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自考《大学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要点(二

发布时间: 2008-10-03 23:25:15 作者: 3come

四、课文重点与难点
  
  《沁园春 雪》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本诗作者毛泽东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依据《古代抒情诗的阅读和欣赏》一文所提供的知识,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学习这首词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问题。
  
  1、抒情方法
  
  这首词通过对北方壮丽雪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的评说,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和对今日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殷切期望与坚强信心。
  
  2、表现手法
  
  这首词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
  
  上片借景抒情,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啊娜多姿的北方雪景,来抒发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
  
  下片则直抒胸臆,借评说古代英雄人物的功过得失,并畅想今日情景,来表达诗人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雄伟理想。
  
  3、修辞手法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以及转折和对比等表现手法。
  
  (1)词的上片后六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例如:“红装素裹,分外妖烧”是比喻,用妇女的穿着和风采,来比喻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不仅使景物显得色彩动人,而且同时也是对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美好景色的暗示。又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是比拟,此句以物拟物,将群山起伏拟作银蛇舞动,将高原绵延拟化为白象奔驰,变静态为动态,使景物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也是对中国人民高涨的革命情绪和敢于同强大敌人争高下的英雄气概的暗示。
  
  (2)词的上片和下片中,都有一个情景的转折和对比。上片以“须晴日”表示转折,构成晴空烈日和冰天雪地的对比,大好河山显得愈发多彩多姿。下片以“俱往矣”表示转折,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和今朝的英雄人物进行对比,暗示历史和今朝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这两处转折和对比,既深化了主题思想,又增添了起伏跌宕的气势。
  
  《迢迢牵牛星》
  
  背诵本诗,识别《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依据《古代抒情诗的阅读和欣赏》一文所提供的知识,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抒写爱情的五言古诗。诗作内容取材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事,描述织女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在理解本诗时需要掌握以下重点:
  
  1、抒情方法
  
  这首诗主要采用间接抒情。全诗无一句是情感直抒,而是或借事抒情,或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方法以外显内,比直接抒情更生动形象,更耐人寻味。
  
  2、表现方法
  
  这首诗通篇采用比兴手法。作者用大量笔墨描述传说中织女思念牛郎的情景,用意却是抒写现实生活中思妇的离愁别恨。字字落笔天上,句句情注人间,含蓄而蕴藉,从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空间。同时,也正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从而使得此诗处处闪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
  
  这首诗的语言中多用叠字。全诗十句,六句用了叠字。有的叠字(加“迢迢”、“纤纤”、“盈盈”、“皎皎”、“札札”)用来传达物性,有的叠字(如“脉脉”)用来模拟情态,都显得贴切自然。这些叠字的运用,增强了全诗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

 《归国田居(其一)》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作者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陶渊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依据《古代抒情诗的阅读和欣赏》一文所提供的知识,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这首五言古诗,是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作之一。在理解本诗时需要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主题思想
  
  此诗抒写诗人崇高自然的心态,表达诗人归隐田园后不胜喜悦的心情。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官场的黑暗,表现出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表现手法
  
  本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方法。
  
  (1)诗中多次运用比喻,收到了使诗的旨意更加鲜明生动的效果。例如:用“尘网”和“樊笼”喻仕途的束缚和险恶,贴切醒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包涵多重喻意:“羁鸟”、“池鱼”的喻意是官场的狭隘,禁烟:“旧林”、“故渊”的喻意是田园的广阔、自由;而这两句的总体喻意,则在于表现诗人对逃脱世俗困扰,重返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2)诗人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例如通过世俗与本性、丘山与尘网,鸟笼与树林、小池与深渊等一系列对比,借助“爱”与“误”、“恋”与“思”、“落”与“得”等具有明显感情倾向词语的点醒,将诗人好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月自考马上就要开始了,考前这段日子可能是最难熬的,这里为了给大家减轻一些心理压力,我谈谈我的自考学习和应考方法。希望能给朋友们一点帮助

  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看书。看书是整个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所以在第一次看书时,可以把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留下你的足迹!关于书要看几遍是因具体情况而定的。其实,要看几遍书不是本质的问题,关键是要把书上不懂的知识弄懂,也就是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

  我把要学习的课程分成四个类别,对于不同类别的课,学习方法有所不同:

  1.记忆量较小的课程。

  如公共政治课。我的方法是,先粗略地看一遍书,然后可以做一下买的辅导书上的选择题(如时间不够,可以不买辅导书、不做辅导书的题),做错了就看看书,弄明白为什么做错的!

  2.记忆量较大的课程。

  类似于英语(一)和英语(二)等课程!我把我学习英语(一)的方法介绍一下:

  第一,在看课文之前先把课后单词表的新单词读读背背,最好把单词的音标读准。其实,这一步也就是对单词大概的熟悉一下,背不出是正常的,不用紧张,单词只需要慢慢地熟悉,慢慢地加深了解就可以了。

  第二,看课文时把自己不认识或不熟悉的英文单词、词组的中文意思,通过查字典,标注到课文中对应单词、词组所在行的空白处。这样,下次再看这篇课文时,就不会因遗忘单词的中文意思而再次查字典了。这样一边查字典,一边看课文的同时,一定要弄明白课文讲的中文意思是什么!我就是这样看完整篇课文,看完整本书的。在每次要学习新的课文前,可以把已学过课文的单词再背一背,做到温故而知新。

  第三,由于课后的习题比较多,所以在一篇课文看完后,对于课后的习题可以适当的选做,而不必全做。如果时间不够的,可以不做,因为这些题与考题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还不如多用点时间看看课文呢(如,单选、中译英等题目都直接取自课文)!当然,课后的语法专题是一定要看的,很多题都是从这里选的,而语法专题后的习题则可以不做。如果你的学习时间比较充裕,还可以做买的辅导书上的题。

 3.内容比较灵活的课程。

  对于高等数学,如果是完全靠自己看的话(当然也可以去上辅导班),在看书时,就要对书中所有的定义、定理、命题、推论、公式等有基本的理解,检验是否理解的办法是:如果书中的例题看的懂,并且把书合上后能把题做出来,这就表明基本理解了。另外,课后的习题和买的辅导书上的题可以是每看完一节就把题完做,或者等到书全部看完后再集中精力来做。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不做的,只要把例题做好就行了!

  对于要进行计算机编程的课,一定要把书上的示例程序输入电脑调试运行,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记住程序的语法规则了!

  4.要记忆又要进行计算的课程。

  像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课,如财务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等。对于财务管理学,方法是:建议先看一下考纲,考纲上写了“如果在考纲的标题上(节标题或是节以下的标题)有五角星就是会计专业要考察的内容,没有的则是各个不同专业(包括会计专业)都要考察的内容”。所以,你可以在书中相应标题上打上五角星来标明这些是自己可以不看的,这样可以缩小看书的范围。看书时主要就是看不打星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公式都要理解、例题要看懂(如果有例题的话)。而对于打星的只要浏览一下就好了,如果时间不够的,不看也行。另外,在某些不打星号的章节里,有时一页纸上竟有5~6个公式,而字却只有2~3行,那么这些公式就不用看了,因为这些公式是不可能考的,如果考到了,也是不会有人考得及格的。

  接下来,介绍复习迎考的方法。

  我的法子是:用历年试卷来带动整个复习过程,复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复习开始的时间不要定得太完,只要书看完了,就可开始了。当然,对于要背的可以到考前再背,以免到考试时都忘的差不多了。

眼下正值10月自考报考,记者了解到仍有考生一次报了六七门课,到底有无把握全部通过,部分人的回答是先报上再说。如何合理报考课程?记者采访了一些自考过来人。

  难易课程搭配报

  难易课程交错报考也可理解为基础课配合专业课报考。据悉,部分考生完全自学,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不掌握学习技巧。第一次报考时,要么报的都是公共政治课,要么“挑了”一门专业课,结果政治课要记忆的内容过多,专业课没有基础,学起来都很吃力,成绩自然不理想。已取得多个自考专业毕业证,且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杜家迁认为,报考课程时,考生不妨将公共课和专业课搭配报考,可以先学专业基础课。

  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培训中心教务处老师赵关提醒,考生报考课程时一定要按学习顺序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果考生弄不清什么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参考专业计划中课程设置表的顺序,排在前边的课程一般是公共政治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般排在后边,考生可按此顺序选择报考。

  相关课程一起报

  内容相关的课程包括两方面:

  一是前后知识紧密相连的课程,一般涉及专本科阶段,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段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其本科段中都有相应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刘勇说,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结合现代文学史学习,两门课都会学得更快,更容易理解其中的知识,文学作品反映某一时代的文学特点,而了解某一时代的文学史离不开对当时代表作品的解读。报考时,考生如能将内容相近的课程配合报考,会大大节省时间、精力。

  二是同类专业中也有一些相近的课程,如金融、财税、国际贸易等经济类专业都有一些内容相近的课程。同时学习多个专业的考生可仔细查看两个专业中内容相关的课程,搭配报考。郑德满同时学了四五个自考专业,他说有些课程虽然名称不同,但很多内容相似,结合起来学习可融会贯通。

  业余学习别多报

  工商管理专业的王莹在4月自考中一次通过5门课。虽然她参加了全日制助学,但这5门课让她整个学期不敢有一丝松懈。她说自考试题不难,但涉及的知识点多,复习时各章节内容都要看到,只看重点不可能通过考试。她建议考生报考课程时不要贪多,特别是新生,如第一次报课过多,考不好会影响学习信心,对今后的学习不利。在职考生徐丽认为,在职考生一次报三四门课足够了。这些考生为了早点拿到毕业证书,报考时决心很大,往往容易多报课程,由于实际学习中时间、精力不能保证,考试时经常因复习不充分或工作忙造成缺考。

  自考多数专业的课程考试安排在每年的4月和10月进行,每次安排两个周末,共4天时间,一般第一周是公共政治课和少数专业课,第二周安排专业课。因此,考生报考时要尽量错开考试时间,如果报4门课,争取第一周和第二周都照顾到,中间一周时间可以稍作休息,也可抓紧时间复习下周末要考的课程。

读书人网 >自考指导

热点推荐