断不对。从我的判断中,我觉得今年的数学的难度比去年少。第一,今年的数学的总体计算量远远小于去年。第二,今年数学的最后一题,就是题本身做出来的思维难度是比去年小的。只有一个难度比去年大,那个题读不懂,这个题特别的抽象。这个题的最后一个难度,是可以在几行之内可以做得到。

第三,这次的数学本来除了最后一题之外倒数的两题都是压轴的考题。但倒数题一个是解析几何的,一个是函数的。是很简单的几个区间可以分的出来,难度并不是很大,我估计学生觉得难度大,是这次考试的选择和填空题,在瞬间学生看的不太清楚,就会卡壳。这一点我记得在5月份的时候讲过,我强调过要加强对选择题和填空题。后面的几个大题难度并不是很大。可能是前面的题卡壳导致的。上午的理综大多数的学生觉得很这场。但大多数的学生说化学不行。这其实不是化学不行,而是在之前的准备中有很多东西没有讲。化学这块属于一个一大堆物质,我瞬间的判断物质是什么。现在的学生是记住了规律点去套用。这次的考试纯套用不行。这个学生做的不够。今年的化学题,我跟学生的反映有非常不一样的态度点。今年的理综我感觉是基本上都不是说很难我反而觉得英语难。今年的单选不难、完型特别的简单,但阅读很难。阅读有3-4道题,我的感觉是,学生一定会读懂,但选谁会选错。第二个,阅读的最后一个题有一个新的题型,画了一个图去表达文章的脉络和结构。这个题并不难,但这个题型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我总体的感觉是,因为我自己的感觉是,数学比去年简单;英语应该比去年难一点。理综差不多。基本上的感觉差不多。至于说语文,我的语文比较差,但我可以说两句,因为我今年的语文比去年做的比较多。我去年没有复习一个字,我在考试前的一个晚上看了一会。我去年的语文是花了很大的精力。我做了很多的语文的模板。在考场上,因为我的语文不好,我今年采取了另外的态度,我不管了,我只是看到什么,以我所理解的去做。今年我反倒是觉得好极了。毕竟,学生跟我的观点不太一样。但在后面的几科的总结上,代表了一部分学生的想法。另外,我觉得跟学生的水平的高低也有关系。可能水平高的跟水平低对难度的判断点也不一样。今天我碰到了一个学生,他认为数学不难,理综也不难。我估计可能确实还要看人了。

主持人: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吗,你刚才说的一部分,如何去完善,怎么样训练你的学生?

管卫东:只能把这四块准备好了。我只想好了两块的解决方法。另外两块没有想明白。第一块,怎么样快速的理解难点。这块我暂时没有想好。第二,是瞬间内的计算能力。不是计算能力,是那个状态之下的计算能力,这个我没有想好。但后两块我想好了,第三个是化学这块我想好了怎么办了。它有现在学生没有接受的方式,可以做到。第四,我发现有些学生连简单的题都没回答出来,是因为瞬间的思想晕了。我这次考试主要的目的是,在当时采取的放弃的心态,换另一个角度的心态去参加考试的。后两块我有详细的方法了,只有前两块我没有想到用什么样的资料去做。

命题的趋势将如何发展

主持人:今年的考试有没有没做上来的题?

管卫东:我回忆一下,有一道。我都做了,但有生物的题我不知道填什么。我的数学是把填空和选择做了之后再做的最后的题。因为对我而言,最后的题难度不大。数学的最后一问的时候,我看到的理解的问题。那没有什么障碍点。理综的时候是生物的一道题。因为我化学的计算不好,我平常很少这么算。所以那可能会有一个计算的问题点。英语没有什么障碍,因为都是写作的问题。

可以说,这次的考试我很难估计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学生刚考完,我还要跟我的学生沟通一下,看他们是什么情况。但我觉得今年得分数和去年的分数比是一个差不多、持平的状态。

主持人:我看一个网友的问题,管老师你好,您觉得今年各科的题型怎么样?今年的题型有什么变化吗?

管卫东:语文正常;数学正常。题型来说,理综基本上都没什么变化。题型的变化点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我不是很理解。新题型的意思吗?今年的考试除了英语的最后一题之外,都是没有变化的。

主持人:我们再看另外一位网友的提问,今年的题型基本的平稳,您认为09年的题型的题目应该向哪儿发展?

管卫东:这个有点难为我了。提前一年做预测很难的。数学明年的发展方向,这个真的没法儿说。而且他是河北的考生,他用的是全国卷一。和北京的还不太一样。北京卷最后一题几乎是所有卷子中理解难度最高的。这个题在全国卷中是没有体现的。北京卷的题的解题步骤不多,但外地题的解题步骤是很多的。而且几个地方的考试方向不是很统一的。这个很难作出一个预测出来的。如果大家统一就好办了。但我觉得全国卷的出法应该参考一下北京卷。它的出法是让所有的考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为他们没有背景知识,这才是真正把人给拔开档次的。

主持人:考生看到了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想到很突兀呢?

管卫东:我们的高考改革就应该是这样的,尽可能通过考题选拔出对新的问题有解决能力的人。如果这个考题都可以做出来。永远是对老的问题进行解决。以前有一些学生说,我觉得这些题的出法是把我们变成活动的图书馆。只要你的大脑能量多,就可以答很多的东西。所以,北京的出法我是很赞成的。但其他的卷很多的思路是套死的。比如说条件的变化点、问法的变化点,但整体的套路是集中的。北京卷的学生第三道大题的概率题会有障碍。其实那道题的难度很小,主要是理解概率的计算方式。如果很简单的话,就可以很简单的做出来。但如果不理解,有一些中下等的学生做不出来。所以这个预测恕我不敢直说

主持人:今年的题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管卫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语文的作文。因为去年的作文出的太感性。因为我是一个极理性的人,所以我做不出来。今年我的作文比较好,当然,老师给不给分就不知道了。

主持人:可以不可以介绍您是怎么写的。

管卫东:一个瓶子装满了石头,老师说装满了吗?学生说装满了……是讲思维的,我从它引出了思维的方式,讲解对生活的作用、对学习的作为,以及对科学研究的作用。是从这个角度写的。这是一个题。

数学题我唯一有印象的是最后一题。因为那道考题当时我看完之后的主要反映是它比较抽象。这是大学的抽象思维的表达,这就是考中学生怎么样抽象思维表达持续的。这是我印象比较深的。

理综我一道题都没印象了。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

英语有印象的就这两篇作文,因为阅读做的比较简单。完形也比较的清楚,主要就是作文了。第二篇作文我觉得出的比较好。也是大作文。第一篇是一个描图的情景类的对话的问题。它是画了一个圆规,画了一个人的脸充满了自满的样子。还有一个是拿着笔跑的满头大汗的那个这个图大家可以看明白,但要明白它的寓意是什么。我对这个印象比较深。因为这今年的英语的第二篇作文,很多学生反映的是,我能把图说出来,但我怎么就看不出来是什么样的寓意点呢?这个印象比较深。

我对高考又爱又恨

主持人:有没有今年的你在带的学生跟你一起考试的

管卫东:今年很多的。但跟我不在一个考场。

主持人:您感觉今年你的水平是什么样的?

管卫东:这个问题没法儿答。我这个汉字不写,加没有步骤的事,就看老师了。语文的汉字、物理的步骤、再加上个别题的汉字。就看老师的下笔深不深了,他如果浅就给我分。我估计这个问题我是解决不了了。

主持人:但现在对高考的步骤的严整还是要求比较高的吧?

管卫东:我的步骤是懒得写了。还有一个是汉字我不会写。我的作文中,每8-10个子就有一个字不认识。古文我没有背,我所有的题都会,但字我不会写。步骤,不是我一个人的事,男孩都是一个德行。现在我这次答完之后,回去总结了一个概念,高考是考一个习惯。如果你有好的习惯就会比较好。我回去之后会给学生制订一个完善的,在考试上可以操作的了的习惯。我们从7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弄一个专门针对于清华、北大的学生的。要根据这个习惯,调整成考(q吧)试用得上的。

主持人:您觉得现在要培养的不是学习习惯的问题。

管卫东:不是的。学习习惯和考试习惯是有区别的。什么叫考试习惯,在临场的情况下,从头到尾假设当你处于某个状态时,你必须要采取什么样的状态来对付。每一个状态都是定死的,而且每次做题都以这个方式练习完之后,才能获得习惯。我们的学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真正的高考是考试中才体会出来的。平时做的模拟跟真正的考试就是不一样。因为再怎么做模拟,他也知道不是考试。所以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全部东西之后,由这个方式制定出了全部的习惯。这个题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所有需要完全的考生转变出这个观点。这个题但凡会做了就ok了,但这个过程远远低于另外一块,你到底能不能把你该拿到分的过程,尽最大的能力拿高分。这对你提出分数非常的有用。经过高三的复习之后,如果老师把这些道理讲清楚之后。基本上努力的学生不会做的题很少了。但习惯有一点点偏差就不行了。

今天一个学生是这么干的。化学最后三到大题,他说x有5个原子核,他没想起来。这个过程按理说正常情况如果平时做会怎么着呢?想一会儿不行就算了。他当时想了很久没出来。后来他发现亏了,后几问和第一问没关系。但已经浪费了时间了。

比如说有一个数学题,想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数学的几个难题一定要拿下来。现在北京卷的最大的障碍是不一定读的明白。这个读懂的习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主持人:你觉得这个跟心态有没有关系?

管卫东:这里面会包括很多的因素点。其中有一个是心态的问题。

主持人:比如说考生以您这种心态去参加考试的话会怎么样?

管卫东:上海一个老师说,管卫东在作秀。我这样做,我做做到的效果和我的差距就会对我产生了影响。我需要练习这个考试的方法。我这次说了,我这次完成的主要的任务,是我所想好的心态练习的想法是可以做的来的。

我们老说心态心态,这两天我也听了,大家不是说了就一次考试而已啊。

主持人:对你来说,可能又是一次考试的机会。

管卫东:我这么说可以,但学生可以这么说吗?对他来说不只是一次考试。他面临着老师、家长、社会的期望、同学的面子,自己将来的人生如何,现在所处的地位,在种种下来之下,他嘴上再说我不紧张,其实大部分人在考场上仍会紧张。而且我们每次考完试说这样的话,别对题考完了再说,这就是告诉你紧张了。如果你无所谓的话,对就对吧。这样做就是根本做不到释然。大家不要吹牛,我管卫东认为,我现在已经比学生强很多了,但我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释然。如果这个事跟自己有很强的厉害关系时,做这个事一定会紧张。我还想说这样的话,我觉得大家应该明白,作为学生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我们能做的是,我们想出办法来,通过一年的过程变成习惯就可以解决了。高考可以这么说,7、8月份就是他的起跑线。这个起跑线走对了的话。如果你偏了一度,你走了半年之后偏差就大多了,如果跟开始的时候不偏才是对的。所以打头这块的指导性思想是很重要的。以现在的高考制度和选拔的题目来说,最后选拔的人我私自认为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有一些良好的心理特征。再有,是比较服从于某一种规矩的。这个考试会使得搞竞赛的学生做的一般。别看竞赛如何,毕竟两边不太一样。那边是纯思维类的,那边是纯服从类的。

主持人:是因为高考要照顾更大面积的考生吗?

管卫东:应该这么说。每次考试只有一道题区分人。数学最后一道题,如果前面都做对了,后面14分不要也算了。136分的数学还要怎么样啊?所以我觉得,现在必须要让想上北大、清华和想考高分的学生明白这才是高考的增长点,还不要走歪到别的地方去。

而且还有一点,前两天我收到的学生的邮件,说管老师,我做的真题做的结果特别的高,我做模拟题为什么结果不太好。我说很简单,模拟题是老师帮助你提高知识的巩固度的。但这两者之间不一样,毕竟模拟题并不涉及临场的状态。你各个阶段完成的任务是不一样的。有同学跟我说,要到深圳中学里去教课,而我给他们设定的学生全年的方案是不一样的,总共8不个体系。我们现在的学生的知识体系比较高,思维体系也可以。但考试体系、学习体系不行。很多人说,管老师我前两年不行。我打个比方,我记得看过国外的书,是这样的。我是领导,给你一拨学生,他们的知识很不错,你可以定很多的作业,他们一定会完成,你会很轻松的把他们带成学生点。然后跟另外的老师说,这些学生一般。一年之后,两边的成绩差得非常大,而其实最初我给的两拨人是差不多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我们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子的话,包括孩子也称之为我现在就是这样的话,我怎么可能提高?可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只是先入为主会使很多教育方法、思想、手段就是往不行入手的。而我的状态是,我带了一年普通班,他们跟重点班差60分。我要他们达到重点班的水平。这叫赶超班。

主持人:您觉得之前的知识水平是没有影响的吗?

管卫东:当然是有影响的。影响是会存在的,但这个影响跟高考最终的结果不成必然的关系。要看的是你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孩子心理上的态度,不论教我多少好的、有趣的方法,我们家有钱就不用学习。我到这儿来上课,就是给老师面子。这种人我教不了。但凡要学习的,是可以教的过来的。孩子是人为的被划分成三六九等的。所以我并不同意搞什么普通班、重点班之类的。但我愿意教普通班。我希望让大家看到普通班比重点班强。这当然需要各个老师来配合如何进行方案设计的。

主持人:但高考还是要分层次的。

管卫东:我们作为教课的老师和国家的体系之间的是有半冲突和非冲突的事。但我的学生需要他分数考的很高。我就需要把人这样子。没办法,出题者和做题者之间永远是矛盾的。我希望把这个题做出来,前提是如何对付出题者。这矛盾点除非等到高考的选拔体制废除掉。但现在的高考的体制还是非常合适的。

主持人: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您这几年连续的参加高考,您的知名度也是因为连续的参加高考和对学生有很有效的辅导。在你的心里面,您对高考的心情和态度是怎么样的?

管卫东:我不知道这话该不该说。实际上我对高考又爱又恨。我先说恨。它通过了一个考试把人分成了很多不同的情况。以现在中国的情况而言,可以说上不同的大学,最后命运会有很多的情况发生,但一次考试怎么可能把人的命运定下来的?

爱,是因为这个考试带来了相对公平的机会。如果不这样考的话,从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出现选拔的标准呢?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象美国一样是普及的教育。我们还有九年的义务教育。我们现在尽可能多的让所有的人获得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中国强大了以后,教育可以让人们都公平的享受到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现在需要一个时间。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近今年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的毕业生。他们出国去读高中和大学。我觉得这个是挺对的,毕竟大学的时候可以去国外读读是不错的,可以体验一下国内和国外的教育风格的不同。,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

主持人:你的教育风格是国外的有相同之处吗?

管卫东:有点。国外的教育风格是希望同学自己把问题解决掉。我举一个例子,当时我一个哥们儿出国的时候我跟他说,你告诉我,你觉得你在国外和国内有什么区别?

他说,我在国外是编了一个操作系统,而在国内是学了一个操作系统。就是这个区别。

主持人:您有一个很超脱的心态参加每年的高考,您的出发点可能是怎么样去教学,面对您的学生。这些年也出现了因为一次考试不如意,连续出现了几次参加高考的现象。

管卫东:我用一个数据来说,我记得去年的机构公布说,复读率提高到90%。我记得有一个教育局,说查过的数据是复读分数提高率是50%。但还有一个问题,由于是计算机评的,可能涨5、8分的。但对学生来说,一年提高5分什么意义啊?其实提高率只有三分之一。

主持人:刚才还有原因没有考虑到就是难度的问题。

管卫东:我有一个姓吴的学生,他两次考试都是605。第二次的分数线降低了很多。所以含金量是不同的。我是这么认为的,岁数是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建议大家,如果你的把握不低于70%,那么你就不要复读。现在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因为我自己也办公司。他们单位里面招聘的人,找专科的排第一位。不少本科毕业生。他说我们单位发现很多的本科毕业生不会干活。专科的反而很踏实。文凭的含金量低,但你要知道,你所要的不光是文凭。文凭看的还不是第一位的。除非你是进那些竞争极为激烈的公司的时候。比如说每年摩根史丹利也招本科生,由于那么多人只想进来,就只找几个牛的北大的、清华的、负担的。他会有这个说法。但除了这种个别的例子之外,大多数的单位会要一个文凭,但要看你有没有说服我的能力的价值点。

所以,这个复读请家长和考生慎重的考虑。我是各抒己见。复读的时候看你是不是可以提高的20、30%的那部分人。有一些人习惯于按顺序做题,做到70%的时候,一个题有一个卡壳,而他是一个完美的人,如果解决不了他就做不下去了,他又有可能是清华、北大的水平的考生。对他来说,这次的差距是他自身在临场的技巧不足导致的。还有一种人,是我想这一年好好学习,这样的人就打住。你不要找这样一个借口。还不如看看哪些学校提供的专业是很好的,尽早的就业。工作经验对你将来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你觉得考生执意要复读就要考虑思维方式?

管卫东:复读三种人是不一样的。想考清华、北大的学生只有一件事是他们应该干的。第一,考试的技术的全部都要会。还有的对个别的难题的解决。我对学生教的不是从不会到会,我教的是怎么样从做对到瞬间的快速做对,一直到不清醒也可以做对。在遇到各种心态的时候,怎么样才可以调整好。

如果距一本和二本差一点的人,你就要分析你今天的差距到底是考试上发挥的差距还是其他的?如果只是考试发挥的话,你要慎重,你不能保证明年还能做到。还有一种人,如果说差的很多,你是可以考虑这一年中,把这个体系都纳入进去。还有一种人,是你自己到底要不要学。

主持人:明年有没有打算继续要高考

管卫东:我还要考的,因为我明年要到深圳教一年的课。我在考虑是不是要到广州参加高考。他们是考语数外。物理、化学各150分,还有一个是大综合。如果考文科大综合是反过来的。

主持人:而且据我所知,2010年的时候北京会实行新课标了,对这个您有什么想法?跟现在的高考区别大不大?

管卫东:我们已经看到了,广东省是第一个实行新课标的。新课标改革以后,考题的难度比不改还简单了。你可以选择,有很多可选的余地可选。除非北京卷变成了新课标之后,再模仿外地的题。比如说物理,我不出一个有固定结果的题,给你一个现象,让你从几个角度探讨一个现象,描述出来说说自己的理由。如果出这样的题真考验学生的能力,但这样的题比的难判。新课标出来的之后,说一句悲观的话,其实没有太本质的区别。北京的新课标出来之后,只不过是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面大了,难度会降低的。

主持人:到09年之前你要把你今天谈到的这些问题要解决掉吗?

管卫东:我很信号明年高考完了之后,如果我再来做讲座的话,今年我是没有任何的新的东西出来。我希望是这样的,因为那个时候就表明全部的体系都全了。今年我测试出了一块可以用的了,那两块没有解决。我希望明年可以解决完,这样我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按照不同的阶段来制订。但这也不是一个好事,等于说考了一年以后,大家都考一样,高考还干吗啊?大家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很刻苦的。我今天旁边有一个考生做完了英语听力之后睡着了。现在有很多的家长说,进不了好的高中,就不能上好大学,进不了好初中就进不了好高中,跟不了好初中,就不能上好高中。导致了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就在为12年后的高考在努力。

我的朋友说,他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自己半年之内把琴棋书画都学会了。孩子现在很苦啊。

主持人:不管怎么样,在我们能看得到时间里,在高考不会取消的这段时间,希望您明年、后年的今天能够同样的作客我们的直播间。

管卫东:每年都有不同的心得。今年的心得比去年的大很多。今年是我非常开心的一年。去年我非常的沮丧,是因为我没有考虑到情商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我解决了,尽管引出了新的问题,但这个大问题我已经解决了。我很满意今年的成绩。

主持人:今天也非常的荣幸、也非常的感谢管卫东老师今天能作客我们的直播间。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各位网友再见。

管卫东:大家再见。

读书人网 >备战高考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